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9:06

  本文关键词: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型涡扇发动机做为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的主要动力,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低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以及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低压涡轮作为大涡扇发动机的动力来源之一,为风扇和低压压气机提供必要的动力,并且低压涡轮的重量占整个航空发动机的三分之一,多级高负荷低压涡轮的在气动设计方面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并且已经在实际的航空发动机中得以应用,效果明显。本文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多及低压涡轮进行气动优化设计改进并对低压涡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本文首先对原型的五级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特点从一维、准三维S2和全三维CFD的三个层面进行计算分析,对原型的低压涡轮的总体性能参数,参数的选择,三维流场以及该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美国高效节能发动机计划的E3低压涡轮进行三维还原计算,对该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参数予以比较分析。 其次本文以原型计算为基础和依据,对该低压涡轮的叶型进行了气动优化分析,鉴于有限的时间,气动计算的求解器选择工程上已经获得检验的准三维S2程序和拟子午型线回转变厚度S1薄片程序,叶片的造型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涡轮设计中比较常用的Pritchard11参数法,另外一种商业软件NUMECA程序包中的AutoBlade。气动优化的结果最终会采用三维CFD计算校核。 最终本文针对低压涡轮气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单独的研究,其中包括低压涡轮第一级导叶在较大扩张角流道采用弯叶片技术的研究,第一级导叶低折转设计,以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低压涡轮端壁冷气喷射的影响的研究。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来寻求低压涡轮气动性能提升到方法。
【关键词】:低压涡轮 高负荷 气动设计 优化 弯叶片 小弯度叶片 正交试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235.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1章 绪论11-34
  • 1.1 课题来源11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3 典型大型涡扇发动机的发展状况12-17
  • 1.3.1 国外典型大型涡扇发动机简介12-16
  • 1.3.2 国内典型大型涡扇发动机简介16-17
  • 1.4 大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设计特点与难点17-32
  • 1.4.1 低压涡轮级数多18-19
  • 1.4.2 过渡段以及流道扩张19-23
  • 1.4.3 叶型折转角大、负荷高23-26
  • 1.4.4 效率高26-27
  • 1.4.5 雷诺数低27-28
  • 1.4.6 非定常性、claming 效应28-30
  • 1.4.7 间隙控制复杂30-31
  • 1.4.8 噪声低31
  • 1.4.9 可靠性高、寿命高、成本低、工艺高、维护性良好31-32
  • 1.5 本文任务32-34
  • 第2章 原型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分析34-59
  • 2.1 引言34
  • 2.2 原型涡轮的设计点和几何参数34-36
  • 2.2.1 原型低压涡轮的设计点34-35
  • 2.2.2 原型低压涡轮的几何参数35-36
  • 2.3 一维分析36-38
  • 2.3.1 一维程序简介36
  • 2.3.2 一维计算与分析36-38
  • 2.4 准三维 S2 计算与分析38-44
  • 2.4.1 准三维程序简介38
  • 2.4.2 S2 计算结果的性能分析38-39
  • 2.4.3 S2 计算级参数分析39
  • 2.4.4 S2 计算参数沿叶高分布39-44
  • 2.5 全三维 CFD 计算与分析44-52
  • 2.5.1 数值模拟方法44-45
  • 2.5.2 总体气动性能分析45-46
  • 2.5.3 级参数分析46-47
  • 2.5.4 列参数分析47-51
  • 2.5.5 流场分析51-52
  • 2.6 GE 公司 E3 低压涡轮核算分析52-54
  • 2.6.1 E3 低压涡轮三维核算53
  • 2.6.2 E3 低压涡轮的设计特点分析53-54
  • 2.7 分层面对比分析原型涡轮的设计特点54-58
  • 2.7.1 总性能参数三个层面对比54-55
  • 2.7.2 级参数三个层面对比55-58
  • 2.7.3 列参数三个层面对比58
  • 2.8 本章小结58-59
  • 第3章 原型低压涡轮优化及改进工作59-79
  • 3.1 引言59
  • 3.2 一维优化59-64
  • 3.2.1 优化变量及目标59-60
  • 3.2.2 优化算法60
  • 3.2.3 优化结果及分析60-64
  • 3.3 拟子午型线回转变厚度 S1 薄片优化64-69
  • 3.3.1 平台介绍64-65
  • 3.3.2 优化变量及优化目标65-66
  • 3.3.3 优化算法66
  • 3.3.4 优化结果分析66-69
  • 3.4 准三维 S2 正问题优化设计69-76
  • 3.4.1 基于 Pritchard 参数化叶型优化69-72
  • 3.4.2 基于 AutoBlade 造型优化72-76
  • 3.5 优化比较以及方案定型76-78
  • 3.6 本章小结78-79
  • 第4章 低压涡轮一导与子午型线结合弯叶片研究79-90
  • 4.1 引言79
  • 4.2 与子午型线结合弯叶片设计79-81
  • 4.2.1 与子午型线结合弯叶片思路79-80
  • 4.2.2 弯叶片积叠线与叶片参数化80-81
  • 4.3 低压涡轮导叶弯叶片研究策略81-83
  • 4.3.1 弯叶片样本空间给定81-82
  • 4.3.2 弯叶片计算域的选择82
  • 4.3.3 弯叶片批量计算平台82-83
  • 4.4 低压涡轮导叶弯叶片应用的影响分析83-89
  • 4.4.1 根部弯叶片技术的分析研究84-87
  • 4.4.2 顶部弯叶片技术的分析研究87-89
  • 4.5 本章小结89-90
  • 第5章 低压涡轮低折转导叶初步改进研究90-96
  • 5.1 引言90
  • 5.2 低折转的设计思想90
  • 5.3 低折转导叶的初步设计90-92
  • 5.3.1 叶型设计91-92
  • 5.3.2 准三维 S2 正问题初步验算92
  • 5.4 三维校核与分析92-94
  • 5.4.1 总体性能92-93
  • 5.4.2 级参数与原型的比较93
  • 5.4.3 第一级流场分析93-94
  • 5.5 本章小结94-96
  • 第6章 低压涡轮端壁冷气对总体气动影响的数值研究96-110
  • 6.1 引言96
  • 6.2 试验设计简介96-97
  • 6.3 冷气几何参数以及试验计划97-100
  • 6.3.1 低压涡轮端壁冷气喷射计算的处理97-99
  • 6.3.2 正交试验设计计划99-100
  • 6.4 冷却对涡轮气动影响的总体分析100-109
  • 6.4.1 冷气对该低压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100-104
  • 6.4.2 端壁冷却典型算例三维 CFD 计算结果分析104-109
  • 6.5 本章小结109-110
  • 结论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17-119
  • 致谢119-120
  • 个人简历1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刘火星,邹正平,李维;低雷诺数条件下低压涡轮气动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2 张逸民;涡轮风扇发动机最佳循环参数选择(上)[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3 瞿立生;艾利逊公司的第一种民用涡扇发动机——AE3007[J];国际航空;1996年09期

