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飞机起飞机翼动态视频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9 14:12

  本文关键词:柔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

柔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研究

司益坡  

【摘要】:随着航空材料的发展和飞行器飞行性能要求的提高,飞行器结构重量的降低是一个必然趋势,而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机翼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柔性。机翼结构的柔性增加将会直接影响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因此本文便就此讨论柔性机翼关于气动弹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颤振特性分析及其主动控制。 本文首先针对柔性机翼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根据偶极子网格法原理通过Matlab编程计算了机翼升力面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分布,并将结果与通用软件计算得结果进行对比。由最小状态近似将计算出的频域气动力数据转化到时域中来,建立系统时域状态空间中的气动弹性方程,并将由根轨迹法从建立的时域方程计算得出的颤振特性与由频域法计算的颤振特性进行了对比。接下来针对该模型设计了三种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经典反馈控制律;LQG控制律;LQG自校正器,,并对相关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从气动能量法概念入手,计算出了机翼升力面展向具体能量比分布,分析了颤振主动抑制中展向控制面布置问题,并根据此概念设计了相应的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发现该控制律可有效提高颤振速度20%左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V215.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彬,邹丛青,曹奇凯,唐长红;机翼/外挂颤振主动抑制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2 杨超,陈桂彬,邹丛青;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技术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王存仁;赵经成;吴文海;;基于气动力控制的颤振抑制分析研究[J];飞行力学;2009年04期

4 杨超,陈桂彬,邹丛青;未来战斗机关键技术——主动柔性机翼[J];国际航空;1997年11期

5 王卫平,顾仲权,朱德懋;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研究[J];航空学报;1986年06期

6 熊纲,杨超;平衡截断方法在气动伺服弹性系统模型降阶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1年02期

7 杨超;宋晨;吴志刚;张瞿辉;;多控制面飞机的全机颤振主动抑制设计[J];航空学报;2010年08期

8 吴斌,钟瑞麟,程鹏;多变量飞控系统稳定裕度与品质关系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9年04期

9 吴志刚,杨超;主动气动弹性机翼的颤振主动抑制与阵风减缓研究[J];机械强度;2003年01期

10 丁爱祥;颤振主动抑制的状态空间法[J];力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仕福;颤振主动抑制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祥;王莹;张倩;张媛媛;;线性控制系统Nyquist稳定判据的教学方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郭彪,骆远福,黄权,胡荫,周丽娟;模糊/PI混合控制器在点铆过程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3 唐玉波;徐珍妮;;基于RLS算法的ADPCM仿真和改进[J];兵工自动化;2005年06期

