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班波运行的枢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航班波运行的枢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枢纽机场 航线网络 航班时刻 航班波 衔接水平
【摘要】: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飞速增长,我国大型机场的容量拥堵问题愈显突出,机场航班延误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我国的航线网络构建和航班时刻编排情况多是随着市场需求变更,并未有一套合理的中枢辐射式的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而在枢纽机场运行航班波能够大幅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时刻和机场资源,便利旅客的出行需求。因此本文主要以航班波的理念为中心,探究机场航班时刻优化的方法。首先,本文阐述了航班时刻和航班波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利用航班波理念优化航班时刻的可行性。第二,已有机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多以“延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而枢纽机场区别于其他机场的关键指标是机场衔接能力,本文提出以考虑枢纽机场衔接能力进行航班时刻优化,并构建了基于WNX指数的机场衔接水平评估模型,以全球29个机场为实例进行验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枢纽机场普遍航班衔接水平较低,而欧美枢纽机场航班衔接水平普遍较高。第三,降低延误也是枢纽机场的关注点,已有以延误最小化的航班时刻优化模型考虑了满足机场容量限制、航班限制、航班连续性等约束条件,针对枢纽机场最大化航班衔接水平运行的特点,本文增加了航班衔接水平约束条件,构建了航班时刻优化模型,并运用GSWO方法予以求解,从而获得优化后的航班时刻表,SIMMOD仿真验证。第四,用北京首都机场作为实例进行验证优化模型,并对航班衔接集合进行提前预设,用航班衔接水平和航班延误水平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衔接水平有所提升,并且降低航班延误,提高机场利用率。
【关键词】:枢纽机场 航线网络 航班时刻 航班波 衔接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航空公司中枢辐射航线网络设计12
- 1.2.2 枢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4
- 1.3 研究内容14-16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主要创新点15-16
- 第2章 航班时刻优化及航班波概述16-22
- 2.1 航班时刻基本概念16-18
- 2.1.1 航班时刻16-17
- 2.1.2 航班时刻配置方法17-18
- 2.2 航班波概述18-22
- 2.2.1 航班波概念18-19
- 2.2.2 航班波的构建步骤19-20
- 2.2.3 航班时刻配置与航班波20-21
- 2.2.4 航班波优化的保障措施21-22
- 第3章 枢纽机场航班衔接水平评估研究22-40
- 3.1 基于WNX的机场衔接水平评估模型构建22-25
- 3.1.1 绕航系数评价函数22-23
- 3.1.2 中转时间评价函数23-24
- 3.1.3 加权的衔接水平评估函数24-25
- 3.2 评估指标25-27
- 3.2.1 可行航班衔接次数和衔接水平25
- 3.2.2 不同中转模式下的衔接水平25-26
- 3.2.3 不同功能定位下机场衔接水平的年变化趋势26-27
- 3.3 样本机场和数据处理27-31
- 3.3.1 样本机场选择27-28
- 3.3.2 数据处理28-30
- 3.3.3 VBA编程30-31
- 3.4 实证研究31-38
- 3.4.1 枢纽机场衔接水平评价31-32
- 3.4.2 枢纽机场可行衔接机会的对比分析32-34
- 3.4.3 枢纽机场功能定位分析34-37
- 3.4.4 日衔接能力的年变化趋势37-38
- 3.5 结论38-40
- 第4章 航班波运行模式下的航班时刻优化研究40-50
- 4.1 考虑衔接水平的枢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模型构建40-44
- 4.1.1 参数设置41
- 4.1.2 目标函数41-42
- 4.1.3 约束条件42-44
- 4.2 基于GSWO的模型求解算法44-48
- 4.2.1 SWO算法概述44-45
- 4.2.2 算法设计45-47
- 4.2.3 改进后的GSWO算法47-48
- 4.3 基于SIMMOD的模型仿真验证方法48-50
- 第5章 北京首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实证研究50-59
- 5.1 北京首都机场航班时刻现状分析50-54
- 5.1.1 北京首都机场概述50
- 5.1.2 航班时刻现状分析50-51
- 5.1.3 航班衔接现状分析51-54
-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54-56
- 5.3 航班时刻优化结果评估56-59
- 5.3.1 优化后的航班时刻表56-57
- 5.3.2 航班延误水平评估57
- 5.3.3 航班衔接水平评估57-59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59-61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59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附录66-7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品香;加强我国的枢纽机场建设[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年10期
2 ;励精图治 努力打造国家西部门户枢纽机场[J];空中交通管理;2010年08期
3 万子太;;中国枢纽机场发展趋势探讨[J];空运商务;2011年18期
4 张晓光;朱金福;陶婧婧;;基于资源优化的枢纽机场中转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1期
5 刘明;;构建枢纽机场研究[J];风光(空港商旅);2007年01期
6 倪桂明,周建清;上海建设国际枢纽机场透视[J];中国民用航空;2001年04期
7 马国馨;枢纽机场的建设和竞争[J];建筑创作;2004年01期
8 柏明国;朱金福;姚韵;;关于我国枢纽航线网络构建方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9 阮哲明;;世界级城市枢纽机场规划对我国的启示[J];交通与运输;2006年05期
10 刘明;;构建枢纽机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灿灿;;论枢纽机场的多式联运[A];上海空港(第1辑)[C];2006年
2 辛巍巍;;探究中国枢纽机场未来多元化经营之路[A];上海空港(第8辑)[C];2008年
3 肖杨;张宁;陈阿茹娜;王彦博;;基于连续逼近法的枢纽航空网络构建及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C];2014年
4 俞健敏;陈涛;;关于枢纽中转流程设置的空防安全思考[A];上海空港(第1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航上海分公司 周宏博;打造航班波,让“枢纽机场”名副其实[N];中国民航报;2013年
2 杨超;如何提升中国枢纽机场竞争力?[N];中国民航报;2013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宋婷;国际枢纽机场:转型升级的博弈之道[N];中国民航报;2013年
4 记者 程凌 严宽;把乌鲁木齐机场建成西部门户枢纽机场[N];中国民航报;2005年
5 康晔;20亿打造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N];中国民航报;2007年
6 张勋;枢纽机场投资价值凸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刘亚辉;打造中部大型门户枢纽机场[N];河南日报;2006年
8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董志毅;着力培育枢纽机场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彬 实习生 王一袖;共同出资20亿元打造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N];西安日报;2007年
10 贺占军;乌鲁木齐打造西部门户枢纽机场[N];西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杰;枢纽机场近机位分配及其容量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士强;枢纽辐射式货运航线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2 张荣军;基于运行效能的航线规划与评价[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3 孟野;面向枢纽机场的复杂事件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4 齐莉;基于航班波运行的枢纽机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5 李学哲;基于最大中转机会的枢纽机场航班波构建[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6 李娟;我国枢纽机场行李中转系统流程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李雯;枢纽机场航班波构建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张晓光;枢纽机场中转资源配置仿真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文可;航空公司枢纽辐射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王倩;枢纽机场对区域的辐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4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7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