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串联组件遮挡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00:20
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航天器的太阳电池阵在光照期间可能会受到部分遮挡,影响其输出功率。针对空间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串联组件的遮挡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研究被遮挡电池及其旁路二极管的工作机理,可以进一步对其Ⅰ-Ⅴ曲线出现的"台阶"进行理论解释。结果表明,当太阳电池串联组件中的电池被部分遮挡后,被遮挡电池的旁路二极管开启,会有一部分电流流过二极管,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被遮挡电池的旁路二极管闭合,旁路二极管工作状态的改变,使得Ⅰ-Ⅴ曲线会出现"台阶",影响电池阵的在轨功率。
【文章来源】:电源技术. 2020,44(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2?单串电池部分遮挡状态下的I-V曲线??(3)当该组件的电池1被全部遮挡后,此时该片电池的旁??路二极管变成了正向偏压,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保证了电池2??
始线性上升至单片电池的匕,整串电池由于被遮挡电池??正常工作而限流,呈现出“台阶”的后部分。??0.20??0.15??^?0.10??s??0.05??0.00??I??(a>I-V?曲线??0.20??0.15??0.10?^??0.05??0.00??…1.4?1.6?1.8?2.0?2.2?2.4??"(X103s)??(b>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5?S3电池遮挡1?/5的卜V曲线⑻和A1、A2、A3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图6为S3电池全遮挡,电性能与未遮挡状态相比,4基??本没变化,I变小,和9.2?V下的输出功率下降比较大。通??过数据采集器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中间被全遮挡的电池均??处于未正常工作状态,其旁路二极管开启,该电池片两端一直??存在约-0.7?V的旁路二极管开启电压,且该电池片不会有电??流流过,而干路电流全部均从旁路二极管导通,所以二者曲线??重合。??综上可以得出结论:(1)单串太阳电池电路中,某一片电??池被部分遮挡后,I-V曲线会出现1个“台阶”,“台阶”的存??在是被遮挡电池的旁路二极管工作状态改变造成的,而且当??(a)l-V曲线??0.20??0.15??0.10?5??s??0.05??0.00??1.4?1.6?1.8?2.0??"(X1(T3s)??(b)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电池电压??二极管电流??干路电流??0??图6?S3电池全遮挡的I-V曲线⑷和A1、A2、A3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旁路二极管开启时,会有一部分电流流过,而不是干路电流均??从二极管导通;(2)
??流均从二极管导通。??(a)I-V曲线??图7?多片电池遮挡的I-V曲线(a)和数据采集器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2.3单串太阳电池组件中多片电池遮挡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2.3.1实验方案??采用6片3?cmx?4?cm性能一致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S1\S2\S3\S4\S5\S6)串联成组件,每片电池都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进行一系列的遮挡实验,改变遮挡的变化,利用模拟器??完成I-V曲线测试。??2.3.2实验结果分析??I-V曲线如图8所示。电性能参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该??6片电池串联的遮挡实验中,定电压输出功率重点考核11?V??下的输出功率。??图8?多种遮挡形式的I-V曲线??表1?多种遮挡形式的电性能参数??实验项目??IJA??VJV??PmJW??Vp^rv??PnAV??VpTV??0??0.182?1??15.79??2.342?0??14.250??1.902?0??11.00??1??0.182?3??15.76??1.852?0??11.340??1.809?0??11.00??2??0.180?8??15.72??1.426?0??11.430??1.400?0??11.00??3??0.180?3??15.61??1.100?0??11.780??1.072?0??11.00??4??0.1817??15.41??0.809?7??8.528??0.614?5??11.00??注:0表示该组件没有遮挡;1表示S2遮挡1/5;?2表示S2遮挡1/5、??S3遮挡2/5;?3表示S2遮挡1/5、S3遮挡2/5、S4遮挡3/5;?4表示??S2
本文编号:3410888
【文章来源】:电源技术. 2020,44(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2?单串电池部分遮挡状态下的I-V曲线??(3)当该组件的电池1被全部遮挡后,此时该片电池的旁??路二极管变成了正向偏压,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保证了电池2??
始线性上升至单片电池的匕,整串电池由于被遮挡电池??正常工作而限流,呈现出“台阶”的后部分。??0.20??0.15??^?0.10??s??0.05??0.00??I??(a>I-V?曲线??0.20??0.15??0.10?^??0.05??0.00??…1.4?1.6?1.8?2.0?2.2?2.4??"(X103s)??(b>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5?S3电池遮挡1?/5的卜V曲线⑻和A1、A2、A3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图6为S3电池全遮挡,电性能与未遮挡状态相比,4基??本没变化,I变小,和9.2?V下的输出功率下降比较大。通??过数据采集器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中间被全遮挡的电池均??处于未正常工作状态,其旁路二极管开启,该电池片两端一直??存在约-0.7?V的旁路二极管开启电压,且该电池片不会有电??流流过,而干路电流全部均从旁路二极管导通,所以二者曲线??重合。??综上可以得出结论:(1)单串太阳电池电路中,某一片电??池被部分遮挡后,I-V曲线会出现1个“台阶”,“台阶”的存??在是被遮挡电池的旁路二极管工作状态改变造成的,而且当??(a)l-V曲线??0.20??0.15??0.10?5??s??0.05??0.00??1.4?1.6?1.8?2.0??"(X1(T3s)??(b)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电池电压??二极管电流??干路电流??0??图6?S3电池全遮挡的I-V曲线⑷和A1、A2、A3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旁路二极管开启时,会有一部分电流流过,而不是干路电流均??从二极管导通;(2)
??流均从二极管导通。??(a)I-V曲线??图7?多片电池遮挡的I-V曲线(a)和数据采集器监测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b>??2.3单串太阳电池组件中多片电池遮挡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2.3.1实验方案??采用6片3?cmx?4?cm性能一致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S1\S2\S3\S4\S5\S6)串联成组件,每片电池都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进行一系列的遮挡实验,改变遮挡的变化,利用模拟器??完成I-V曲线测试。??2.3.2实验结果分析??I-V曲线如图8所示。电性能参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该??6片电池串联的遮挡实验中,定电压输出功率重点考核11?V??下的输出功率。??图8?多种遮挡形式的I-V曲线??表1?多种遮挡形式的电性能参数??实验项目??IJA??VJV??PmJW??Vp^rv??PnAV??VpTV??0??0.182?1??15.79??2.342?0??14.250??1.902?0??11.00??1??0.182?3??15.76??1.852?0??11.340??1.809?0??11.00??2??0.180?8??15.72??1.426?0??11.430??1.400?0??11.00??3??0.180?3??15.61??1.100?0??11.780??1.072?0??11.00??4??0.1817??15.41??0.809?7??8.528??0.614?5??11.00??注:0表示该组件没有遮挡;1表示S2遮挡1/5;?2表示S2遮挡1/5、??S3遮挡2/5;?3表示S2遮挡1/5、S3遮挡2/5、S4遮挡3/5;?4表示??S2
本文编号:3410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41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