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碳化及表层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5:15

  本文选题:小尺寸构件 切入点:碳化性能 出处:《工业建筑》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小样本碳化试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耐久性出现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可靠性较差等问题,采用大批次、小尺寸构件,利用碳化试验和表面渗透性试验,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和构件抗压强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和构件抗压强度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有显著影响,同等条件下,应力越大,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越小;应力状态对混凝土表层渗透性无明显影响,而构件抗压强度却对其有明显影响,构件抗压强度越高,抗渗性能越好。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ingle research method and poor reliability in the study of durabil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with small sample carbonization test, large batches and small size members were adopted, carbonation test and surface permeability test were us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n the durabil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state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membe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arbonation depth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greater the stress, the smaller the carbonation depth of concrete members, the less the stress state has on the surface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but the mor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members is, the better the impermeability is.
【作者单位】: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TU528.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钱丹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年10期

2 李富民;邓天慈;王江浩;罗小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3 邹洪波;罗小勇;;混凝土碳化问题中渗透性试验方法的研究[J];混凝土;2015年01期

4 张士萍;张厚先;费正岳;张才南;;碳化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5 马亚丽;张爱林;;基于规定可靠指标的混凝土结构氯离子侵蚀耐久寿命预测[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易成,谢和平,孙华飞,高伟;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混凝土;2003年02期

7 屈文俊,张誉;侵蚀性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预测方法探讨[J];工业建筑;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基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彦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期威;用扭摆法研究应力状态下钼的氧化[J];金属学报;1959年02期

2 И.Н.Пономаренко;В.Γ.Назаренко;晏泽荣;;高压三通的应力状态研究[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2年04期

3 姜奎华;;塑性应力状态的判据[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2年01期

4 В.И.维塞尔科夫;Б.А.维塞尔科娃;何振斌;;带锯机锯轮倾斜度对带锯条应力状态与稳定性的影响特性[J];木工机床;1985年02期

5 王欣;任运来;郑晓强;;应力状态对钢锭内部缺陷锻合的影响[J];锻压技术;1992年03期

6 邱贤德,卢国胜;煤块在应力状态下的变形特征及突出指标[J];中州煤炭;1992年06期

7 Ю.А.Необердин ,曾凡林;管接头几何尺寸对应力状态影响的数值研究[J];锅炉技术;1983年11期

8 吕小红;鹿志坚;;二向应力状态的矢量应力圆法[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9 和心顺;;无破损检测结构应力状态的方法[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李洪钟,柳华,孙敦明;被动应力状态下非流态化颗粒流通过孔口的流率[J];化工学报;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方全;刘光勋;;我国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有关问题[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2 李文培;王明洋;宋春明;范鹏贤;;基于剪切滑移的圆形孔洞应力状态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侯宗仁;刘霆;;广东核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7、8)[C];1989年

4 于水生;卢玉斌;蔡勇;;花岗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力学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晓文;周昌达;许昭永;;由三向转变为二向应力状态岩石的声发射[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6 李跃军;;空间纯剪应力状态和材料的拉伸失稳[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7 李杰;李文培;施存程;王德荣;范鹏贤;;基于剪切滑移的圆形洞室应力状态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勇强;杨金良;张晓辉;;加筋土结构改性工程应力状态浅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国体;潘恒芳;;膨胀锚工程应用及应力重塑方法[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金丰年;浦奎英;;破坏接近度的定义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年;不同应力状态5A06铝合金板材断裂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窦锦钟;基于应力状态的波致海底缓坡滑动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付泽文;三维地应力状态下钻孔岩石压裂方位及扩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马向宇;基于应力状态的金属材料变形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5 聂义珠;应力状态对材料破坏影响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赫兵;多维应力状态高温低周疲劳寿命及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董海;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力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韩国梁;原始应力释放与泥质岩工程性质[D];广西大学;2013年

9 柳家凯;低有效应力状态下饱和砂土渗透与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王磊;小浪底排沙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应力状态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1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81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