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原位核磁共振在仲氢诱导极化技术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3 14:39

  本文选题:核磁共振 切入点:仲氢诱导极化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核磁共振技术能提供化合物分子层面上的结构信息,原位核磁共振技术更是能够实现对反应的实时监测。本文主要利用原位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仲氢诱导极化技术及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反应。仲氢诱导极化(PHIP)技术能够极大地增强核磁共振信号,在化学、生物、医学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过通过PHP技术获得的核磁信号增强倍数往往受到实际反应条件的影响。我们设计和搭建了一套仲氢富集装置,实现仲氢富集并采用原位核磁共振的方法,以己炔的加氢反应为例,考察了氢气通入方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强对PHIP实验中核磁信号增强倍数的影响。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氢能源的开发主要方向,深入了解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微观反应过程对开发高效、低价、稳定的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搭建了一套原位检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的核磁装置,利用原位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光催化分解水反应的产氢过程,并综合运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鉴定了牺牲剂甲醇的分解产物,推测出甲醇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中的反应历程。
[Abstract]: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 situ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reaction in real time.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ary hydrogen induced pola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hotodegradation of water to produce hydrogen can be studied by in situ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 secondary hydrogen induced polariz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PHIP. Greatly enhance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s, 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chemistry, biology, medicine and so on. However, the enhancement factor of nuclear magnetic signal obtained by PHP technology is often affected by the actual reaction conditions. We have designed and built a set of secondary hydrogen enrichment device. Hydrogen enrichment was realized and in situ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ydrogen flow through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 of hexylene.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pressure on the enhance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signal in PHIP experiment.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hydrogen energy development. Stable solar photodissociation of water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e have set up a nuclear magnetic field device for in situ detection of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n situ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s used to detect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process of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sacrificial methanol were analy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methanol in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to produce hydrogen was inferred.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16.2;O482.5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道惠,陈德文,徐广智;酰胺化合物于金属修饰的TiO_2粒子表面的光催化分解[J];波谱学杂志;1995年06期

2 刘乃瑞,刘桂秋,张鹤飞,藤井富美子2;TiO_2对水中表面活性剂光催化分解的特性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杨冬梅;贺攀科;董芳;张敏;杨建军;;室温水汽对Au/TiO_2上光催化分解臭氧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6年12期

4 赵清岚;贺攀科;杨冬梅;董芳;张敏;杨建军;;微波—二元醇技术制备Au/TiO_2及其光催化消除臭氧[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欧延;林敬东;廖代伟;;新型MWNT-TiO_2:Ni复合催化剂光催化分解甲醇水溶液制氢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6 李冬冬;王丽莉;;二氧化钛修饰的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应用的探索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7 郭军;过渡金属离子改性TiO_2薄膜上甲醛光催化降解作用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周世雄;张晨;牛司朋;;Cu负载TiO_2/graphene高效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9 何杰;杨万秀;;Nb_2O_5-TiO_2复合氧化物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付贤智,李旦振;提高多相光催化氧化过程效率的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旦振;郑宜;付贤智;;微波场助光催化及其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殷好勇;金振声;张顺利;张治军;;有机物分子的吸附及光催化分解对水接触角的影响[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付贤智;;环境光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崇明;;新时代——吹响了光催化号角[A];第二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叶云;王秀丽;冯兆池;李灿;;CdS QDs/Co complex光催化产氢体系的时间分辨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6 付贤智;;环境光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新进展[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吴季怀;林煜;黄妙良;林建明;黄昀方;殷澍;佐藤次雄;;层状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HNbWO_6/Pt的合成和性质[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贺攀科;张敏;杨冬梅;董芳;杨建军;;微波-二元醇技术制备Au/TiO_2及其光催化消除臭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周航月;葛介超;汪鹏飞;;团藻状的Cd_(1-x)Zn_xS纳米球:无模板法制备及其在可见光催化制氢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草酸作电子给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吴长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展现迷人前景[N];科技日报;2013年

2 蔡维希 蔡忠仁;光催化分解厂房有机污染物项目实施[N];中国化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笑潇;分等级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秀芳;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3 郑艳;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刘美英;钽基氮氧化物上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徐新;水滑石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6 于鹤;SrTiO_3光催化材料光吸收边调控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董龙;铋系/钛基异质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宇飞;高分散层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杨亚辉;K_2La_2Ti_3O_(10)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分解水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罗冬梅;光催化水还原CO_2制取甲醇的量子化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宁;铋基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位威;钛基介孔碳的光催化应用及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丽萍;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曹锋雷;新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寒阳;Fe-TiO_2/SBA-15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颜竞;钛酸锶的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岑岑;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陈旭;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周鹏;复合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改性及其可见光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丽丽;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06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06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