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低速域扩展的化学反应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种向低速域扩展的化学反应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速域流动 预处理方法 化学反应流动 超燃冲压发动机 航空涡轮发动机
【摘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充满着激波、旋涡、点火与燃烧以及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和分离流动等复杂现象,燃烧室内既有核心区域的超音速流动,又有边界层或凹腔区域的亚音速(低速)流动。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不仅几何结构复杂,带有旋流和回流等复杂物理化学现象,而且内流道兼含可压缩和不可压缩流的双重特征。数值方法为揭示发动机燃烧室流场的详细特征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研制初始阶段,能为澄清新机理和发动机选型提供有效依据。本文围绕超燃冲压发动机及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流场进行了研究。基于传统三维多组分Navier-Stokes方程,采用预处理方法,针对气态燃料燃烧流场,利用高阶AUSM+-up格式、LU-SGS隐式时间推进方法、有限体积法及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等发展了一套从低速流动到超音速流动的统一求解方法和高效、高精度大规模并行计算CFD软件平台。在神威机群上对有无预处理程序进行了多方面的算例验证后,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及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部流场开展了较为细致的数值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及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机理研究和型号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发展了一套能够求解从低速到超音速化学反应流动的大规模并行程序。通过在三维多组分控制方程伪时间项施加自行推导的基于压力、速度及温度为原始变量的预处理矩阵,基于有限体积法,空间无粘通量采用AUSM+-up分裂格式,时间推进采用LU-SGS隐式时间推进方法,化学反应燃烧模型采用有限化学速率进行求解。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发展的高精度并行程序能够有效地求解全速域化学反应流动问题,使得原有计算能力拓展到能覆盖低速的能力。对矩形截面直连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不同当量比、不同注油分布条件下的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燃烧室流场的详细结构。结果表明,当量比不同会显著地改变燃烧的点火机制、反应区域,最终影响燃烧性能。针对本文构型发现壁面横向喷油火焰稳定模式主要有射流回流区稳焰模式、凹槽回流区稳焰模式及射流回流区和凹槽回流区共同稳焰模式;对平板隔板超音速混合层燃烧特性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超音速混合燃烧流场存在强烈的非定常性,流场中波系结构等呈现振荡特性,振荡主要发生在流场的中上层。剧烈的燃烧导致反压对下层空气入口压力产生扰动。对单头部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详细的流场结构,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显示本文发展的计算程序能充分利用传统求解可压缩流的理论来求解低速流动。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据,可以为分析燃烧室的燃烧性能提供详实的信息。本文的研究表明,发展的大规模并行计算程序能够很好地用来模拟超燃冲压发动机及航空涡轮发动机内部的燃烧流场,可以给出模型发动机燃烧流场的详细特征和相关的性能分析,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全速域流动 预处理方法 化学反应流动 超燃冲压发动机 航空涡轮发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35.2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25
- 1.2.1 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研究11-15
- 1.2.2 航空发动机数值模拟研究15-17
- 1.2.3 全速域流场数值模拟研究17-25
- 1.3 本文工作25-27
- 第2章 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27-67
- 2.1 引言27
- 2.2 控制方程27-40
- 2.2.1 多组分流动控制方程27-28
- 2.2.2 有量纲形式的流动控制方程28-30
- 2.2.3 无量纲形式的流动控制方程30
- 2.2.4 控制方程的坐标变换30-31
- 2.2.5 湍流模型31-34
- 2.2.6 多组分气体输运系数34-36
- 2.2.7 化学反应源项36-39
- 2.2.8 热力学模型39-40
- 2.3 数值方法40-53
- 2.3.1 有限体积法40-42
- 2.3.2 控制方程的离散42-44
- 2.3.3 无粘对流项的离散44-47
- 2.3.4 定常LU-SGS隐式方法47-52
- 2.3.5 非定常双时间步LU-SGS方法52-53
- 2.4 预处理技术53-64
- 2.4.1 完全气体的预处理方法54-56
- 2.4.2 多组份的预处理方法56-61
- 2.4.3 参考速度的定义61-63
- 2.4.4 预处理无粘通量雅克比矩阵的特征值63-64
- 2.5 边界条件64-65
- 2.5.1 入口及出口边界条件64
- 2.5.2 壁面边界条件64-65
- 2.5.3 对称边界条件65
- 2.6 本章小结65-67
- 第3章 数值方法和程序的算例验证及分析67-83
- 3.1 引言67
- 3.2 无化学反应算例验证及分析67-72
- 3.3 有化学反应算例验证及分析72-81
- 3.4 本章小结81-83
- 第4章 超音速燃烧流场数值模拟83-109
- 4.1 引言83
- 4.2 当量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83-89
- 4.3 注油分布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89-93
- 4.4 凹槽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过程的影响93-103
- 4.5 平板隔板超音速混合层燃烧特性研究103-107
- 4.6 本章小结107-109
- 第5章 单头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109-123
- 5.1 引言109
- 5.2 计算工况109-110
-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110-122
- 5.4 本章小结122-12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23-125
- 6.1 结论123
- 6.2 创新点123-124
- 6.3 展望124-125
- 参考文献125-137
- 致谢137-13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1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云;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第一个40年[J];飞航导弹;2002年09期
2 王永寿;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取得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最高推力[J];飞航导弹;2002年12期
3 刘敬华,童建忠,邢君波,徐逸梅;国外磁流动力学能量旁路超燃冲压发动机发展概况——一种新型高速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3年09期
4 野舟;美国空军开始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J];战术导弹技术;2004年03期
5 沈剑 ,王蕾;骑波飞行器计划在飞行中演示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系统[J];飞航导弹;2004年07期
6 梁晓霞;;印度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1期
7 杨英;魏国福;;澳大利亚进行两次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J];飞航导弹;2006年11期
8 鲍文;秦江;周伟星;于达仁;;一种新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闭式冷却循环[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9 王莉;严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入静态试验阶段[J];飞航导弹;2009年04期
10 刘佳;丛敏;;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试验亚燃/超燃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宇;陈立红;;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与思考[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崔涛;于达仁;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的突变、滞后、分岔及建模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3 周林;孙德军;杨基明;;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际工况的性能分析[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于达仁;崔涛;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控制问题[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5 李俊红;程晓丽;沈清;;基于喷管出口压力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预测理论与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邢建文;郑忠华;宋文艳;杨阳;;反应机理对数值模拟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杨顺华;钱炜祺;肖保国;乐嘉陵;;化学动力学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徐林;张中伟;许正辉;赵高文;;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9 陈小明;李松晶;聂伯勋;;恩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热力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小明;李松晶;聂伯勋;;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热力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1所研究员 马会明;五大关健动力技术 决定“高超”命运[N];中国航天报;2012年
2 逸文;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N];中国航空报;2013年
3 沈剑;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完成地面试验[N];中国航天报;2008年
4 青云;X-51A进一步接近飞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翁宗波 曹望 李雷;“乘波者”抓住了最后机会[N];解放军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彪;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朗;一种向低速域扩展的化学反应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王兰;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非结构网格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4 邢建文;化学平衡假设和火焰面模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5 姚照辉;考虑飞/推耦合特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黄兴;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计算与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西耀;超燃冲压发动机非定常流动数值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2年
8 邓维鑫;宽范围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组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陈兵;空间推进算法及超燃冲压发动机部件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吴先宇;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道设计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壮壮;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壁厚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学夫;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方案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周有新;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主动冷却结构强化换热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和舒;超燃冲压发动机最大推力稳态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韦又毓;含有两相流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曹瑞峰;面向控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超;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鳌;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燃油供应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于田;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突变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建文;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8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