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五味子超临界萃取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11:11

  本文选题:超临界萃取 切入点:参数预测 出处:《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化工提取领域的一项新兴重要工艺,利用溶剂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具有极强溶解能力的原理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这种方法因其绿色健康、高效无毒、经济、可循环利用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超临界萃取技术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萃取不同物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的不准确、萃取温度、压力或流量控制效果较差等,它们严重影响萃取物的得率和萃取质量。因此,增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系统的控制精度,对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和节能降耗都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实验室HA221-40-11型超临界萃取设备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超临界萃取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_2流量和萃取时间四个影响萃取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依据RBF神经网络良好的逼近能力和快速的学习能力,以五味子为萃取原料,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进行实验,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_2流量和萃取时间作为输入,萃取得率为输出,由RBF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最佳萃取得率模型。利用PSO算法快速良好的寻优效果和收敛速度,对RBF萃取得率模型进行寻优,得到PSO-RBF萃取得率预测模型,通过MATLAB验证,模型预测效果好。最后用PSO算法对萃取参数进行寻优,得到了系统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针对温度控制系统滞后、参数易变的特性,在分析了常规PID控制简便但对系统适应性相对较差,以及Smith预估器有良好的滞后补偿性但对参数变化敏感等特性的基础上,加入适应性较强的模糊控制,建立了Smith-Fuzzy-PID控制方法控制萃取温度。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无超调,稳定时间短并且有较好的鲁棒性。提出了萃取系统控制整体方案,设计信号采集流程,选择S7-300作为系统控制器,加入触摸屏MP277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应用STEP7对硬件进行组态。设计系统PLC程序,采用WinCC flexible设计监控和参数设定界面,并通过OPC技术完成MATLAB和WinCC之间的数据传送,在MATLAB中实现萃取温度的Smith-Fuzzy-PID控制,然后将控制信号传回S7-300,控制执行器件的动作,使系统萃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更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028.32;TP2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慧鹏;杨华;高雯;陈君;李萍;;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07期

2 林旋;;动态定位与动态跟踪系统轨迹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32期

3 唐湘;;萃取设备的研究应用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5年04期

4 韩玉刚;汪小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12期

5 赵丹;尹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5期

6 顾海珍;邹益民;;基于OPC的MATLAB与MCGS实时通信在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4年02期

7 万红焱;顾丽莉;刘文婷;郭小涛;代文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现状[J];化工科技;2013年06期

8 杨映滋;罗日成;;基于PSO-RBF的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预测[J];电力学报;2013年05期

9 张燕;谢峰;;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1期

10 严凤;刘文轩;董维;代明;;新型10kV配电线路综合故障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杰;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分析与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立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蘖葱头精油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83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583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