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研究
本文选题:引气剂 切入点:增稠剂 出处:《混凝土》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料上浮现象,拌合物和易性差,容易离析,不能泵等问题,提出采用添加由引气剂与增稠剂组成的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来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土不能泵送的问题。研究表明:硅烷类引气剂引气效果较好,掺量在0.01%~0.013%(按胶凝材料用量算)效果最佳。HPMC20 W黏度更加适合配制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最佳掺量为0.002 6%;用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能配制出工作性能优异的混凝土,且密度1 300 kg/m3强度达到17.9 MP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gregates floatation in varying degrees, poor mixing and easy properties, easy segregation, no pump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ll light ceramsite coagulation, A special admixture composed of air-entraining agent and thickener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all-light ceramsite concrete can not be pum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lane air-entraining agent has better air entraining effect. The best effect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is 0.013. The viscosity of HPMC20W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pecial admixture for ceramsite concrete, and the optimum admixture is 0.0026.The concrete with excellent working performance can be prepared with the special admixture of all-light ceramsite concrete. The density of 1 300 kg/m3 was 17.9 MPA.
【作者单位】: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分类号】:TU528.0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伦;于新文;董浩;王兰英;;大流动性陶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2期
2 杨飞;杨晓华;杨博;崔清泉;韩海燕;;陶粒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泵送和施工应用技术[J];混凝土;2011年12期
3 王帅;杨明;朱涵;王东;刘飞;;破碎陶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3年04期
4 董金道;;俄罗斯陶粒及陶粒混凝土应用现状及浅析[J];砖瓦;2013年05期
5 邹宏霞,武晓峰;高性能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1期
6 徐卫;页岩粉煤灰高强陶粒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J];粉煤灰;2003年04期
7 詹镇峰;;陶粒中的浮粒对高强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广东建材;2006年02期
8 丁艳;杨正宏;陈刚;;陶粒混凝土性能研究[J];粉煤灰;2007年02期
9 柴天红;;陶粒混凝土配制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1年03期
10 杨再富;范英儒;石从黎;陈伟;刘军;;重庆地区高强陶粒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J];重庆建筑;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传镁;詹镇峰;李从波;刘启华;罗时柳;李翠彬;白哓瑾;李启明;康依依;;高强度陶粒配制沥青陶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文雄;;陶粒混凝土工程实例与应用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董金道;;俄罗斯陶粒及陶粒混凝土应用现状及浅析[A];轻骨料工业发展及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丁艳;杨正宏;陈刚;尹义林;;陶粒混凝土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于新文;董浩;王兰英;;结构用陶粒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施德胜;施冠银;陈江瑛;;应变率效应对陶粒混凝土破坏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邓江云;;陶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A];成都市“两快两射”快速路系统工程论文专辑[C];2014年
8 朱文辉;余中勇;;陶粒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的生产体会和建议[A];“第八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国荣;;100米高强泵送陶粒混凝土的应用(滨江国际花园陶粒砼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仇心金;何建明;阎成文;仇栋;;污泥陶粒混凝土在结构应用的性能研究[A];轻骨料工业发展及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我国陶粒混凝土发展前景[N];广东建设报;2003年
2 凌学敏;新型墙材且用且说[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淑慧;内部湿度对陶粒混凝土界面区结构与收缩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宇凯;纤维於泥制陶粒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如君;再生胶粉改性混凝土及改性陶粒混凝土墙板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施冠银;冻融循环对陶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4年
4 朱静;自保温污泥陶粒混凝土砌块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赵旭;轴压比及柱配筋对陶粒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张洪海;高强陶粒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耿朝辉;陶粒混凝土夹芯自保温墙板低周荷载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8 陈艳敏;陶粒混凝土夹芯自保温墙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王鹏;陶粒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信东;结构陶粒混凝土在云南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1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