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海外陆架浅部地层磁性特征及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意义

发布时间:2022-05-03 04:31
  在全球海平面波动、太平洋—亚欧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下,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也和全球变化不尽吻合,主要体现在氧同位素3期海侵的强弱。同时长期以来,钻孔主要集中在沿海—三角洲地区,而海区钻孔及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本论文利用东海外陆架数个柱状样,进行年代地层、磁学和沉积学分析,试图对外陆架地区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和地层发育规律作初步探索。 硫复铁矿(Fe3S4)是一种可以指示海侵事件的磁性矿物。前人研究已揭示东海陆架西湖凹陷沙脊间洼地的泥质沉积物中存在硫复铁矿。但是对硫复铁矿在该区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和海平面波动间联系还缺乏深刻认识。前人大量研究认为沉积物中硫复铁矿的富集存在以下可能性:1)海水下渗改变沉积物成岩环境;2)古代湖泊或浅海环境中形成并被保存至今。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已发现的硫复铁矿富集区选择典型柱状样6根(深约1.5-2.5m,长柱样;B436、B437、B439、B459、B483、B484),同时于扬子浅滩前缘新获取柱状样4根(深约0.3-0.5m,短柱样;ST9、ST13...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图名列表
表名列表
符号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环境磁学的基本理论
    二、国内外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三、世界范围内硬土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四、前人研究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和东海陆架的环境变迁
    五、选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海流系统,水下地貌特征及沉积物的来源
    二、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地层粒度和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一、沉积物的粒度和磁性特征
    二、沉积物粒度和磁性特征所蕴涵的环境演变信息
第四章 研究区硫复铁矿的鉴定及其成因推测
    一、两类磁性异常的发现及磁性矿物种类鉴定
    二、B439氯离子、有孔虫、粘土矿物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
    三、硫复铁矿和硬土层的成因推测
第五章 结论
    一、结论
    二、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晚更新世年代地层和海水进退[J]. 王张华,丘金波,冉莉华,严学新,李晓.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04)
[2]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的有用重矿物及其资源潜力[J]. 金秉福,林振宏,时振波,林晓彤.  古地理学报. 2004(03)
[3]南黄海东南部冰后期泥质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成岩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刘健,朱日祥,李绍全,Jeong-Hae Chang.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06)
[4]磁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J]. 张普纲,樊行昭,霍俊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03)
[5]海洋沉积粘土矿物与全球变化研究的探讨[J]. 孔祥乐,项海光.  海洋湖沼通报. 2003(01)
[6]油气藏全空间磁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结构及意义——检验“烟筒效应”的形成机理[J]. 刘庆生,李海侠,王芳,田志,王艾红,陈龙生,张双喜,夏响华,程同锦.  地球科学. 2002(05)
[7]长江口潮滩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及其与粒度的关系[J]. 张卫国,俞立中.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09)
[8]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J]. 覃军干,吴国瑄,邓兵,李从先.  科学通报. 2002(17)
[9]长江口沉积物全量硼的测定初探[J]. 姚荷孙,陈中原,李绿芊,韦桃源,赵怡文.  上海地质. 2002(02)
[10]东海陆架平北地区残留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王张华,过仲阳,陈中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650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50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