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水泥立磨系统激励仿真及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发布时间:2018-05-04 13:24

  本文选题:水泥立磨 + 离散元 ; 参考:《机械设计》2017年06期


【摘要】:水泥立磨是一种高效粉磨设备,其易产生振动疲劳破坏。针对某型水泥立磨,利用PFC3D离散元软件,建立水泥熟料的颗粒模型进行水泥熟料破碎过程的模拟,仿真得到磨辊的动态受力曲线;结合建立的磨辊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计算磨辊的加速度及其功率谱密度,完成激励仿真分析。开展现场振动测试试验,获取测点的加速度信号和功率谱密度曲线以便对比仿真结果。利用Workbench软件,以仿真功率谱密度作为输入进行水泥立磨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获取应力云图;结合Steinberg三区间法估计其振动疲劳寿命。结果显示仿真功率谱密度与测试结果相近;立磨系统薄弱点位于立臂孔下缘,估计振动疲劳寿命为10.56 a。水泥立磨系统激励仿真及振动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为立磨的激励求解及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Abstract]:Vertical cement mill is a kind of high-efficiency grinding equipment, which is easy to produce vibration fatigue damage. Aiming at a cement vertical mill, the particle model of cement clinke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PFC3D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crushing process of cement clinker, and the dynamic force curve of grinding roller i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The acceleration and power spectrum density of grinding roller are calculated by MATLAB, and the excit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ompleted. The acceleration signal and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curve of the measuring point are obtained to 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field vibration test. The random vibration analysis of cement vertical mill system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power spectrum density as input by using Workbench software, and the stress cloud diagram is obtained, and the vibration fatigue life of cement vertical mill system is estimated by Steinberg three-interv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power spectrum density is close to the measured result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vertical mill system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edge of the vertical arm hole, and the estimated vibration fatigue life is 10.56 a. The simulation of cement vertical mill system and the prediction of vibration fatigue life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xcitation solution and structur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vertical mill.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417)
【分类号】:TQ172.6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永刚;浅谈立磨的操作经验[J];四川水泥;2005年02期

2 ;非凡兄弟公司向越南提供两台立磨[J];水泥技术;2011年01期

3 李涛;林立国;赵强;;立磨回转下料器的改造[J];水泥;2011年05期

4 熊会军;王喜波;刘运华;;生料立磨与煤粉立磨改造经验浅谈[J];中国水泥;2013年03期

5 高长明;;立磨的应用与推广已成潮流[J];水泥技术;2013年02期

6 吴泽发;立磨振动的因素[J];四川水泥;1999年06期

7 蒋振兴;;稳定立磨料层的自动化控制设计思路[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4年01期

8 高建明;;矿渣水泥立磨的调试[J];中国水泥;2014年05期

9 彭拥军,曹永红;进口立磨设备的安装[J];江西建材;2000年02期

10 胡凤斌;立磨出磨生料成分控制方法[J];水泥技术;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祥忠;;在“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上的致词[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韩仲琦;;从粉体技术看立磨在水泥工业的应用[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立磨用耐磨材料与抗磨技术[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水泥工业节能高效大型立磨减速机的研制[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5 蒋冬青;胡荣;;浅谈立磨安装时的焊接要领[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王国行;张少玮;;立磨刮料板改进方案[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邹波;韩显平;方万林;王军;;影响立磨产质量的因素[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陈东尔;;提高立磨生产稳定性的措施[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韩仲琦;;立磨技术在水泥工业的应用与发展[A];第三届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文集[C];2010年

10 翁福洲;刘小海;;两种立磨系统经济技术评价[A];2009全国水泥立磨技术和装备研讨会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宝;水泥立磨在中信重机实现国产化[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 高长明;立磨的应用与推广已成潮流[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本报驻上海记者 施来发;立磨减速机必须走国产化道路[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记者 蔡波;立磨减速机 国产化势在必行[N];上海科技报;2007年

5 司宁博;大型立磨投产 中信重机助水泥业节能降耗[N];中国工业报;2007年

6 辑然;新型立磨技术助力水泥业节能降耗[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李涛 杨位臣 韩瑜;立磨提高台时产量的技术措施[N];中国建材报;2011年

8 驻河南记者秦军舰 特约记者刘佳佳;长城机械跨入立磨规模化生产时代[N];中国建材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韩生华;扬州立磨:重制造更重安装[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杨琴;立磨节能降耗效果明显[N];中国建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亚忠;大型立磨特性数值分析方法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斌;矿渣立磨机主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强度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2 郭进;立磨减速机动态特性模拟及疲劳寿命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张健龙;水泥立磨粉磨激励仿真及振动疲劳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赵慧彬;立磨磨辊动载荷的计算方法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周李洪;新型层叠式行星立磨的设计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刘青;立式辊磨机主辊摇臂参数化建模及结构优化[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淼清;基于小波分析的矿渣立磨减速机故障诊断技术[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闯;大型立磨关键部件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9 胡其涛;立磨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侯晓洪;立磨腔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4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