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孔径梯度分布对亲油型滤材气液过滤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2 12:33

  本文选题:纤维滤材 切入点:过滤 出处:《化工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天然气净化、大型旋转机械曲轴箱通风和压缩空气过滤等领域,气液聚结过滤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滤材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分析了气液过滤过程中不同孔径梯度分布的亲油型滤材的压降、穿透率和饱和度变化,比较了其过滤性能、内部液体分布特性以及对液滴二次夹带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过滤过程"通道压降"阶段,孔径递增滤材压降和0.8μm以上液滴穿透率的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不同孔径梯度分布滤材的稳态过滤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滤材内部存在液体运移通道的传递现象。通过与孔径递减和孔径均匀分布滤材的稳态过滤性能对比,发现孔径递增滤材在保证较低压降的同时具有最高的品质因子,有利于减少液滴二次夹带现象的发生,且对0.8μm以上不同粒径液滴均具有最高的过滤效率,即孔径递增滤材在气液聚结过滤器设计中更具优势。
[Abstract]:The gas-liquid coalescence filter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ventilation of large rotating machinery crankcase and compressed air filtration. The pressure drop, penetration rate and saturation of oil-lipophilic filter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 gradient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liquid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econdary entrainment of liquid dropl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hannel pressure drop" stage of gas-liquid filtration, The curves of pressure drop and liquid drop penetration over 0.8 渭 m have obvious del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teady-stat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ore size gradient distribution is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liquid migration channel exists in the filter material.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eady stat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filter material with decreasing pore diameter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pore diame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ing pore diameter filter material has the highest quality factor while ensuring the lower pressure drop.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entrainment of droplets, and has the highest filtration efficiency for droplet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over 0.8 渭 m, that is, the incremental pore size filter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he design of gas-liquid coalescence filter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6196)~~
【分类号】:TQ05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九如;抗菌空气滤材鉴定投产[J];净水技术;1999年03期

2 谢小军,黄翔,狄育慧;驻极体空气滤材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初探[J];纺织科技进展;2005年05期

3 王海刚;李正江;梁艳;戴天翼;;几种高精度滤材的过滤比、测试方法及其设备[J];化工装备技术;2011年01期

4 黄子瀚,孔淑萍,王丽安;国产滤材在气溶胶取样中的过滤特性研究[J];辐射防护;1988年02期

5 祝新林;;用针刺丙纶毡作滤材初见成效[J];纺织器材;1990年02期

6 苏锡光 ,张殿利 ,王宏 ,俞莹;富集钌的滤材贮存和处置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1年01期

7 黄子瀚;孔淑萍;王丽安;;国产滤材在气溶胶取样中的过滤特性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86年00期

8 柯勤飞;面向21世纪熔喷非织造滤材的性能与设计[J];产业用纺织品;2000年05期

9 唐振球;夏锋;;关于工业用精密滤材微观结构的探讨[J];膜科学与技术;1982年04期

10 孙友德;岑美柱;梁锋;戚少祺;;低缩高效丙纶滤材的研究——丙纶热定型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J];广东化纤技术通讯;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小军;黄翔;狄育慧;;驻极体空气滤材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初探[A];第五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尧乐;童立飞;方鸣;;复合型滤材与斜网抄造[A];全国特种纸技术交流会暨特种纸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艳敏;王旭辉;刘龙波;;纤维滤材对纳米气溶胶粒子收集效率的初步探索[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艳敏;王旭辉;刘龙波;刘蜀疆;;大流量PM_(10)采样器技术研究-Ⅱ.滤材性能测试[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5 唐寒冰;刘龙波;吴艳敏;张志弘;;延缓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滤材堵塞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李冬梅;刘龙波;李梅;党海军;;洗涤法进行颗粒物滤材样品前处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世联;王军;樊元庆;李奇;常印忠;贾怀茂;张新军;陈占营;刘蜀疆;;2006年度CTBT大气颗粒物滤材样品的国际比对[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新军;王世联;王军;樊元庆;李奇;贾怀茂;;大气颗粒物滤材样品探测效率的模拟计算[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夏山鹰;王志明;林文新;;核级玻璃纤维滤材的研制[A];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第二十九次工作会议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长效;胡金红;顾晓菲;;浅谈滤材在水泥行业各排放点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税霓;绩溪华林混纺滤材通过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张珊珊 马建超;安平滤材滤器产业异军突起[N];衡水日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杨莎;我市新型滤材制造方法获国家专利[N];丹东日报;2010年

4 牟建昌 李群;洛玻滤材分公司推出可替代进口玻纤覆膜滤材[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张振龙;滤材有机覆膜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蔡倩 编译;非织造布滤材何以逆势增长?[N];中国纺织报;2012年

7 燕星 编译;血液过滤分离材料成研究新课题[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郭杨;泰达洁净材料从疫情中找商机[N];中国纺织报;2009年

9 吴倩   ;我国滤材市场商机无限[N];中国纺织报;2003年

10 闫晓燕;营口天之蓝:立足环保不断拓展滤材应用新领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燕霞;有机无机复合过滤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爱旭;微纤维结构化滤材的制备及其对有害气体净化作用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徐浩;PSA纳米纤维复合滤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4 李猛;PTFE微孔膜/熔喷材料复合空气滤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5 高峰;纤维滤材过滤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赵京辉;船舶压载水过滤器滤材再生率评价方法及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余向琪;空气加湿器滤材的高吸水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8 施剑豪;TiO_2/活性炭纳米纤维滤材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8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48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