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7:55
<正>输电线路运行状况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然而,输电线路通道大多处于茂密山林区、繁华城镇区,多跨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重要通道,仅凭人工的方式进行巡检工作难度大、效率低且风险高。因此,研究在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应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对于及时掌握输电线路运行状况、提高运维效率、降低安全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结合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供电分公司
【文章来源】:农村电工. 2020,28(07)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无人机巡检作业流程图
人工巡检工作往往存在巡检位置不全面、巡检质量不精细、观察角度不理想、地面拍摄照片不清晰及登塔巡检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等诸多弊端。采用无人机巡检技术,能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综合统计,人工登塔巡检一基杆塔平均用时约26 min 43 s,而无人机巡检平均用时为3 min 24 s,无人机巡检较人工登塔巡检效率提升达87%以上,并有效抑制了人工登塔的安全风险。同时,无人机巡检具有全角度覆盖、安全系数高、拍摄照片清晰以及发现故障点或隐患迅速准确等优势,能有效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真正实现了输电线路杆塔的精细化巡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输电线路无人机自动巡检的实现和应用分析[J]. 张伟,陈凤翔,陈科羽,严尔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26)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电杆塔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J]. 陈亮,原瀚杰,何勇,姚健安,董丽梦.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1(01)
本文编号:3635545
【文章来源】:农村电工. 2020,28(07)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无人机巡检作业流程图
人工巡检工作往往存在巡检位置不全面、巡检质量不精细、观察角度不理想、地面拍摄照片不清晰及登塔巡检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等诸多弊端。采用无人机巡检技术,能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综合统计,人工登塔巡检一基杆塔平均用时约26 min 43 s,而无人机巡检平均用时为3 min 24 s,无人机巡检较人工登塔巡检效率提升达87%以上,并有效抑制了人工登塔的安全风险。同时,无人机巡检具有全角度覆盖、安全系数高、拍摄照片清晰以及发现故障点或隐患迅速准确等优势,能有效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真正实现了输电线路杆塔的精细化巡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输电线路无人机自动巡检的实现和应用分析[J]. 张伟,陈凤翔,陈科羽,严尔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26)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电杆塔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J]. 陈亮,原瀚杰,何勇,姚健安,董丽梦.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1(01)
本文编号:3635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63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