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抗污染PVDF膜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抗污染PVDF膜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偏氟乙烯膜 表面接枝 超支化分子 抗污染 两性离子
【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膜由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但是膜材料本身的低界面张力和疏水性,不仅会使污染物容易粘附在膜的表面,造成膜材料的污染,而且会导致膜通量降低,能耗增加,严重影响膜的使用性能。特别是在一些生物分离领域,膜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研究表明:在膜表面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增强膜表面亲水性有助于抑制膜的污染。因此,对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成为膜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在膜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中,常用的聚合物刷多为线性分子链结构,受分子链结构的限制,膜亲水性能改善有限,而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接枝超支化的聚合物刷,考察其对膜表面亲水性及抗污染效果的影响。本论文通过三步反应,将超支化的多羟基和两性离子聚合物接枝在膜表面,研究了超支化改性对膜表面抗污染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碱处理使膜表面产生双键,然后通过氨基与双键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PVDF膜表面成功接枝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最后分别用环氧丙醇、β-丙内酯与膜表面的氨基发生开环反应,对膜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分别制备表面接枝超支化多羟基结构的PVDFA-g-PG膜和表面接枝超支化两性离子的PVDFA-g-PB膜。用FT-IR及XPS对原膜及改性膜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表面的形貌进行表征,用动态接触角及通量变化考察膜表面改性前后润湿性能及渗透性能的变化,采用Zeta电位对膜表面电荷进行表征,采用静态蛋白吸附和动态污染测试来考察膜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在膜表面成功接枝环氧丙醇及β-丙内酯后,膜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显著增强,膜动态接触角的起始值由原膜的1400降低到56o、45o、38o、580;膜表面的形貌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膜改性前后抗污染性能得到明显增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由原膜的246 ug/cm2降低到45 ug/cm2,对溶菌酶的吸附由358 ug/cm2降低到38 ug/cm2;纯水恢复率由原膜的45%增长到70%以上,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膜 表面接枝 超支化分子 抗污染 两性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51.8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25
- 1.1 膜分离技术9-11
- 1.2 膜污染类型11-13
- 1.2.1 浓差极化现象11-12
- 1.2.2 膜污染12-13
- 1.3 膜亲水化改性13-17
- 1.3.1 本体改性14-15
- 1.3.2 表面改性15-17
- 1.3.2.1 表面涂覆15-16
- 1.3.2.2 表面接枝16-17
- 1.4 超支化聚合物17-20
- 1.4.1 超支化聚合物概述18-19
- 1.4.2 超支化聚合物在膜分离技术上的应用19-20
- 1.4.2.1 超支化聚合物在超滤膜改性的应用19
- 1.4.2.2 在纳滤膜制备的应用19-20
- 1.4.2.3 超支化聚合物在渗透汽化领域的应用20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20-25
- 1.5.1 课题的意义20-21
- 1.5.2 研究内容21-25
- 第二章 抗污染膜的制备与表征25-39
- 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25-26
- 2.2 抗污染膜的制备26-27
- 2.3 原膜及改性膜结构表征27-28
- 2.3.1 膜表面化学组成表征27-28
- 2.3.2 膜表面形貌表征28
- 2.4 膜基本性能测试28-29
- 2.4.1 膜表面润湿性能测试28
- 2.4.2 膜表面电荷性能测试28-29
- 2.5 结果与讨论29-36
- 2.5.1 红外谱图分析29-31
- 2.5.2 膜表面XPS分析31-33
- 2.5.3 膜表面形貌分析33-34
- 2.5.4 膜表面水接触角分析34-35
- 2.5.5 膜表面电荷分析35-36
- 2.6 本章小结36-39
- 第三章 膜的抗污染性能测试及分析39-49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39-40
- 3.2 抗污染性能测试40-42
- 3.2.1 静态抗污染性能测试40-41
- 3.2.2 膜渗透性能及动态污染性能测试41-42
- 3.2.2.1 膜渗透性能测试41
- 3.2.2.2 动态污染性能测试41-42
- 3.3 结果与讨论42-47
- 3.3.1 静态蛋白吸附性能分析42-44
- 3.3.1.1 标准曲线绘制42-43
- 3.3.1.2 静态蛋白吸附结果分析43-44
- 3.3.2 渗透性能及动态蛋白污染结果分析44-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下阶段建议49-51
- 4.1 课题总结49-50
- 4.2 研究建议50-51
- 参考文献51-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完成科研情况57-59
- 一、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7
- 二、在校期间发明专利57
- 三、参加科研项目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玉,林德,魏焕郁,施文芳;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设计及其制备[J];高分子学报;2000年04期
2 寇会光,施文芳;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0年05期
3 彭汉,董宇平,贾德民,唐本忠;易加工、热稳定和高效发光的超支化聚苯的合成[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4 唐黎明;由虎;齐东超;;超支化聚(酯-胺)分子结构及固化涂层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6年01期
5 李春子;王素娟;姜春燕;巴信武;;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合成及表征[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赵晓非;温海飞;刘立新;王玉婵;张立新;;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其改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葛腾杰;李翠勤;刘永卫;王俊;张怀志;;十八烷基超支化有机物的合成[J];化学研究;2006年04期
8 张淑华;王素娟;邵书艳;姜春燕;;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中双键的接枝改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胥正安;蒋学;张霞;房宽峻;付少海;田安丽;王潮霞;;新型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制备及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S1期
10 曾少敏;姚畅;陈爱芳;易昌凤;徐祖顺;;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常磊;刘和文;;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合成:超支化聚酯引发超支化聚醚[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韩文松;林保平;宋健刚;周一丹;;含羧基超支化聚(胺-酯)丙烯酸酯光致抗蚀剂的合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3 陈峥;牟建新;陈杰;刘新华;姜振华;;支化点间平均链长对超支化聚醚醚酮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孙云霞;杨斌;张先正;卓仁禧;;超支化聚阳离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尹辉军;熊竹;徐伟箭;;超支化聚氨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苏津津;李盛彪;赵丽凤;黄霞;龙光斗;百亦穷;黄维;;含三官能团超支化聚苯撑乙烯的合成与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杨娇萍;陈振坤;芦艾;罗世凯;杨果;朱路平;付绍云;;超支化聚合物改性酸酐/环氧体系固化行为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韩文松;林保平;周一丹;宋健刚;;一种新型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郑涛;任士通;周倩;张辽云;李化毅;;超支化星型聚醚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10 孙洋;朱秀玲;;新型超支化聚醚酮的合成表征及其热稳定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孝弟;超支化技术成功引入皮革化工[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菲;超支化聚合物界面行为及抗乳化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武钰铃;以螺双芴为支化中心的聚辛基芴类超支化白光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善友;(A_2+B_4)型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伍建华;超支化聚三唑及支化三唑功能化聚乙炔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姚必成;新型巯基—炔点击聚合反应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6年
6 李伟;基于超支化分子的一维拓扑结构和趋光性聚集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陈永盛;超支化聚苯乙烯基和超支化聚乙烯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寇玉霞;超支化聚醚的改性、载药及其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纪贵;新型超支化聚苯醚的分子设计、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孙宁;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寒;抗凝血超支化聚合物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欣;新型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薛蕾;光固化超支化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胡振华;超支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的合成及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5 崔瑾;超支化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基料制备与表征[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建华;两亲性的超支化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溶剂中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罗小刚;基于超支化增容体系的硅橡胶/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吉亮;含酰亚胺结构超支化酞菁的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孟玉珠;低多分散系数超支化聚苯硫醚的合成及应用[D];西南大学;2016年
10 王自红;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抗污染PVDF膜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51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05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