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再生混凝土及其组合结构力学性能影响
本文选题:混凝土 切入点:再生混凝土 出处:《科技通报》2017年07期
【摘要】: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利用,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出路问题,而且减轻了其对环境的污染。在"再生骨料"中掺入纤维丝可增强增韧,会成为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阐述了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材料性能和构件的力学行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建筑行业新型材料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和参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can not only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waste concrete outlet, but also reduce it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recycled concret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 and fiber reinforced recycled concrete are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series of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mponents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ovides the research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基金】: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30504138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382)
【分类号】:TU37;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月强;谢建波;;普通混凝土受高温影响后抗压性能的变化[J];内江科技;2015年05期
2 薛丹丹;裴长春;;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33期
3 徐明;高海平;陈忠范;;高温下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6期
4 王亚军;余玲;滕桃居;李约翰;;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高温性能差异[J];建筑技术开发;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磊;王亚旭;袁书成;董江峰;王清远;;高温对再生混凝土及其组合结构力学性能影响[J];科技通报;2017年07期
2 刘华新;杨剑伟;王学志;柳根金;;纤维材料与再生混凝土组合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7年02期
3 许成凯;裴长春;;不同有机纤维组合对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影响[J];建筑科学;2017年01期
4 经承贵;陈宗平;郑巍;;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高温损伤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S2期
5 彭有开;蒋浩;吴徽;;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6 程东辉;俞永志;董志鹏;;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力学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润东;李向民;许清风;王琼;於林锋;;遭受高温混凝土中性化机理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4年09期
2 孙伟;;钢纤维对高强砼的增强、增韧与阻裂效应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钮宏;陆洲导;陈磊;;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超;;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 滕艳;;基于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3 罗超;秦拥军;王冬梅;;探析新疆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前景[J];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01期
4 王兴国;李力;王文华;;再生混凝土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许靖裕;施养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评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6 卢俞升;严捍东;;再生混凝土及其在建筑梁柱构件中应用和研究现状[J];福建建筑;2012年09期
7 薛勇;郝永池;;预拌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年01期
8 姜华;;试诉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9 邢振贤;用粉煤灰生产再生混凝土[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3期
10 秦荷成;;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1696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69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