4 斯坦利W·坎德伯 ,生;GE公司为日本试验SST的发动机[J];国际航空;1997年07期

5 王奉明;程卫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分析[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0年04期

6 梁春华;;欧盟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J];航空发动机;2007年02期

7 沈锡钢;;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与循环参数设计[J];航空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8 叶大荣;任光明;;第四代战斗机的强劲“心脏”——F-22战斗机的F119涡扇发动机[J];现代军事;2006年11期

9 马明明;马燕荣;王小峰;王艳平;;某型涡扇发动机地面起动试验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8年03期

10 吴虎;贾海军;冯维林;;供油规律对某型加力涡扇发动机起动过程影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华玲;乔渭阳;许开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流动机理及设计技术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忠华;何绍东;;某航空发动机传感器安装支架热松动振动故障诊断[A];2008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论文集[C];2008年

3 蔡元虎;邓明;;大型民机发动机的特点及关键技术[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玉洁;王巍巍;;EJ200发动机未来的发展应用[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邹正平;李宇;刘火星;张正秋;叶建;;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叶轮机部分技术研究进展[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超;朱之丽;;涡扇发动机地面起动过程性能模拟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7 刘建军;郝勇;任文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整机性能试验与调试技术[A];第三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凤;张德志;刘洪波;;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本机平衡方法研究[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论文集)[C];2010年

9 陈代富;;某型涡扇发动机地面试车台校准[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陈懋章;刘宝杰;;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技术与挑战——用于大型客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国;贵州发动机所完成新型涡扇发动机设计[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范俊 肖阳 张德和;触摸“飞豹”中国心[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晏武英;MTU公司为普惠齿轮传动风扇发动机设计高速涡轮[N];中国航空报;2007年

4 罗志英;“太行”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记者 胡波 特约记者 苏醒社;我国首台涡扇发动机通过设计定型[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太行”发动机宣组;“太行”峰苍茫[N];中国航空报;2006年

7 贾铎;振起腾飞的翅膀[N];中国航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小润;造中国自己的飞机[N];光明日报;2005年

9 柯普;更快 更强 更高[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胡晓煜;2006年世界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稳步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内部流动及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胡书珍;高低压涡轮过渡段内部复杂流动机理及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柳占新;基于DRP方法的涡扇发动机进气道噪声传播过程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邵伏永;D型涡扇发动机风扇改型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赵洪雷;航空轴流涡轮的多级气动优化设计及气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赵庆军;无导叶对转涡轮流动特性分析及其进口热斑迁移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7 杨科;基于CFD方法的叶轮机械优化设计理论及实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刘晓锋;航空发动机调节/保护系统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黄伟;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计算与抑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闫朝;关于应用缘线匹配最大化时序效应潜能的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涛;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刘云锋;某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气动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龚晓庆;涡扇发动机气动流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晓洁;小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转子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孔祥天;涡扇发动机在线健康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钱德峰;大涵道比民用涡扇发动机部件级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田晶;某型涡扇发动机装配质量保证关键技术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李军伟;涡扇发动机动态模型建立及加力数控方案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聂乾鑫;涡扇发动机加速控制规律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信德;某型涡扇发动机自适应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65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