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转捩探测技术在民机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TSP转捩探测技术在民机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TSP 红外热成像法 转捩 FL-风洞 柱状粗糙元
【摘要】:以ARJ-4模型为研究对象,在FL-3风洞中进行TSP转捩探测技术试验研究,并应用红外热成像转捩探测技术进行探测,获得对比验证结果,试验中还采用了基于柱状粗糙元的固定转捩试验方法。试验使用了自研TSP涂料,对模型进行了预加热,预加热模型的目的是增大模型表面层流区与湍流区之间的温度差异。模型表面粘贴了红外试验用标记点,也作为TSP技术图像对准控制点。试验状态为马赫数0.75和0.85,α由-4°变化到4°。试验结果清晰地显示了模型表面的层流区与湍流区及其随迎角的变化。
【作者单位】: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高速高雷诺数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TSP 红外热成像法 转捩 FL-风洞 柱状粗糙元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0引言温(度)敏(感)涂料技术(TSP技术,TemperatureSensitive Paint)利用光学技术实现风洞模型(试件)表面温度分布测量,其基本原理是探针分子(TSP涂料中的活性成分)的荧光温度猝灭效应。它是一种“非介入式”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不需要对试件进行特别加工,对风洞流场不会产生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军;李宁;;转捩中平均流剖面对扰动波演化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2 蓝吉兵;谢永慧;张荻;;低压高负荷燃气透平叶片边界层分离转捩数值模拟与流动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6期
3 姚文秀,蔡春培,赵烈,王发民,赵桂萍;可压缩流动稳定性方程求解与转捩预测[J];计算物理;1999年03期
4 肖志祥;陈海昕;李启兵;符松;;湍流模式对转捩的初步研究[J];计算物理;2006年01期
5 苏彩虹;周恒;;零攻角小钝头钝锥高超音速绕流边界层的稳定性分析和转捩预报[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7年05期
6 钟伟;王同光;;转捩对风力机翼型和叶片失速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孙润鹏;朱卫兵;徐凌志;郭昊雁;陈宏;;应用Transition k-kl-ω转捩模型对内冷叶片气热耦合的数值模拟[J];推进技术;2012年02期
8 李佳;罗纪生;;平板边界层中展向波包型扰动引起的转捩[J];航空学报;2012年08期
9 陶建军,颜大椿;竖直加热平板自然对流边界层中流动稳定性与转捩过程的实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吴永健,明晓;横流不稳定性实验中转捩阶段的进一步观察(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存标;;近壁面流动的转捩[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马汉东;杨云军;周伟江;;高超声速流动转捩的数值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邓小兵;;来流噪声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强制转捩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余钊圣;邵雪明;孙博;;颗粒促进管流转捩的初步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潘宏禄;关发明;袁湘江;;高超流动平板/粗糙元非定常干扰[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胡成行;黄叙辉;李红梅;周文军;;应用脉动压力测试技术探测附面层转捩[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一卷(2001年)[C];2001年
7 杨毅;凌国灿;;圆柱尾迹中的转捩波及其与卡门涡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杨新铁;史崇善;;转捩的新判定准则[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袁湘江;张涵信;沈清;涂国华;;钝体头部边界层特征谱分析和转捩途径预测[A];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7年
10 周恒;;关于转捩和湍流的研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边界层转捩过程的涡系结构和转捩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闫溟;超声速小攻角钝锥边界层稳定性分析及转捩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李宁;基于空间模式的平板边界层层流到湍流转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陈健;空间发展光滑圆管流动转捩的直接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2年
5 熊俊;圆柱尾迹三维转捩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6 苏彩虹;高超音速圆锥边界层的转捩预测及e-N方法的改进[D];天津大学;2008年
7 李佳;边界层中展向波包型扰动转捩的数值模拟及用PSE方法的预测[D];天津大学;2012年
8 徐国亮;三维边界层流动失稳与Bypass转捩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王新军;转捩中“breakdown”的内在机理及周期湍流场中的涡粘系数[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段志伟;直接数值模拟粗糙单元诱导的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湛棋;圆柱尾迹影响下旁路转捩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杨金龙;雷诺时均模拟的两种转捩模型流动预测[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郝志鹏;高超音速边界层转捩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灿平;层流动能转捩模型数值改进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闫景松;高超声速零攻角钝锥边界层稳定性分析及转捩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万琳;二维层流转捩计算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方小杰;考虑变比热高超音速平板边界层转捩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佳;边界层转捩位置预测及展向波包型扰动传播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2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