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VDF疏水膜的界面聚合改性制备换热管
本文选题:塑料换热管 切入点:界面聚合法 出处:《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塑料换热器导热系数差的问题,提出基于PVDF(聚偏氟乙烯)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的界面聚合法制备换热管.该换热管兼具普通塑料换热管的致密层和PVDF疏水膜的大孔隙结构,亲水化后的换热管管壁上的微孔在换热过程中充分填充水,从而在两侧温差作用下形成微对流,提高换热管的导传热系数.本文选用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作为活性单体,PVDF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作为基体制备了PVDF换热管,考察了水油两相单体浓度及吹扫线速度对换热管基本性能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lastic heat exchanger, an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hydrophobic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proposed to prepare the heat transfer tube. The heat exchanger pipe has both the dense layer of the ordinary plastic heat exchanger and the macroporous structure of the PVDF hydrophobic membrane. The micropores in the wall of the hydrophilic heat exchanger tube are filled with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heat transfer, thus forming micro-conve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is paper, PVDF heat transfer tub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resorcinenediamine and trimethoyl chloride as active monomers, PVDF hydrophobic hollow fiber membrane as the matrix.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water and oil two-phase monomer and the speed of blowing line on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heat transfer pipe were investigated.
【作者单位】: 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6135) 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Z2-201504)
【分类号】:TQ051.5;TQ051.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李庆领;横掠滴形管的局部及平均换热[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王石晶,张德本;石化换热设备及市场[J];石油化工设备;2000年06期
3 童义;丁玉梅;杨卫民;;内置洁能芯换热管强化换热实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4期
4 李志刚;尹侠;;椭圆形换热管安放形式对换热效率的影响[J];化工机械;2012年06期
5 汪祖洪;换热设备技术交流会在苏州举行[J];化工进展;1994年02期
6 吕敏珍,张欣;换热管总数计算方法及程序[J];医药工程设计;1998年04期
7 黄郑华,李建华;换热设备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J];化工劳动保护;2001年03期
8 黄德斌;邓先和;朱冬生;欧阳惕;;气流横向冲刷圆壳管束换热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2期
9 张长树;;冷凝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及改进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年06期
10 陈春雄;张光庆;;核级不锈钢换热管的国产化与标准[J];电站辅机;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路遥;;换热管的腐蚀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洪亚;林榕端;;火用分析法在换热设备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3 武振锋;梅元贵;许建林;吴玲飞;;管形状对平片换热芯片传热性能影响的试验[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冬梅;贾力;;水平单管外混合气体对流冷凝换热的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孙艺;曾旭东;陈斯红;;换热工艺设计智能化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林清宇;冯振飞;王军;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计算[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林清宇;郭方文;林宏亚;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纽带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流阻的计算[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宋灵涛;韩宝坤;鲍怀谦;武同华;;余热器换热管模态分析与实验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张冠敏;林颐清;周守军;田茂诚;;换热设备动态特性仿真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张薇 记者/李铁刚;远大换热开发高端产品抢占市场[N];铁岭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木水;在换热领域释放“正能量”[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杨湃;蒸发冷却技术改变传统换热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魏双林;“创新工程”成就石墨换热利器[N];中国建材报;2014年
5 王廷俊;换热设备:发展模型化和强化传热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李沐杨;大型高效换热设备为节能助力[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姜小毛 通讯员 杨湃;走研发与市场结合之路[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河北沧州市万润工业不锈钢公司锐意向前[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娜 通讯员 木子;工业换热领域新增强大技术支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记者 崔博;换热设备博览会高峰论坛举行[N];铁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小莉;基于自然冷资源利用的降温加湿系统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孙方田;含油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龚嶷;石化、火电工业用换热管的腐蚀失效分析及其性能评价[D];复旦大学;2012年
4 胡海涛;R410A—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艾青;热辐射与高速流耦合换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强;换热管及内外流体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治云;开口腔内耦合换热的模拟及其解的非线性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8 罗剑峰;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9 王志成;复杂边界条件流动换热问题的有限元/光滑轮廓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王崧;纤毛状肋和插入物的传热强化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伟;蒸发器内置毛细管开孔特性对蒸发器换热的影响[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李雄;汽车尾气余热脉动热水供暖系统设计与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雷舒蓉;汽车空调系统的仿真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赵锡锦;一种新型双温空调器的开发及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宜仔;换热管内插组合扭带强化传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任岘乐;小型蓄冷空调系统末端换热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英鹏;炼化废液焚烧飞灰粒子沉积与分布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建峰;热推力器层板换热芯流动与传热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陈yN;CO_2近临界点冷却换热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纪馨;过冷中间流体LNG气化器换热过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5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7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