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菱形石墨炔薄膜He分离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05:25

  本文选题:菱形石墨炔 切入点:He分离 出处:《物理化学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氦气在科学和工业等领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存在于天然气中。如何高效地从天然气中分离氦气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系统地探究了菱形石墨炔(rhombic-graphyne,R-GY)分离膜对He和其他天然气组分(Ne、Ar、CO_2、N_2和CH_4)的吸附、选择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R-GY作为He分离膜可同时满足高选择性和高渗透率的要求。常温下,R-GY薄膜对He/Ne、He/CO_2、He/N_2、He/Ar和He/CH_4的选择性可分别达到2?10~7、3?10~(20)、9?10~(26)、7?10~(37)和5?10~(51),即使在600 K时仍可保持较高水平。此外,由于较低的扩散能垒,He穿透R-GY薄膜的渗透率在常温下可达到10~(-6) mol·m~(-2)·s~(-1)·Pa~(-1),高出工业标准近3个数量级;而其他气体组分在常温下的渗透率仅为10~(-58)-10~(-14) mol·m~(-2)·s~(-1)·Pa~(-1),气体无法渗透R-GY薄膜。
[Abstract]:Helium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It mainly exists in natural gas. It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separate helium efficiently from natural g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the adsorption of he and other natural gas components Neacorco _ 2N _ 2C _ 2N _ 2 and Ch _ 4 by rhombic-graphyne-R-GYY) separation membrane has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RGY as he separation membran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electivity of R-GY thin film to He/ Nee / HeP / NSCT / N2HeR / ar and He/CH_4 can reach 2? 10? 7? 3? 10 / 10 / 20 / 9? 10!!! 26!!! 7? 10) and 5? In addi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low diffusion energy barrier he through R-GY thin films can reach 10 ~ 10 ~ (-6) mol 路m ~ (-1) 路scai ~ (-1) 路Pao ~ (-1), which is nearl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10??? However, the permeability of other gas components at room temperature is only 10 ~ (-58) ~ (-10) ~ (-14) mol 路m ~ (2) ~ ((2)) 路mol ~ (-1) 路Pao ~ (-1) ~ (-1), and the gas can't penetrate R-GY film.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2015GGB01552)资助~~
【分类号】:O641.1;TQ11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国才,李琮,谢笑天,陶建民,李国宝;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界限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李国宝,迟绍明,方芳,田国才,陶建民;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界限研究[J];云南化工;2003年03期

3 黎乐民;;密度泛函理论 中国科学家谈科学[J];科学观察;2007年02期

4 刘俊婉;;密度泛函理论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7年02期

5 王可,王淑梅,于养信,高光华;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带电半透膜性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6 李震宇,贺伟,杨金龙;密度泛函理论及其数值方法新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2期

7 张家虎;王秀军;;统计方法在提高密度泛函理论准确性的研究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贾秀华;鲁玉祥;齐国梁;;密度泛函理论在催化领域的应用[J];石油化工;2009年09期

9 任洁;刘旭峰;郭俊旺;;苯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唐海榕,范康年,邓景发;碘和氧修饰银(110)表面对甲醇吸附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忠志;;概念密度泛函理论的化学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辉;黄永民;刘洪来;;基于状态方程的动态密度泛函理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小童;李生华;庞思平;于永忠;罗运军;;高氮含能材料3,6-二硝基-1,2,4,,5-四嗪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4 李佳;姚建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2,4-二氯苯氧乙酸水解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林冰;王一波;胡宗超;;亲金属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秀敏;黄逸凡;吴德印;任斌;田中群;;对巯基苯胺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顾芳;洪晓钟;李江涛;王云明;张雅楠;;受限空间内氢键流体相平衡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8 龚学庆;张洁;Fendy Chen;尹丽丽;王海丰;胡佩君;卢冠忠;;稀土催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潘清江;郭元茹;;大分子锕系配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黄荣;罗文丽;吴德印;田中群;;腺嘌呤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俊凤;过渡金属铁/钼/铂活化C-H和O-H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闯;二氧化碳参与的羧化及与环氧烷烃共聚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昕;光电功能铱配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Elnoor Abbakar Abdelrahman Noh;利用对称性破损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对含顺磁离子与有机自由基配合物磁学性质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迪;均相与非均相气泡/液滴成核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爨谦;二氧化钛的表面结构、化学吸附及其光催化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谢湖均;生物相关体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肖海燕;原子和分子在Rh(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贺伟;纳米及表面体系分子吸附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施炜;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水滑石微观结构及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机理[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峰;卟啉及其衍生物敏化剂性能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2 李萍;甲烷在镍、钯、铂金属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常贻文;二氧化碳和水的结晶行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翟富万;六卟啉[1.0.1.0.0.0]及其衍生物与锕系酰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策;金属掺杂与负载型铈基催化剂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程璐;小分子在Cu_2O、Ag_2O和Au_2O表面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赵博;改性ZSM-5分子筛上甲醇制烯烃部分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世霞;卟啉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金周;Ni/ZrO_2催化CO甲烷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贾惠琳;CY掺杂团簇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6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6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