4 邓国红;余雄鹰;欧健;张光辉;;基于小波自适应算法的轿车顶棚振动控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5 唐长红,邹丛青;利用双目标优化寻求颤振抑制控制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章俊杰;飞机的气动伺服弹性横侧向风洞试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贾玉红,刘鹰;采用主动控制提高民用客机的滑跑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8 刘德广;李朝辉;;非线性结构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吕斌;刘德广;谢长川;杨超;;机翼低速风洞试验颤振模型优化设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严德;杨超;万志强;;应用气动力修正技术的静气动弹性发散计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峰;李海东;杨炳渊;;身-翼-舵组合体高超声速变攻角颤振计算[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2 徐向泽;纪国宜;;基于相位的结构损伤过程频率跟踪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3 陈立勇;黄礼耀;;全动舵面旋弯耦合颤振的抑制措施分析[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伟伟;叶正寅;张陈安;;基于CFD技术的导弹伺服气动弹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郭润江;霍应元;刘成玉;谭申刚;;某型飞机的动力建模与颤振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红波;谭申刚;罗务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工程应用[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胡志勇;谢怀强;;一种减幅扰动颤振计算方法[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杨炳渊;史哓鸣;梁强;;高超声速有翼导弹多场耦合动力学的研究和进展[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万志强;杨超;;复合材料前掠翼发散亚临界风洞试验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谢长川;徐焱;杨超;;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勤拓;机载导弹SINS动基座传递对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毕胜;变结构飞行器的多刚体建模和姿态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小方;260kVA无源软开关辅助变流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杨琼梁;超声速飞行器烧蚀与结构热耦合计算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爱武;小型车载稳定平台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博;一类多自由度机械系统的时滞反馈镇定[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郭长青;输流管道与轴向流中板状结构的流致振动与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8 沈辉;基于压电材料的振动能量回收电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仲元昌;基于智能传感器阵列的大型风洞机组振动监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军红;机翼颤振控制与不确定性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翔;微型扑翼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及其优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何麒;自适应控制方法在程序升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彬彬;T型尾翼跨声速复合材料颤振模型设计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4 杨凯;薄片动态特性的声学激励测量[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颂;用于行车健康监测的PVDF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云鹏;某型无人机机翼的结构强度及气动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7 胡玥;轻轨车辆车轮NVH特征分析与校正[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秋婧;压电陶瓷驱动器力学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李洁静;多工位扁平线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玉德;全自动脱胶机传动与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道春;向锦武;;间隙非线性气动弹性颤振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李道春;向锦武;;迟滞非线性气动弹性反馈线性化自适应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何景武,邹丛青;颤振主动抑制系统鲁棒控制律初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4 邹丛青,陈桂彬;气动弹性力学的新分支──气动伺服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5 陈桂彬,邹丛青;气动伺服弹性综合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6 孙卫,邹丛青;耦合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鲁棒稳定裕度估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陈桂彬,邹丛青;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工程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8 张力军,程鹏;飞控系统的μ分析与μ综合的变尺度优化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杨超,陈桂彬,邹丛青;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技术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孙卫,邹丛青;多变量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伟;基于多级磁流变阻尼器的颤振半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敏;执行器饱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锦华;饱和控制线性系统分析[D];青岛大学;2007年

3 胡家亮;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机翼颤振半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平,顾仲权,朱德懋;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研究[J];航空学报;1986年06期

2 陈桂彬,邹丛青,曹奇凯,唐长红;机翼/外挂颤振主动抑制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3 于明礼;文浩;胡海岩;;二维翼段颤振的H_∞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唐长红,邹丛青;利用双目标优化寻求颤振抑制控制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5 杨超;宋晨;吴志刚;张瞿辉;;多控制面飞机的全机颤振主动抑制设计[J];航空学报;2010年08期

6 杨永年;;颤振主动抑制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2年02期

7 邹丛青,陈桂彬;机翼/外挂颤振主动抑制的控制律研究[J];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8 欧阳绍修;谷迎松;;采用非定常涡气动力理论的非线性颤振主动抑制仿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08期

9 于明礼;胡海岩;;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翼段颤振主动抑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0 姚伟刚;徐敏;;基于Volterra级数降阶模型的气动弹性分析[J];宇航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民;管德;李敏;诸德超;;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升力面的颤振主动抑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志刚;杨超;;主动气动弹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设计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桂彬;邹丛青;杨超;;气动伺服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畅畅;刘子强;季辰;;颤振主动抑制实验装置设计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伍康;王晋军;;低雷诺数弹性机翼气动特性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崔尔杰;;流固耦合力学研究与应用进展[A];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C];2001年

7 杨智春;党会学;李毅;;大展弦比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军府;董海锋;艾俊强;;飞机变形技术发展探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三集)[C];2008年

9 王晋军;伍康;;机翼弹性振动对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妍;景海峰;高亚奎;;空客飞机电传控制律设计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芳;[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昂 本报通讯员 王莉芳;[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龚正;先进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控制律设计及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郭志伟;飞机的非线性自修复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颖璐;时滞系统最优输出跟踪控制的灵敏度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海颖;微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史莹晶;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巡航导弹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叶亮;基于统计回归的复杂制造过程健壮参数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周丽;基于回馈递推方法的近空间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周星德;柔性框架结构智能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10 蔡自立;平流层自治飞艇动力学建模与非线性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益坡;柔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杨仕福;颤振主动抑制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王琪;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蒋余芬;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柔性机翼协同仿真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5 李慧;微型飞行器柔性机翼气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杨方伟;小型无人机简化配置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刘苗;航天器自主交会最终接近控制律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欣;小型无人机简化配置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王树磊;无人机自动起降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刘茂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纵向控制律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柔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0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