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不同形态氧化锰的水热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

发布时间:2017-11-03 04:02

  本文关键词:不同形态氧化锰的水热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锰 重金属离子 吸附 pH 机理


【摘要】:以高锰酸钾和硫酸锰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α-MnO_2、δ-MnO_2两种多孔材料,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利用XRD、N_2-吸附脱附和TEM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吸附剂种类、重金属离子种类、pH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α-MnO_2和δ-MnO_2两种吸附剂具有晶型完整、颗粒微小,无杂质等特点。相同条件下,δ-MnO_2对Ni ~(2+)、Cu~(2+)和Zn~(2+)的吸附量远大于α-MnO_2;δ-MnO_2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能力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氧化锰 重金属离子 吸附 pH 机理
【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KM201410011008) 北京工商大学两科基金培育项目(LKJJ2015-13)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建设项目
【分类号】:TQ137.12;X703
【正文快照】: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1]。吸附法被公认为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理想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但常用吸附剂-高品质活性炭成本较高,限制了该工艺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过程中的推广使用[3]。氧化锰由随机分布的MnO2八面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世昌;干电池用二氧化锰及红锰的处理报告[J];化学世界;1957年01期

2 谌曙永;;国内外人造二氧化锰概况及对我国今后发展的意见[J];中国锰业;1988年03期

3 谢亚勃,马子川,郑世钧;化学二氧化锰合成方法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覃忠富;郭仁庭;傅长明;吴睿;黄科林;慕朝师;;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06期

5 徐肇锡;;活性二氧化锰制法[J];无机盐工业;1986年05期

6 Centaro Kano;薛生晖;;电解和化学二氧化锰生产工艺简介[J];中国锰业;1990年05期

7 皮银安;联产硫酸钾和化学二氧化锰的新工艺研究[J];湖南化工;1994年04期

8 陈波,杨金华,杨红,汤晓壮囿;谈化学二氧化锰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技术问题[J];中国锰业;1997年01期

9 苏侯香,钟宏,满瑞林,叶红奇;掺杂对化学二氧化锰晶型及其在浓碱介质中放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锰业;2000年01期

10 李槐华;黄晓燕;沈慧庭;王强;;化学二氧化锰制备及进展评述[J];中国锰业;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熊;杨秀双;纪丽艳;王毅;陈旭;杨文胜;;亚甲基蓝插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剥离/组装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程方益;赵建智;宋文娥;马华;李春生;陈军;;高性能二氧化锰正极活性材料的研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王益;朱君;郭荣;;TritonX-100直接还原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及其表面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崔艳花;刘宗怀;侯文艳;;二硫化钼与二氧化锰纳米层间的复合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向民贵 通讯员 唐正海 胡建 周方俊 舒绍云 覃选生;风雨五载磨一剑[N];团结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春光;二氧化锰的隧道调控和电化学离子存储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尹文新;在氯盐介质中同时电解铅和二氧化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朱刚;独特形貌氧化锰纳米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容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建芳;新颖形貌氧化锰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形成过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丽军;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赵俊海;重质化学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3 黄俊杰;基于氧化锰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王娉;二氧化锰的反应强化制备与电化学性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5 曾建;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掺杂纳米二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6 韩旭;氧化锰/碳复合微纳材料的可控制备[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7 刘丽;纳米二氧化锰负载硅藻土的制备及对甲醛降解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颖;同槽电解锰和二氧化锰工艺条件及传质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4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134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