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

发布时间:2017-10-15 20:00

  本文关键词: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


  更多相关文章: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 球磨介质 少层石墨烯 储氢 制氢


【摘要】:石墨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因而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元器件、储能材料、功能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自上而下法及自下而上法两类,包括机械剥离法、SiC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化学氧化还原法,但是都存在导电性能差、转移成本高以及无法大批量工业生产等缺点。基于此,本论文以“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综合考虑碳源选择、球磨参数以及球磨介质三大影响参数,对少层石墨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发展了少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本文还对球磨法制备的少层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了GeO2/FLG样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检测了Mg/FLG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以及水解性能;探索了Fe2O3/FLG作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1000℃高温热处理后制备得到的膨胀石墨具有疏松多孔的棉絮状结构,且与可膨胀石墨相比而言,其含O、S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大大降低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膨胀石墨较易剥离开形成薄层石墨片,作为制备少层石墨烯的先驱碳源材料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次,选择WC作为球磨介质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碳材料Raman 2D峰向低波数方向偏移,表明固态球磨介质的确对碳材料具有减薄效果。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石墨烯纳米片被完全剥离开且片层数目逐渐减少,但是球磨时间过长导致了非晶碳的形成。TEM可以观察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能球磨8 h样品WC/FLG-8 h中石墨烯薄片呈现多褶皱、半透明纱状形貌,少层石墨烯片层数仅为6层。球磨介质BN、ZnO、Fe2O3、GeO2、WC以及Mg2Si对制备的少层石墨烯的形貌影响不大,但对石墨烯的片层数目具有较大影响。球磨介质莫氏硬度越高时,制备得到的石墨片的层数越薄,而且当球磨介质的介电常数数值居于8.0附近时,制备得到的石墨烯薄片质量最优,石墨烯片层数均少于7层。GeO2/FLG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首次放电容量为1322 mAh/g,第二次放电容量为850 mAh/g,经7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400 mAh/g。等离子体放电球磨制备的Mg/FLG复合材料可逆储氢容量5.5 wt.%,接近该复合样品理论储氢含量6.08 wt.%。Mg/FLG样品的储氢性能与纯Mg相比,其热力学以及动力学性能虽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膨胀石墨的加入大大加快了Mg的吸氢速率。等离子体放电高能球磨制备的Mg/FLG样品表现有良好的水解放氢动力学性能,即在20 min内可以水解完全,释放氢气体积为702 mL/g,计算可知该样品的水解活化能为50.6 KJ/mol。Mg/FLG样品具有优异的水解制氢性能与复合样品中的少层、多缺陷石墨薄片具有的活性位点有关。高能球磨制备的Fe2O3/FLG样品作为ORR催化剂其起始电位为-0.25 V,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等离子体辅助球磨 球磨介质 少层石墨烯 储氢 制氢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TB3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8
  • 1.1 引言11
  • 1.2 石墨烯制备方法概述11-18
  • 1.2.1 微机械剥离法12-14
  • 1.2.2 化学气相沉积法14-15
  • 1.2.3 SiC外延生长法15-16
  • 1.2.4 化学氧化还原法16-18
  • 1.3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18-22
  • 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18-19
  • 1.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20
  • 1.3.3 原子力显微镜(AFM)20
  • 1.3.4 拉曼光谱(Raman)20-22
  • 1.4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22-26
  • 1.4.1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22-24
  • 1.4.2 石墨烯/镁基复合材料储氢/制氢性能24-25
  • 1.4.2.1 石墨烯/Mg复合材料储氢性能24
  • 1.4.2.2 石墨烯/Mg复合材料水解制氢性能24-25
  • 1.4.3 石墨烯作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性能25-26
  • 1.5 本文研究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26-28
  • 1.5.1 选题依据26
  • 1.5.2 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二章 复合材料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28-35
  • 2.1 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工艺介绍28-29
  • 2.2 不同球磨方法对少层石墨烯结构的影响29-31
  • 2.3 材料的制备方法31
  • 2.4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表征31-32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31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31
  • 2.4.3 透射电镜分析31
  • 2.4.4 拉曼光谱分析31-32
  • 2.4.5 热重分析32
  • 2.4.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32
  • 2.5 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测试32-35
  • 2.5.1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32
  • 2.5.2 储氢/制氢性能测试32-33
  • 2.5.2.1 储氢性能测试32-33
  • 2.5.2.2 水解制氢性能测试33
  • 2.5.3 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测试33-35
  • 第三章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少层石墨烯35-49
  • 3.1 前言35-36
  • 3.2 碳源的选择36-39
  • 3.3 球磨时间对少层石墨烯形态以及层数的影响39-43
  • 3.4 球磨介质对少层石墨烯形态以及层数的影响43-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少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49-68
  • 4.1 引言49
  • 4.2 GeO_2/FLG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49-53
  • 4.3 Mg/FLG复合材料储/制氢性能53-62
  • 4.3.1 Mg/FLG复合材料储氢性能53-58
  • 4.3.2 Mg/FLG复合材料水解制氢性能58-62
  • 4.4 Fe_2O_3/FLG复合材料氧还原催化性能62-66
  • 4.5 本章小结66-68
  • 全文总结及展望68-70
  • 全文总结68-69
  • 工作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80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3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