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连续搅拌反应釜机理建模与开放式虚拟仿真系统开发

发布时间:2017-10-27 23:18

  本文关键词:连续搅拌反应釜机理建模与开放式虚拟仿真系统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连续搅拌反应釜 机理建模 虚拟仿真 LabVIEW OPC


【摘要】:以一类常见的化学反应器——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为虚拟仿真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器装置机理模型的开放式虚拟仿真系统开发方法。首先,使用机理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在LabVIEW软件中构建工艺流程界面,并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编制虚拟仿真程序;进一步,利用共享变量引擎将虚拟装置数据发布到OPC Server中,使虚拟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Matlab软件为例,说明了共享数据的调用过程。该虚拟仿真系统不但能够较好地模拟CSTR的工艺特性,而且其数据的开放性有助于学生自行设计控制方案、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关键词】连续搅拌反应釜 机理建模 虚拟仿真 LabVIEW OPC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0341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FL016) 中国石油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SYA201407)
【分类号】:TQ052;TP391.9
【正文快照】: 化学反应器是许多化工过程的核心单元,也是高校过程控制课程和控制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典型工艺对象[1]。然而,这类工艺装置操作危险性大且建设成本高,使得相关实验教学难以进行。即使少数高校建设了有限套数的装置,考虑到安全因素,学生也无法自由开展控制算法测试和创新算法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玉珍;;氧化锆测氧仪在锅炉节能控制中的应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骆立强;;船舶电动执行机构应用与发展[J];船舶工程;2007年05期

3 陈昌忠;谭飞;王帮容;;多模式控制在关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金奇;邓志杰;;PID控制原理及参数整定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董爱华,曹淑娟,刘尚争;双电机驱动胶带运输系统模糊跟随器的研究与设计[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志武;;余热锅炉自动补充燃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气应用;2009年14期

7 路月潭;;基于三菱PLC的炼铁上料控制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17期

8 姜平;周根荣;姚培君;;高浓度溶液稀释控制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06年06期

9 张俊;程大章;康盛;;高炉鼓风机的防喘振控制策略设计[J];电气自动化;2008年01期

10 何献忠;;湿法炼锌过程中pH值的预测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方虎;杨鲁江;张竹南;;ECS-100集散控制系统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A];水泥生产关键检测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木兰;张崇巍;姜宏波;;基于IPC平台热处理炉群集中控制系统[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赵丹丹;邹志云;郭宁;冯文强;;二阶双容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鑫育;;唐钢3200m~3高炉TRT控制系统[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继研;王晓芳;孙旭东;;过程控制工程虚拟实验室开发[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胡琳静;席东民;张嘉英;;精馏塔提馏段模糊控制系统设计[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韩俊林;王树青;谢磊;周猛飞;;克服阀粘滞特性的控制方法研究[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蒋雪芬;;三变量耦合控制系统解耦系数的求解[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 电力分卷)[C];2006年

9 魏环;;约束预测控制在气体喷吹管路上的仿真研究[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运辉;非线性多变量热工过程多模型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俊国;基于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黄挚雄;中药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刘世成;面向间歇发酵过程的多元统计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吴建国;基于特征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及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顾海杰;不确定性条件下炼油厂供应链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黄珍;锚泊移位型工程船舶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志江;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熔深自适应区间模型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蒋,

本文编号:1105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05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