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6:01

  本文关键词: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变体机翼 自适应进气道 形状记忆合金 ARM PWM


【摘要】: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飞行器已无法满足人类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要求,学者们希望研究出一种新型飞行器,能在不同环境、不同飞行状态下始终保持优秀飞行性能,变体机翼和自适应进气道的概念随之被提出。当飞行环境大范围变化时,变体机翼可以根据飞行条件实时改变自身形状或表面结构,以获得最佳气动性能,同时自适应进气道可以根据飞行状态改变自身形状,以保证流场均匀稳定。形状记忆合金(SMA)具有功率/重量比大、驱动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无污染、无噪音、高耐腐蚀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变形驱动材料。本文对基于SMA驱动的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进行了研究。首先对SMA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获取了SAM的最大可回复应变和最佳驱动电流,确定了SMA加热、冷却和驱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在CATIA软件和ANSYS软件中分别对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并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随后,基于ARM微处理器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对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进行了变体实验,实验表明机翼及进气道变形效果良好,证明了所设计变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变体机翼 自适应进气道 形状记忆合金 ARM PWM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24;V228.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1
  • 1.2.1 国内外变体机翼研究现状13-18
  • 1.2.2 SMA驱动变体机翼结构研究现状18-21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21
  • 1.4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SMA理论分析及性能实验22-26
  • 2.1 SMA基本概念及特性22-23
  • 2.1.1 形状记忆效应22
  • 2.1.2 伪弹性效应22-23
  • 2.1.3 SMA电阻特性23
  • 2.2 SMA加热冷却方式选择23-24
  • 2.3 SMA驱动方式选择24
  • 2.4 SMA性能参数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变体机翼结构及自适应进气道驱动机构设计26-52
  • 3.1 机翼操纵面布置26
  • 3.2 机翼承力盒段结构设计26-28
  • 3.3 后缘副翼结构设计28-38
  • 3.3.1 翼段结构设计28-30
  • 3.3.2 蒙皮结构设计30-32
  • 3.3.3 驱动结构设计32-35
  • 3.3.4 载荷力矩分析35-36
  • 3.3.5 关键承力部件强度校核36-38
  • 3.4 翼梢小翼结构设计38-44
  • 3.4.1 翼段结构设计38-40
  • 3.4.2 蒙皮结构设计40-41
  • 3.4.3 驱动结构设计41-42
  • 3.4.4 载荷力矩分析42-43
  • 3.4.5 关键承力部件强度校核43-44
  • 3.5 进气道驱动机构设计44-49
  • 3.5.1 剪叉式驱动机构设计44-47
  • 3.5.2 SMA驱动器结构设计47-49
  • 3.6 模型制作与安装49-50
  • 3.6.1 SMA的安装与绝缘49
  • 3.6.2 变体机翼组装49-50
  • 3.6.3 自适应进气道驱动机构组装50
  • 3.7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控制系统设计52-64
  • 4.1 控制系统原理52-53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53-58
  • 4.2.1 定时及PWM输出系统53-54
  • 4.2.2 监测显示系统54-56
  • 4.2.3 SMA加热系统56-58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58-63
  • 4.3.1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框架58-60
  • 4.3.2 主控制程序60
  • 4.3.3 状态显示程序60-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第五章 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结构变体实验64-68
  • 5.1 实验仪器设备64
  • 5.2 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变形实验64-67
  • 5.2.1 后缘副翼偏转实验64-65
  • 5.2.2 翼梢小翼偏转实验65
  • 5.2.3 自适应进气道驱动机构变形实验65-66
  • 5.2.4 实验结果分析66-67
  • 5.3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工作总结68
  • 6.2 研究工作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应晶;蒋涛;;基于审查不确定性的预见式软件自适应[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2 张天开;;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及应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汤清明;;自适应输出跟随控制及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4 贾欣乐,杨承恩,颜德文;自适应舵控制策略[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周海涛;周建华;杭小宇;;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4年03期

6 潘柏松,刘红,冯晓斐;基于功能单元的产品自适应设计系统研究[J];机械;2001年03期

7 陈光达,段宝岩,保宏,仇原鹰;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05期

8 卢志刚,易之光,赵翠俭,李兵,吴士昌;一种新型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9 任兰芳;周华春;秦雅娟;张宏科;;自适应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唐斌;董绪荣;;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及其在自适应消噪中的应用[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刚;易之光;赵翠俭;李兵;吴士昌;;一种新型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鹤;张丹;于伟东;严灏景;;功能自适应纺织品[A];第七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蓬;宋明玉;张林芳;王新远;;广义自适应相干累积算法改进及其在线谱增强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于慧君;陈章位;;道路模拟试验自适应时域复现控制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路迎晨;李兵;;一类自适应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6 陈博;方滨兴;云晓春;;一种自适应的蠕虫检测和遏制方法的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李国;张心珂;杨国庆;高庆吉;;一种自适应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算法[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晓雨;数据中心中自适应绿色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思佳;非均匀强杂波下的目标检测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航标;基于数字负载最小能耗的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蓉芳;基于协同进化优化和图像先验的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玉着;地形自适应的高精度河网提取及其典型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8 马国成;车辆自适应巡航跟随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昆鹏;管道实时在线自适应仿真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吕铖杰;串联弹性关节控制与交互刚度辨识[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波;两种基于万有引力定律自适应算法[D];渤海大学;2015年

4 韦翔鸿;雷达定量降水估测自适应优化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查志远;自适应范数约束图像正则化重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威;射频一体式EAS抗干扰研究与设计[D];郑州大学;2015年

7 费强;多功能自适应伪装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宁;图像引导的体外自适应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帅;基于自适应重启的压缩感知算法[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金荣;种子流视觉检测系统自适应标定的软件研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9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49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