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高强混凝土经轴压和硫酸盐侵蚀后的力学性能

发布时间:2018-03-13 14:45

  本文选题:高强混凝土 切入点:硫酸盐腐蚀 出处:《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经历不同程度轴压荷载的高强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00 mm×100 mm×300 mm)进行硫酸盐长期浸泡和干湿循环试验,并在180 d侵蚀后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侵蚀方式下,硫酸盐浓度大小及历史荷载水平对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历史荷载水平下,随着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侵蚀方式是长期浸泡时,峰值应变先减小后增加,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而侵蚀方式是干湿循环条件时,随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大,峰值应变持续增加,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则不断减小。在相同硫酸盐溶液浓度下,随着历史荷载的增大,长期浸泡及干湿循环侵蚀方式下,其峰值应变均增加,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均降低。引入叠加效应系数K来表征硫酸盐侵蚀与单轴历史荷载作用2个因素的联合交互作用,分析表明,荷载历史与硫酸盐腐蚀联合作用对混凝土的损伤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Abstract]:To experience different degrees of axial load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specimens (dimensions of 100 mm * 100 mm * 300 mm) for long-term sulfate immersion and dry wet cycle test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on the 180 d after eros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 erosion mode, sulfate concentration size and history load of horizontal stress. The peak strain, elastic modulus, impact stress-strain cur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ame historical load level,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ate concentration, the erosion is a long soak, the peak strain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the peak stress, elastic modulu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nd the erosion is dry wet cycle cond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ate concentration, the peak strain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peak stress and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 In the same sulfat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load increasing, long soak and dry Circular erosion modes, the peak strain increased, peak stress and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 Combined interaction, introducing superposition effect coefficient K to characterize the sulfate erosion and uniaxial loading history of 2 factor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loading history and sulfate corrosion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of concrete damage.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9174)
【分类号】:TU52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雁南;周双喜;;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类型及作用机理[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曹征良;袁雄洲;邢锋;丁铸;;美国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评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韩宇栋;张君;高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研究评述[J];混凝土;2011年01期

4 段恩朝;;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10期

5 储王应;;灌注桩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6期

6 刘超;马忠诚;刘浩云;;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综述[J];材料导报;2013年07期

7 严海彬;王建斌;屈钧利;王永峰;;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的改进研究[J];轻工科技;2013年07期

8 封孝信,李秀娟;抗硫酸盐侵蚀测试方法评述[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文华;文红宇;宋玉峰;;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模型研究现状[J];今日科苑;2006年10期

10 张磊;杨鼎宜;;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过程及主要产物研究进展[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珏;程钱;;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包亦望;;陶瓷及玻璃力学性能评价的一些非常规技术[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包亦望;;玻璃的厚度效应与超薄玻璃的力学性能评价[A];2013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封孝信;李秀娟;;硫酸盐对C-S-H凝胶的侵蚀探讨[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长成;于海亮;;干湿循环-低温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水泥基材料劣化规律[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包亦望;;陶瓷及玻璃力学性能评价的一些非常规技术[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吴建鹏;任强;武秀兰;;坯料组成与瓷坯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暨日用陶瓷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坤;曾涛;周飞飞;方岱宁;严实;;超高温陶瓷失效温度破坏评价[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费梦雅;建筑物也能“延年益寿”[N];江苏科技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冯攀;硫酸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微结构模拟及损伤演变[D];东南大学;2015年

2 高润东;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微—宏观劣化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余雏麟;焊接圆柱壳轴压弹性及塑性屈曲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4 朱天彬;镁碳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5 周楠婷;苎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改进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倩;含铝化合物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学雷;硫酸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吴公勋;基于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基本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4 费倩男;复杂环境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微观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焕芹;基于电渗脉冲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6 杨本菊;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防腐剂的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7 万旭荣;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扩散反应规律研究及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子睿;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应力效应数值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董宜森;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秀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抗硫酸盐侵蚀测试方法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60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0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