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导流板式旋转填料床的结构设计及其传质效果研究
本文选题:超重力旋转填料床 切入点:静态导流板 出处:《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以增大端效应区为手段的旋转填料床(RPB)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RPB,即静态导流板式RPB,通过在主体填料区设置静态导流板,使周向运动的液体重新获取径向上的速度分量,液体重新被切割,产生第二端效应区,从而使气液传质效果得到加强。在脱碳实验中,对比静态导流板4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传质效果,结果表明,当导流板弧面切线方向与外填料垂直时,传质效果最好;CO2-Na OH气液传质实验的结果表明,安装静态导流板时设备的脱碳率比传统的满填料转子高5%左右,比未安装导流板时高10%左右;在H2S-CO2-MDEA的竞争反应体系中,H2S的脱除效率较高,选择因子较大,脱硫效率大于99.8%,净化气中H2S体积分数低于0.002%,同时选择性因子高达13.5。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otating packed bed (RPBs) with increasing the end effect zone, a new type of RPB-static diversion plate RPBis designed. By setting the static baffle in the main packing area, the circumferential moving liquid can reacquire the velocity component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effect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s enhanced by cutting the liquid again and producing the second end effect zone. In the experiment of decarburization, the mass transfer effect under four different installation modes of static diversion plate is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arc surface of the guide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outer packing, the result of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xperiment of CO2-NaOH shows that the decarburization rate of the equipment is about 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full-packed rotor when the static guide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competitive reaction system of H2S-CO2-MDEA,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2S is higher,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is larger than 99.8, the volume fraction of H2S in the purified gas is lower than 0.002 and the selectivity factor is up to 13.5.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176)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155)
【分类号】:TQ0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建峰;邹海魁;初广文;赵宏;邵磊;;超重力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2年01期
2 童政富;李肖华;李育敏;谢爱勇;王营;计建炳;;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的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的研究[J];石油化工;2010年03期
3 王营;李肖华;李育敏;姚文;许丽英;计建炳;;喷射式旋转床转子对传质性能的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奋;错流旋转床内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
2 郭锴;超重机转子填料内液体流动的观测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旷;初广文;邹海魁;陈建峰;;旋转床内流体微观流动PIV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明功;陈晶铃;T.Takashima;A.Mizuno;;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中液膜体积分率的实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谢冠伦;邹海魁;初广文;张富明;陈建峰;佘政军;;新型结构旋转床吸收混合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4 石鑫;向阳;文利雄;陈建峰;;基于离散相模型的旋转填充床内的流场分析[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5 潘超;向阳;邹海魁;初广文;邵磊;陈建峰;;用片状模型研究旋转填充床中黏性流体微观混合过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孙润林;向阳;杨宇成;邹海魁;初广文;邵磊;陈建峰;;超重力旋转床液体流动的可视化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7 邢子聿;罗勇;初广文;邹海魁;向阳;陈建峰;;新型分段进液式旋转填充床气相压降特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8 单从云;罗勇;初广文;邹海魁;陈建峰;;整体式碳化硅填料旋转填充床并流压降特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9 戎娜;李志峰;王文宾;;超重力联合技术在工业废气中的应用[J];过滤与分离;2015年01期
