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小型无人飞艇的建模与运动仿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4:40

  本文关键词:小型无人飞艇的建模与运动仿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飞艇建模 六自由度数学模型 特征建模 运动仿真


【摘要】:近年来,通讯业和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高速发展,改变了很多传统生活方式,任何的一项生产生活活动如果有了现代通讯技术,就会取得革命性的发展。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通讯设备是任何信息交换的载体基础和先决条件。通讯设备大部分是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长期规划设施在建设。但是,由于自然因素,突发事件,以及一些临时性的生产活动,组件一个临时性的通讯设备是在短时高效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案。而小型无人飞艇,这种利用轻于空气作为悬浮动力的飞行器,在很多临时通讯场景中不可或缺的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小型无人飞艇,具有节约燃料,在空中停留时间长,无噪音,飞行较为稳定,不需要特殊的起降场所等等很多优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应用场所是利用小型无人飞艇,作为通信节点,悬浮在较低空条件下,组建临时应急通信网络。首先,对小型无人飞艇进行力学建模,进行受力分析,从受力和运动两个维度来分析飞艇的力学和运动特征。构建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力学运动方程和六个自由度的运动模型。然后,将非线性的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表示,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分别用数学方程表示,较为精确的模拟量化飞艇的运动。其次,利用Matlab/Simulink的飞行模拟组件,对以上数学模型的设计和实现。设计实现小型无人飞艇的运动模拟和运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模拟模块,飞艇运动模拟模块,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最后,进行飞艇自然运动情况的仿真,控制率的仿真,并对团队中飞艇控制队友设计的飞艇控制系统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其可行性。
【关键词】:飞艇建模 六自由度数学模型 特征建模 运动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飞艇的辉煌历史和优势11-13
  • 1.1.2 无人飞艇的特点和应用13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13-16
  • 1.2.1 国外飞艇的发展现状13-14
  • 1.2.2 国内飞艇的发展现状14-16
  • 1.3 关于飞艇未来的展望16-17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17-18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18-19
  • 第2章 小型无人飞艇飞行系统总体方案19-26
  • 2.1 飞艇的技术参数19-22
  • 2.1.1 飞艇的结构组成19-20
  • 2.1.2 飞艇的实物模型20-21
  • 2.1.3 飞艇的飞行原理21-22
  • 2.2 飞行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22-25
  • 2.2.1 系统需求分析22-23
  • 2.2.2 系统结构设计23-24
  • 2.2.3 控制系统设计过程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小型无人飞艇数学模型构建26-40
  • 3.1 数学模型基础分析26-30
  • 3.1.1 空间坐标系26-28
  • 3.1.2 空间坐标系的关系28-29
  • 3.1.3 飞艇的受力分析29-30
  • 3.2 构建动力学方程30-35
  • 3.2.1 浮力和重力30
  • 3.2.2 驱动力30-31
  • 3.2.3 空气动力31-33
  • 3.2.4 流体惯性力33-34
  • 3.2.5 动力学方程34-35
  • 3.3 动力学方程的构建35-37
  • 3.3.1 质心的运动方程36
  • 3.3.2 姿态运动方程36
  • 3.3.3 运动学方程36-37
  • 3.4 运动方程的线性化37-39
  • 3.4.1 小扰动法37-38
  • 3.4.2 横向运动方程38-39
  • 3.4.3 纵向运动方程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自然环境风场的模拟40-46
  • 4.1 自然风场模型的构建40-41
  • 4.1.1 基本风模型构建40
  • 4.1.2 阵风模型的构建40-41
  • 4.1.3 渐变风模型的构建41
  • 4.1.4 随机风模型的构建41
  • 4.2 风速的模型的仿真41-44
  • 4.2.1 基本风数学模型仿真42
  • 4.2.2 阵风的数学模型仿真42
  • 4.2.3 渐变风的模型仿真42-43
  • 4.2.4 随机风的模型仿真43
  • 4.2.5 组合自然风模型仿真43-44
  • 4.3 仿真结果对比44-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特征模式的辨识和控制率规划46-56
  • 5.1 飞艇的特征模式46-49
  • 5.1.1 特征模式46
  • 5.1.2 如何识别特征模式46-47
  • 5.1.3 飞艇特征模型辨识47-49
  • 5.2 飞行姿态调整49-52
  • 5.2.1 俯仰姿态调整49-51
  • 5.2.2 偏航姿态的调整51-52
  • 5.3 控制率的规划52-55
  • 5.3.1 传统PID介绍52-53
  • 5.3.2 专家PID与算法53-54
  • 5.3.3 控制响应曲线分析54-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阳,刘海江;面向制造的特征建模[J];机械制造;2003年06期

2 张荣强;;产品造型设计特征建模技术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12期

3 汤廷孝;廖文和;黄翔;;面向装配的适应性特征建模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4 黄荣瑛,杜晓荣,王治森;基于图法的动态特征建模[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8年04期

5 胡海涛;特征建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许国玉,单忠臣,刘志强;回转体零件特征建模及信息提取[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张敬东,文广;三维特征建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罗会信,姜素丽;三维CAD的特征建模[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杨文安,张绪平;塑件成型过程中的特征建模方法[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王晓英,罗红波;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的三维实体特征建模方法[J];工具技术;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军;杨慧中;丁锋;陈旭高;;一类高阶滞后对象的特征建模与控制[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田军;杨慧中;丁锋;陈旭高;;一类高阶滞后对象的特征建模与控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郑佳谦;徐隽;姚静;牛军钰;;论坛社区用户时空特征建模与挖掘[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4 刘彤;田劲松;吴林;;焊接工件特征建模中焊缝特征的识别[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5 王红军;彭飞;谢建文;陈洪军;陈新;郑德涛;;面向客户驱动的产品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吴宏鑫;杨扬;刘洁;;特征建模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争艳;陈定方;刘李;;基于特征建模技术的双级减速箱的虚拟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8 赵新;唐希智;易克平;袁朝阳;陈晓梅;;基于UGII的特征建模技术研究[A];数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徐建平;;图片故事练习在胜任特征建模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胡庆夕;秦鹏飞;;用于CAD/CAPP并行集成系统的特征建模方法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瑛浩;基于语义表示法的智能语义特征建模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2 曾议;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若干重要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曹伟娟;分析特征建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吴立珍;面向UAV战场感知的目标特征建模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陈一祥;高分影像空间结构特征建模与信息提取[D];武汉大学;2013年

6 邓贞宙;PET探测器闪烁脉冲特征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宇;小型无人飞艇的建模与运动仿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林宏;三维特征建模在酒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信波;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单熙民;机械CAD中心数据库系统和特征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清华大学;1997年

5 邹耀斌;风浪的行为特征建模[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胜锋;特征建模及控制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魏永乐;特征建模系统开发与3D向2D转换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8 秦建红;产品集成特征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苏;基于特征建模和领域架构的开发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贾晓丽;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的虚拟数控车削加工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2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62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