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7:33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因无序开发时间长,自身生态环境脆弱,致使渤海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对于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所涉及的治理主体不仅限于政府层面,也涉及到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企业,沿岸社会公众等等。目前,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主体单一,市场主体及社会主体的参与程度低,市场主体的活力未被释放,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未被完全调动,往往处于被动参与的局面。因此在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上,多元主体共同发力是治理之道。汲取多中心治理理论,府际协同理论等相关理论,试图剖析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困境,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借鉴日本濑户内海治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本文的主体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相关数据作为推导起点由点到面表述了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四类水质及劣四类水质占比较大,入海陆源污染物排放量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损。治理层面主要分析了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目前在渤海治污层面的参与程度、自身定位,主要发现渤海海...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2.1.2 多中心治理的理论特性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优势
        2.1.4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2.2.1 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共同理论范式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中的协同效应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渤海及相关概念范围
        2.3.2 海洋环境污染治理
        2.3.3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机制
第三章 我国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机制困境
    3.1 渤海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污染现状
        3.1.1 渤海海洋环境的特殊性
        3.1.2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3.2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分析
        3.2.1 环渤海府际间被动性协同治理
        3.2.2 市场主体的参与度低
        3.2.3 社会主体力量薄弱
        3.2.4 多元主体治理机制运行不畅
    3.3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困境分析
        3.3.1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府际协同引导机制作用弱
        3.3.2 市场治理机制缺少创新力
        3.3.3 社会治理反馈机制作用差
        3.3.4 多元主体治理机制运行效率低
第四章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体层面
        4.1.1 中央政府与渤海地方政府治理定位不清
        4.1.2 渤海特色立法及配套执行未成系统
        4.1.3 渤海地方政府府际协同治理不成熟
        4.1.4 渤海地方涉海部门改革有待完善
    4.2 市场主体层面
        4.2.1 市场主体的利益偏好失衡
        4.2.2 市场治理的活力释放不足
    4.3 社会主体层面
        4.3.1 非政府组织生存环境较差
        4.3.2 环渤海地区公众参与意识与环保知识储备较低
    4.4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多元治理机制内部运行待优化
        4.4.1 治理主体机械单一
        4.4.2 治理权力运行缺乏多向性
第五章 多中心理论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的经验分析及其借鉴
    5.1 典型案例分析:日本濑户内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
        5.1.1 濑户内海与渤海的共性特征
        5.1.2 濑户内海治理的案例分析
    5.2 濑户内海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2.1 完善法律及注重生态修复
        5.2.2 推动府际间的协同合作治理
        5.2.3 引入市场配置治理资源
        5.2.4 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公民素质
        5.2.5 多主体合作治理
第六章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构建
    6.1 构建政府主体治理机制
        6.1.1 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责机制
        6.1.2 加快出台渤海地区特色立法及配套法规
        6.1.3 建立渤海地方政府间的协同治理机制
        6.1.4 推进环渤海地方政府涉海部门改革
    6.2 构建市场主体治理机制
        6.2.1 培育市场主体利益偏好选择机制
        6.2.2 创新并释放市场治理机制活力
        6.2.3 提高渤海涉海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治污能力
    6.3 构建社会主体治理机制
        6.3.1 支持并发展渤海海洋环保NGO的建设
        6.3.2 提升渤海地区公众个体的环保意识及海洋环保知识
        6.3.3 拓宽并激活社会主体的参与机制
    6.4 多元主体相辅相成打造多中心治理机制
        6.4.1 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与社会参与机制
        6.4.2 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格局
        6.4.3 畅通渤海海洋环境治理多主体间的联系机制
        6.4.4 打造多中心治理体系的多维运行机制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及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进过程与治理逻辑[J]. 张立,尤瑜.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7)
[2]利益激励视角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效应分析[J]. 梁丽.  领导科学. 2018(32)
[3]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创新[J]. 沈满洪.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从“政府监管”到“监管治理”[J]. 杨炳霖.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5]国家治理逻辑演变下中国环境管制取向:由“控制”走向“激励”[J]. 臧晓霞,吕建华.  公共行政评论. 2017(05)
[6]PPP的层次划分、基本特征及中国实践[J]. 李开孟,伍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海洋环境治理中政府、企业与公众定位分析[J]. 宁凌,毛海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04)
[8]中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变迁、困境及其改革[J]. 王刚,宋锴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J]. 郑苗壮,刘岩,裘婉飞.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1)
[10]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的逻辑基础与制度供给[J]. 全永波.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1)

硕士论文
[1]我国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构建困境及实现路径研究[D]. 沈叶洋.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3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63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