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菱镁矿混合氯化镁焙烧制备高纯氧化镁

发布时间:2017-12-28 18:16

  本文关键词:菱镁矿混合氯化镁焙烧制备高纯氧化镁 出处:《无机盐工业》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氯化镁 节能降耗 高纯氧化镁 菱镁矿


【摘要】:采用菱镁矿添加无水氯化镁混合焙烧的方式,在较低焙烧温度下制备了高纯度的氧化镁。通过热重-差热(TG-DTA)法分析了菱镁矿的焙烧反应过程,并对焙烧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纯度分析。与传统焙烧方法制备氧化镁相比,添加氯化镁的焙烧工艺可有效地达到除钙效果。通过机理探讨表明,氯化镁渗透到菱镁矿中起隔断作用,有效增加了菱镁矿的比表面积,降低了焙烧温度,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在焙烧温度为650℃、保温时间为1 h条件下,所得氧化镁的纯度可达99.3%,钙杂质质量分数可降至0.07%。
[Abstract]:High purity Magnesium Oxide was prepared by mixed calcination of magnesite with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at low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roasting reaction process of magnesite was analy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TG-DTA) method, and the X XRD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purity analysis of the roasted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alcined Magnesium Oxide, the calcination process of adding magnesium chloride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moving calcium. Through mechanism discussion, it shows that magnesium chloride penetrates into magnesite and plays a role of partition. It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magnesite, reduces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achieves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650 centigrad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1 h holding time, the purity of the obtained Magnesium Oxide can reach 99.3%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calcium impurity can be reduced to 0.07%.
【作者单位】: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科研项目(20100521)
【分类号】:TQ132.2
【正文快照】: 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其纯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纯氧化镁一般指纯度达到99%以上的氧化镁,它具有导热性好、介电损失小、耐腐蚀等特性,在电子通讯、塑料橡胶、航空航天、医疗器材及食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高纯氧化镁也是制造高纯镁砂、硅钢氧化镁的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文干,包建春,李定华,董昭;混合稀土抛光粉的研制条件与其物化性能之间的关系——Ⅱ.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对混合稀土抛光粉物化性能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2 连奕新;王会芳;张元华;方维平;杨意泉;;焙烧温度对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2009年06期

3 胡瑞生,阿山,吕宏缨,沈岳年;焙烧温度对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2002年02期

4 王继元;曾崇余;;焙烧温度对Cu-ZnO-Al_2O_3-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现代化工;2005年S1期

5 董国君;张杰;郝树甫;;焙烧温度对改性钒基催化剂载体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工;2008年06期

6 郑建东;侯金松;葛秀涛;章守权;;焙烧温度对制备六铝酸盐催化剂的影响[J];应用化工;2010年02期

7 路程;赵彬侠;张耀中;张小里;马晓迅;;焙烧温度对异辛醇生成异辛酸性能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L.B.Sukla ,庄海兴;用硫酸铵和硫酸焙烧从转炉渣中回收铜钴镍[J];湿法冶金;1987年01期

9 马尚文;;凤城——宽甸硼镁矿焙烧的研究[J];河南化工;1992年05期

10 李永红,任杰,孙予罕;焙烧温度对CuO/Fe_2O_3/ZrO_2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江银;赵震;徐春明;段爱军;张璞;;焙烧温度对HZSM-5分子筛催化裂解正丁烷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杰;刘贵阳;张国伟;王宝森;崔茜;郭俊明;;焙烧温度对醋酸盐体系液相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3 宋为聪;史忠华;姚艳玲;陈耀强;龚茂初;;不同焙烧温度对YSZ-Al_2O_3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郑建东;任晓光;宋永吉;;焙烧温度对制备LaMnAl_(11)O_(19-δ)催化剂结构及其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国凤;;在原料中加入添加剂以降低焙烧温度[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晨;郭新闻;王亚男;王祥生;宋春山;;焙烧温度对NH_4F改性纳米HZSM-5的β-甲基萘甲基化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冼文旭;黄辰;霍超;刘化章;;焙烧温度对Ru/Ba-Mg(Al)O_4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杨霞;马新宾;王胜平;王刚;;焙烧温度对负载型TiO_2/SiO_2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丁建飞;秦张峰;赵瑞花;王国富;王建国;;焙烧温度对NiO/γ-Al_2O_3催化剂上CO_2气氛中异丁烷耦合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国良;杨银娟;;氧化镉纳米颗粒的制备[A];分子筛催化与纳米技术——分子筛协作组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瑞秀;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活性的探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屈江文;活性炭负载Co基多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H_4-CO_2催化重整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史媛媛;载体焙烧温度对氧化铝负载磷化镍结构及HDC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莹;化学循环干气重整用催化—载氧双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反应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闫婷婷;典型全氟化合物在介孔氮化碳和磁性介孔氮化碳上的吸附[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曹明澈;流变相反应制备纳米LaMO_3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7 赵文怡;CuO/CeO_2及离子嵌脱型CuO/CeO_2催化剂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能[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8 过军芳;改性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马芳;纳米TiO_2的溶剂热合成及其光降解VOCs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业娜;用于CO优先氧化的CuO/Co_3O_4-CeO_2三元氧化物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34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