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碳纳米材料在低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低温燃料电池 切入点:碳纳米材料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碳纳米材料(如炭黑、介孔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碳纳米角等)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结构特性(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超大的比表面积),被研究者广泛用作低温燃料电池贵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然而,作为催化剂载体的这类碳纳米材料通常都存在电化学腐蚀的问题,碳载体的腐蚀通常会导致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聚集,这将使催化剂的性能降低。为了改善碳载体的抗腐蚀性能,提高金属纳米粒子的活性和稳定性,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制备特殊结构的碳纳米材料,或对碳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掺杂等。与此同时,为了取代价格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也成为一大热点,掺杂碳纳米材料就是研究热点之一。对近几年来围绕碳纳米材料制备、改性,以及这些改性碳纳米材料作为金属纳米粒子载体等的研究工作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同时介绍了掺杂碳纳米材料作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Abstract]:Carbon nano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black, mesoporous carbon,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carbon nanofibers, Carbon nanometers are widely used as carriers for noble metal catalysts for low temperature fuel cell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upport usually leads to the aggregation of noble metal nanocatalys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carriers and to improve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metal nanoparticles,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with special 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expensive noble metal catalyst, the research of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recent years,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work of these modified carbon nanomaterials as metal nanoparticles are reviewed in detail.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oped carbon nanomaterials as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s was also reviewed.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3JJ501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510532035)
【分类号】:O643.36;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来庆学;张校刚;梁彦瑜;;离子液体为新型前驱体制备含氮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13年10期
2 新型;;福建物构所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7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单欢;邓家良;赵爱迪;;基于苯在铜(111)表面的化学气相沉积的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2 康振辉;;碳点的催化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0分会:低维碳材料[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雄鹰;碳纳米材料表面液滴的润湿性[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驰;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在碳纳米材料上的竟争和补充吸附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佟莹;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钟璨宇;调控与功能化三维碳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倪爽;掺杂对碳纳米材料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晏根平;基于低维碳纳米材料信号增强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卞晓军;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及催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胡悦;共轭碳纳米材料结构调控及其储能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凌霄;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共振瑞利散射和荧光方法检测小分子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陆亚春;荧光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光敏传感与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雪敏;离子液体及其功能化碳纳米材料构建的酚类电化学传感器[D];中南民族大学;2014年
4 王婷婷;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马佳文;碳纳米材料与金属复合结构中空位缺陷产生和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杨艳梅;金属掺杂的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方馨;基于荧光碳纳米材料的生物分析新方法[D];江南大学;2016年
8 章天涯;碳纤维布上氮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9 顼建乐;非金属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李雪莹;巯基化合物修饰碳纳米材料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1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1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