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新型间接碳空气燃料电池反应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3:27

  本文关键词:新型间接碳空气燃料电池反应环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空气燃料电池 分离反应室 反应温度 环境气体


【摘要】:一种基于直接碳燃料电池(Direct Carbon Fuel Cell,DCFC)建立的性能稳定,环境污染小,经济前景优异的新型间接碳空气燃料电池(Indirect Carbon/Air Fuel Cell,ICAFC)。研究了该新型ICAFC电池在700~800℃的反应温度和通入氢气、氦气和二氧化碳等不同气体时的电池性能,以及不同反应环境下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随着反应室温度的增高,新型ICAFC电池稳定的开路电压、电流密度和电池性能均随之提高;向电池液态锡阳极通入体积比为1∶10的氢气与氦气时,电池的运行阻抗最小,电池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连续运行寿命超过400h。
【作者单位】: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关键词】碳空气燃料电池 分离反应室 反应温度 环境气体
【分类号】:TM911.4
【正文快照】: 直接碳燃料电池(Direct Carbon Fuel Cell,DCFC)的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在高温下其熵变接近于0,吉布斯自由能变与焓变比接近1,电能转化效率可高达100%[1]。然而由于电池阳极材料与碳粒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效率低,以及阳极材料在电荷转移时被氧化导致的钝化、电解质变质、反应单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直接使用甲烷的新燃料电池[J];现代化工;2000年01期

2 ;燃料电池[J];化学工程师;2000年02期

3 徐德新,诸亦新;燃料电池的开发现状与应用前景[J];江苏冶金;2000年02期

4 ;新型能源燃料电池[J];精细化工基地信息通讯;2000年06期

5 秦卫;;燃料电池的现状[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06期

6 余亮;;燃料电池储氢新技术[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Z1期

7 丰洋;天然气膜法脱氮用于燃料电池[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年02期

8 ;我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J];稀有金属;2001年04期

9 ;形形色色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J];福建轻纺;2001年06期

10 刘四华;国外燃料电池的开发与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为燃料电池开发新催化剂[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郭晓汾;张毅;;燃料电池车辆及其新进展[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谷;;燃料电池——改变未来世界的新科技——燃料电池系统中关键部分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宋二虎;;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于泽庭;韩吉田;;燃料电池在家庭中的应用[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陆天虹;张玲玲;唐亚文;高颖;;各种燃料电池在产业化概况[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宫振华;张存满;肖方f,

本文编号:1134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34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