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多硼酸盐的分散作用及其对碳酸钙沉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8 00:11

  本文选题:硼砂 + 五水合五硼酸钠 ; 参考:《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采用静态电导率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硼浓度条件下,硼砂和合成的五水合五硼酸钠(SPP)对碳酸钙临界过饱和度值的影响,并利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碳酸钙沉淀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硼砂和SPP具有分散作用,硼含量越高,分散作用越好。随着温度升高(20~70℃),硼砂和SPP的分散作用均降低,但SPP更具有耐温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硼砂和SPP能够捕获Ca2+,导致沉淀量减少,同时能够降低碳酸钙结晶度,但是不改变碳酸钙的晶型和成分。SPP的分散作用更明显,导致沉淀中出现球状和盘状结构。这可能是由于SPP溶液中[B5O6(OH)4]-阴离子特殊的三维骨架结构更易捕获Ca2+,阻止沉淀晶粒的生成。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多硼酸盐分散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effects of borax and synthetic sodium pentaborate sodium pentahydrate on the critical supersatur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boron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by using static conductivity method, and polycrystalline X-ray diffractometer was use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spectro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rax and SPP were dispersed, and the higher the boron content was, the better the dispersion wa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dispersion of borax and SPP decreased, but SPP was more resistant to temperature. It was further found that borax and SPP could capture Ca2,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mount and a decrease in the crystallinity of calcium carbonate, but without changing the crystal form of calcium carbonate and the dispersion of composition.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and discoid structures in the precipitate. This may be due to the special three-dimensional skeleton structure of [B5O6(OH)4]-anion in SPP solution, which is easier to capture Ca2 and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d grains.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polyborate dispersa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009)
【分类号】:TQ1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佰亮;王国胜;王红心;姜彬;;多金属硼酸盐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8年07期

2 袁光辉;党晓翠;;硼酸盐晶体的拓扑结构及结构分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欧阳萍;张磊;卢东亮;林涛;;空旷骨架化合物硼酸盐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3年06期

4 周倩;精制硼酸盐需求保持稳定[J];国际化工信息;2003年05期

5 戈海文;邓天龙;姚燕;高洁;;硼酸盐晶体及其溶液结构研究现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1年01期

6 李气新;盐卤硼酸盐化学——Ⅸ.MgB_4O_7-MgCl_2-H_2O体系结晶动力学研究[J];应用化学;1987年03期

7 杨青,,夏树屏,李青凤,余世英;水合硼酸盐的热分析研究[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8 叶毅,董浚修,陈国需,陈波水,胡泽善;纳米硼酸盐的摩擦学特性初探[J];润滑与密封;2000年04期

9 洪海平,林绮,孔宪玲;硼酸盐熔液的红外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5年01期

10 张爱芸;卜冬;曾晓哲;李彦伟;;新型五硼酸盐的熔盐合成及结构表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喜喜;李明;袁良杰;孙聚堂;;系列金属硼酸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袁光辉;薛冬峰;;硼酸盐晶体的结构特征与新材料设计[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武汉清;蔡斌;杨柏枫;贺欢;杨国昱;;新型二维硼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吴连枝;程琳;杨国昱;;一例新颖的硼酸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杨国昱;;多硼酸盐化学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国昱;;非心结构金属硼酸盐的设计合成与组装策略[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杨国昱;;新颖硼酸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A];2012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柴小丽;杨红军;段海波;李冰;李武;;水合硼氧酸盐的热脱水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毛江高;孔芳;张建汉;徐翔;;无机硼酸盐衍生物的合成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高阳;郑涛;王殳凹;第五娟;;基于晶格鉴别能力的三价镧锕硼酸盐固体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秦;新型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魏丽;空旷骨架硼酸盐的模板合成、结构与表征[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于洋;若干钼酸盐与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平;基于B-O与Ga-O簇单元构筑的微孔晶体的合成、表征及热力学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镁硼酸盐合成及其水溶液体系热化学性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2 袁光辉;硼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分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黄宏升;锶、钡硼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其热化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淑莉;新型金属硼酸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5 田寒蕊;金属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顶峰;新型过渡金属多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重庆大学;2012年

7 邸文菁;无机—有机杂化金属硼酸盐的合成与表征[D];宁波大学;2012年

8 李平;水合锂、钠和铵硼酸盐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其热化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红娟;新型过渡金属硼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连庆;新型水合碱金属硼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9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59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