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传质耦合计算

发布时间:2017-06-08 19:04

  本文关键词: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传质耦合计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基本和人类应用以及探索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宽广,外部强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不同的工程和研究领域,,外部能量作用下含湿多孔介质相变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非饱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并且涉及相变的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强能量源,研究了各种物理参量对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响应机理,对前人建立的有关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各种数学模型加以对比和分析,根据本文的研究背景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并对照模拟结果改进结合模型和数学控制方程,进一步得到适合的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时航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受到急剧的气动加热的情况下,其金属热防护系统的物理参量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响应原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 通过分析和对比,建立适合外部强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控制方程组;使用COMSOL多物理场处理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考虑多孔介质的不同几何参量和物理参量对于模型的影响;分析初步仿真结果,对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进行改进;与参考文献进行比对,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创新点在于: (1)首先对于激光等强外部能量源作用多孔介质的情况,提出了考虑辐射效应的方案和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辐射对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模型的影响,并给出了如何考虑辐射效应的建议; (2)对体积膨胀系数等参量对于模型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考虑和分析,以此为基础说明了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问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 (3)对基于孔隙率的传热传质控制方程在微观层面进行了仿真模拟,提出了作用孔隙率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了重新仿真和模拟,得到了和实际吻合很好的结果。 (4)提出了多孔介质在外部能量源作用下,相变区间宏观上表现为沿着外部能量的传输方向向前推进,微观上相变区域内物质的温度在相变临界温度附近不停震荡,这对微尺度等物质的传输和传热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孔介质 传热传质 相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K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1.2 多孔介质研究发展及展望9-14
  • 1.2.1 研究发展过程9-11
  • 1.2.2 研究现状及问题11-14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多空介质相变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研究16-31
  • 2.1 引言16
  • 2.2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量16-20
  • 2.2.1 孔隙率16-17
  • 2.2.2 渗透率17-18
  • 2.2.3 饱和度18-19
  • 2.2.4 导热系数19-20
  • 2.2.5 比热容20
  • 2.3 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20-26
  • 2.3.1 多孔介质研究的基本方法21-24
  • 2.3.2 多空介质传热过程24
  • 2.3.3 多孔介质传质过程24-26
  • 2.4 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数学基础[26-30]26-30
  • 2.4.1 饱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控制方程[30-35]26-29
  • 2.4.2 非饱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控制方程[36-41]29-30
  • 2.5 小结30-31
  • 第3章 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过程宏观尺度研究31-55
  • 3.1 模型的数学表达31-35
  • 3.1.1 模型假设31-32
  • 3.1.2 模型的控制方程32-35
  • 3.2 多孔介质模型35-39
  • 3.2.1 模型的尺寸和结构35-37
  • 3.2.2 模型的物理参量的设定37-39
  • 3.3 二维模型结果及分析39-51
  • 3.3.1 恒定外部能量源作用下39-42
  • 3.3.2 瞬态外部能量源作用下42-51
  • 3.4 三维模型结果及分析51-54
  • 3.4.1 恒定外部能量源作用下51-54
  • 3.4.2 瞬态外部能量源作用下54
  • 3.5 小结54-55
  • 第4章 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过程微观尺度研究55-67
  • 4.1 模型的数学表达55-57
  • 4.1.1 模型假设55-56
  • 4.1.2 模型的控制方程56-57
  • 4.2 实际微观多孔介质模型57-61
  • 4.2.1 模型的尺寸和结构57-59
  • 4.2.2 模型物理参量的设定59
  • 4.2.3 结果分析59-61
  • 4.3 简化微观多孔介质模型61-65
  • 4.3.1 模型的尺寸和结构62-63
  • 4.3.2 模型物理参量的设定63
  • 4.3.3 结果分析63-65
  • 4.4 改进宏观多孔介质模型65-66
  • 4.5 小结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仁喜,淮秀兰;多孔介质高强度传热传质的理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2 雷树业,郑贯宇;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三参数渗流模型研究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3 刘芳;陈宝明;王丽;;多孔介质对封闭腔体内对流传热传质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4 金仁喜;淮秀兰;;瞬态高强加热条件下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模型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李栋;程锋利;李贤宇;;非均匀内热源对多孔介质内复合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3期

6 卢涛,沈胜强,刘晓华;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卢涛,沈胜强,葛玉林;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相变传热传质干燥三方程模型[J];太阳能学报;2003年05期

8 于航;王小林;;混凝土多孔介质等温吸湿过程的数值模拟[J];能源技术;2007年03期

9 路勇,咸海峰,刘伟军;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传热传质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4年03期

10 陈宝明,王补宣,方肇洪;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中温度梯度与浓度梯度的相互耦合[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梅;许友生;;格子Boltzman方法研究竖直多孔介质板内混合对流传热传质问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鹏;李英;董凤兰;;多孔介质中泡沫的产生和运移[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的孔隙率[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4 张德会;李健康;;多孔介质渗透率在金属成矿学研究中的意义[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谭文长;;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6 李丽;陶果;戴世坤;;弹性波对多孔介质电导率的瞬态影响[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瑜;蔡庆东;;基于树网格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及其在渗流等问题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8 李敏杰;王煤;余徽;纪平均;许峰;;竖直环形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9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多孔介质的孔径分布和比面[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10 陈益峰;周创兵;井兰如;;THM耦合条件下多孔介质的多相流传输过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新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饶文涛;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王振江 马立玫 盛玉奎;华北采油五厂稠油油藏实现规模化开采[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齐欣;特色:立校之本[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尹万珠;森林与水的关系:缝隙现象和合力水运动(上)[N];科技日报;2002年

7 刘伟 高建敏;脚踏实地 从细微做起[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任荃;“绿色”头脑左右创新行动[N];文汇报;2009年

9 记者 路平;华工研发出一项节能新装备[N];广东科技报;2009年

10 王红;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优势凸显[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伏梅;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REV尺度的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纪朝凤;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缔合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邓洋波;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下超绝热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守德;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在多孔介质渗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史玉凤;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慧;多孔介质内预混气体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杨满平;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凌忠钱;多孔介质内超绝热燃烧及硫化氢高温裂解制氢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9 郭霄怡;分数阶微积分在量子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某些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宾飞;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及其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晗;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传质耦合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马世虎;往复流动下预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敏杰;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景贵成;低渗透油藏多孔介质特征及模拟[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5 李昊;往复式多孔介质燃烧器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刘雅宁;热气机回热器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肖恒;基于毛细管低压气体传质理论的微波冷冻干燥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孙苗苗;油藏多孔介质中蒸汽流动与传热本构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李瑞川;多孔介质渗流、干燥特性的分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孙李宁;玄武岩纤维在低温下的蓄冷特性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外部能量源作用下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传质耦合计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433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