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非线性弹簧形态优化及可调节恒力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21 20:12
  基于组合结构研究一种可调节恒力装置的设计方法,恒力装置由负刚度非线性弹簧和正刚度线性弹簧组合而成。采用B样条曲线描述非线性弹簧的形态,基于GA算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实现非线性弹簧的形态优化设计。根据恒力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线性螺旋弹簧,并分析刚度/强度特性。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恒力装置可以实现输出恒力。为了实现自我保护、输出的恒力大小/方向可调,进行了恒力装置的部组件设计。本文的恒力装置设计方法为平面薄膜天线和太阳电池阵的工程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宇航学报. 2020,41(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非线性弹簧形态优化及可调节恒力装置设计


组合弹簧结构方案

原理图,原理,弹簧,优化设计


工作原理

弹簧,设计方案,B样条曲线,曲梁


负刚度非线性弹簧的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初始的形态曲线可以为任意的B样条曲线,需要通过形态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形态曲线。非线性弹簧的力学模型可视为平面曲梁,一端固定,另一端为铰接端,铰接端是非线性弹簧的载荷输出点。平面曲梁为细长构件,几何非线性较强,并且能够提供很长的位移行程。平面曲梁的形态可以用B样条曲线来描述,采用B样条曲线的控制点实现非线性弹簧形态的参数化。对于B样条曲线,随着控制点在设计空间内移动,曲线形状也随之调整。因此控制点的重新定位改变了平面曲梁的几何形态,同时也改变了非线性弹簧的力学特性。通过建立非线性弹簧的形态优化设计模型,以B样条曲线的控制点坐标及截面尺寸为优化变量,以非线性弹簧的载荷-位移曲线为优化目标,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即可得到非线性弹簧形态的最优结果,从而实现预先设定的载荷-位移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空间可展薄膜结构动力学仿真分析[J]. 张华,刘汉武,李东颖,彭福军.  空间科学学报. 2018(01)
[2]平面薄膜天线张拉系统优化设计及天线结构模态分析[J]. 刘志全,邱慧,李潇,林秋红.  宇航学报. 2017(04)
[3]恒力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分析[J]. 付铁,丁洪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08)
[4]空间薄膜阵面结构褶皱分析[J]. 肖薇薇,陈务军,付功义.  宇航学报. 2010(11)
[5]空间薄膜阵面预应力导入效应及影响因素[J]. 肖薇薇,陈务军,付功义.  宇航学报. 2010(03)
[6]恒力弹簧支吊架凸轮曲线方程推导[J]. 冯维明,李辉.  现代制造工程. 2006(08)



本文编号:3545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545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