10 姚文;李育敏;郭成峰;刘学军;吴杰;计建炳;;网板填料复合旋转床的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J];化工时刊;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向阳;新型反应器微观混合—沉淀过程的理论、实验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2 张迪;超重力反应器内驱油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孙宝昌;旋转填充床中耦合吸收CO_2和NH_3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祁贵生;超重力湿式氧化法脱除气体中硫化氢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5 程治良;外场强化光催化与气—液反应处理污染物的过程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6 李军成;熔渣中钒、钛和铈化合物超重力分离技术基础[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章德玉;用于溅射靶材的高纯钌粉制备工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孔;板式旋转塔的水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松;超重力机在水体增、脱氧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姚远;旋转填料床内的有效传质比表面积的测定与验证[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王伟;超重力机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梁继国;旋转填充床内微观混合的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6 荚江霞;旋转碟片超重力场中液滴和液膜分布规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7 于召洋;旋转填充床在天然气脱水与脱硫液再生中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8 孟晓丽;超重力法硝酸磷肥尾气除氨脱湿的基础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9 易飞;超重力技术脱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10 王刚;超重力技术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的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炳,金光海,刘传富;新型离心传质设备的研究[J];化工学报;1989年05期
2 邹海魁;邵磊;陈建峰;;超重力技术进展——从实验室到工业化[J];化工学报;2006年08期
3 赖水红;蔡旭槐;徐之超;计建炳;;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及其在精馏中的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8年05期
4 张柏庆,李胜文,陆克奇;两段一体全塑尾气回收塔[J];硫酸工业;1989年01期
5 詹术德;两段氨法吸收尾气中SO_2[J];硫酸工业;1989年04期
6 张瑞富;硫酸尾气三级吸收的设计与应用[J];硫酸工业;1990年02期
7 刘家珩;三级氨法吸收尾气中SO_2生产固体亚硫酸铵[J];硫酸工业;1990年04期
8 杨德校;两段氨法尾气回收工艺二段母液组分及进塔气SO_2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J];硫酸工业;1994年03期
9 沈浩,施南庚;用离心传质机对含氨废水进行吹脱[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0 刘国标,兰仁水,王树楹,余国琮;喷射式并流填料塔板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4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云良;折流式旋转床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内导流板的制作[J];化工炼油机械通讯;1974年03期
2 任凤郁;;铸铁导流板在水平铸造中的应用[J];轻金属;1989年07期
3 ;匀浆辊内装导流板减少上网浆流串动[J];四川造纸通讯;1974年02期
4 张仲棠;双程蒸发器进液导流板的改进[J];造纸技术通讯;1979年06期
5 ;侧向导流式网槽[J];纸和造纸;1982年03期
6 祝祖宏;王淑霞;;燃气轮机动力涡轮排气管导流板的效应力测量[J];热能动力工程;1986年02期
7 贺建敏;;在平面模上增设导流板的应用[J];轻金属;1990年01期
8 顾德龙;带螺旋导流板夹套容器设计[J];石油化工设备;1999年05期
9 王冠;;脉冲袋式除尘器进气口导流板形式的试验研究[J];环境保护;2007年20期
10 王广众;;箱式滤尘器改进[J];山东纺织科技;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非漉;王纯;陈玲;;两种导流板形式的袋式除尘器流场仿真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范术芳;冯民权;郑邦民;;导流板的影响因子的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张少华;程树森;;烟道内导流板的优化设计[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满银;孙钰;王秀红;李媛;高香林;;SCR反应器导流板及喷氨面的优化设计[A];第十四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胡满银;孙钰;王秀红;李媛;高香林;;SCR反应器导流板及喷氨面的优化设计[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艳;解立平;费学宁;姜远光;张玉忠;;反应区曝气量与导流板结构对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7 许媛媛;金强;袁景淇;;烟气脱硝装置导流板设计优化的CFD仿真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8 王怀成;王坤;李玉山;;导流板的设置对电除尘器流场均匀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韩艳;拾兵;任兴月;杨立鹏;;刚性阻流板和柔性导流板对海底管线防护的对比试验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10 王进;吴其荣;李天忠;;脱硫烟道的优化分析[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索志萍 侯秀丽;长钢炼铁厂:小改造解决大问题[N];现代物流报;2009年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网箱育苗孵化获国家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丽瑗;空冷单元加装导流板后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王淋淋;波形导流板提升生物反应器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周丽丽;烟气脱硝反应器气体预分布器结构和混合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周书涛;水轮机蜗壳导流板静力与动力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范术芳;活动式导流装置布置方式与导流效果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钰;火电厂SCR器中流场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7 吴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部流场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8 孙喜娟;利用电场入口导流板形成斜气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任兴月;海底管线导流技术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4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