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黑潮上层环流季节、年际变化与局地风应力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7-20 18:28
黑潮是北太平洋一支强大的西边界流,它不但影响全球的气候,而且对东亚的区域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影响黑潮变化的因素有很多,风应力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虽然局地风应力不是影响黑潮变化的决定因素,但是它会对黑潮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黑潮的上层环流)。本文利用SODA资料对东海黑潮的上层环流和风应力场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细致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东海黑潮环流一般是春、夏季强于秋、冬季,右侧存在逆流。通过实测的GEK、CTD资料和模式同化SODA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SODA资料较好的模拟了东海黑潮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定义风应力直接影响的上层环流深度为100米,利用SODA资料通过计算不同断面的上层体积输送量(100米),发现东海黑潮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差异。在东海的中游段输送量最强,上游段次之,下游段最小,中游段与下游段的年际相关性强于中游段与上游段的年际相关性。以东海PN断面为例,分析了东海黑潮上层输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以及变化周期:其季节变化是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普遍存在着2-4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更低频的年际变化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东海黑潮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资料及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介绍
3 东海黑潮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东海黑潮环流特征
3.2 GEK、CTD与SODA资料的比较
3.2.1 GEK与SODA资料的比较
3.2.2 CTD与SODA资料的比较
3.3 东海黑潮上层环流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3.4 小结
4 东海风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风应力场季节变化特征
4.2 风应力场年际变化特征
4.3 东海黑潮局地风应力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4.4 小结
5 东海黑潮与局地风应力的关系
5.1 东海黑潮上层环流与下层环流的比较
5.2 “局地”和“非局地”风应力的比较
5.3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研究综述[J].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 海洋学研究. 2006(02)
[2]台湾以东黑潮流量变异与冬季西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J]. 温娜,刘秦玉. 海洋与湖沼. 2006(03)
[3]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Ⅱ.冲绳岛东南海域海流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J]. 袁耀初,杨成浩,王彰贵.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3)
[4]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数值模拟[J]. 樊孝鹏,黄大吉,章本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5)
[5]东、黄海海表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特征的EOF分析[J]. 曾广恩,练树民,程旭华,华祖林,齐义泉.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2)
[6]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J]. 陈红霞,袁业立,华锋,熊学军,郭炳火.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2)
[7]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表面风应力关系[J]. 曾刚,孙照渤,倪东鸿,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02)
[8]东海黑潮主段G-PN断面的多核结构[J]. 陈红霞,袁业立,华锋. 科学通报. 2006(06)
[9]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Ⅰ.东海黑潮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J]. 袁耀初,杨成浩,王彰贵.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2)
[10]冬季风风场持续异常对黑潮流域影响的数值模拟[J]. 秦正坤,孙照渤,曾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664524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东海黑潮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资料及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介绍
3 东海黑潮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东海黑潮环流特征
3.2 GEK、CTD与SODA资料的比较
3.2.1 GEK与SODA资料的比较
3.2.2 CTD与SODA资料的比较
3.3 东海黑潮上层环流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3.4 小结
4 东海风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风应力场季节变化特征
4.2 风应力场年际变化特征
4.3 东海黑潮局地风应力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4.4 小结
5 东海黑潮与局地风应力的关系
5.1 东海黑潮上层环流与下层环流的比较
5.2 “局地”和“非局地”风应力的比较
5.3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研究综述[J].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 海洋学研究. 2006(02)
[2]台湾以东黑潮流量变异与冬季西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J]. 温娜,刘秦玉. 海洋与湖沼. 2006(03)
[3]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Ⅱ.冲绳岛东南海域海流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J]. 袁耀初,杨成浩,王彰贵.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3)
[4]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数值模拟[J]. 樊孝鹏,黄大吉,章本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5)
[5]东、黄海海表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特征的EOF分析[J]. 曾广恩,练树民,程旭华,华祖林,齐义泉.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2)
[6]东海黑潮主段环流子结构研究[J]. 陈红霞,袁业立,华锋,熊学军,郭炳火.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2)
[7]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表面风应力关系[J]. 曾刚,孙照渤,倪东鸿,陈海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02)
[8]东海黑潮主段G-PN断面的多核结构[J]. 陈红霞,袁业立,华锋. 科学通报. 2006(06)
[9]2000年东海黑潮和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变异 Ⅰ.东海黑潮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变异[J]. 袁耀初,杨成浩,王彰贵.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2)
[10]冬季风风场持续异常对黑潮流域影响的数值模拟[J]. 秦正坤,孙照渤,曾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664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6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