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11:37

  本文关键词: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北大学》 2015年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

张彬  

【摘要】:聚醚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弹性体(PUE)重要的原料之一,而星形结构的聚醚多元醇以其独特的三维空间结构,与同分子量线形多元醇相比具有较高的官能度和较低的黏度,是聚醚多元醇中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聚合物。本研究分别以线形聚乙二醇(PEG)和四臂聚乙二醇(4aPEG)为原料合成出多羟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和多羟基星形嵌段结构的四臂聚乙二醇/四氢呋喃(4aPEG/THF)聚醚多元醇,并用这些多羟基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在无外加交联剂的情况下制备出PUE。考察了合成多羟基聚醚多元醇和制备PUE较佳的实验条件,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和13C-NMR)、黏度计、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拉伸实验机对合成的聚醚多元醇和PUE进行了测试表征。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以PEG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合成的多羟基聚乙二醇衍生物作为大分子交联剂与PEG、1,4-丁二醇(BDO)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用一步法制备出PUE。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参数R值对PUE的拉伸强度影响最大,而固化温度对PUE的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大。用该大分子交联剂合成PUE较佳实验条件为:R值为1.2,BDO/PEG物质的量之比为3,BDO/大分子交联剂物质的量之比为9,,固化温度为70℃。在较佳条件下合成得到PUE的拉伸强度达到12.63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4℃,热分解温度(Td)为248℃。 以4aPEG为起始剂,分别以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作为助开环剂引发四氢呋喃(THF)阳离子开环聚合得到4aPEG/THF共聚醚。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助开环剂均能引发THF聚合反应得到纯度较高的聚醚多元醇,用PO和ECH引发THF反应得到共聚醚时THF与4aPEG质量比为3:1,PO和ECH物质的量分别为THF物质的量的10%和4%,引发剂物质的量为THF物质的量的4%,聚合反应时间为1.5h较佳。此外,DSC曲线表明两种助开环剂引发THF聚合得到的共聚醚均能抑制4aPEG链段的结晶。在较佳条件下,PO作为助开环剂得到的共聚醚官能度为3.29,数均分子量为8122;而ECH作为助开环剂合成的共聚醚官能度为2.95,数均分子量为5430,PO作为助开环剂合成的共聚醚综合性能优于ECH作为助开环剂合成产物的性能。 用PO作为助开环剂合成的4aPEG/THF共聚醚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出PUE。该PUE的Tg较低(-30℃),Td较高(234℃),热学性能良好。用该共聚醚制备的PUE的拉伸强度随R值增加而增加、断裂伸长率随R值增加而降低。BDO与4aPEG/THF共聚醚物质的量之比在2~3之间,催化剂质量为总质量的0.2%,固化温度在50℃~70℃之间制备的PUE力学性能较佳。此外,用该共聚醚制备PUE过程中使用的共聚醚黏度不宜过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3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罗运军;柴春鹏;;端叠氮基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的合成与热性能[J];火炸药学报;2010年06期

2 杨波;;合成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年12期

3 徐宜锦,潘才元;聚四氢呋喃三元醇的合成及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4 王康成;黄卫;周永丰;颜德岳;;1,1,1-三羟基丙烷为核的三臂星型聚乙二醇合成及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7年09期

5 汪存东;罗运军;夏敏;;大分子引发端羟基PPO-PTHF-PPO嵌段共聚醚的合成和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6 张安强;林雅铃;魏芬芬;王炼石;;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11期

7 汪存东;罗运军;夏敏;李晓萌;毛科铸;;端羟基PTHF-PEO-PTHF嵌段共聚醚的合成与表征[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2期

8 刘国涛;范晓东;程广文;刘涛;高志亮;刘勤;;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胶粘剂;2008年09期

9 张轩;范伟伟;廖小卿;范晓东;;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嵌段共聚醚的合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6期

10 张丽华;苏玲;赵云龙;汪存东;;聚乙二醇/四氢呋喃三臂嵌段共聚醚的合成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维涛,张振,赵志鸿,张锐,柳洪超;2004年我国热固性工程塑料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05期

2 曹根庭;贺建有;;高折射光学树脂单体合成技术及应用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8期

3 孙希鹏;朱金华;文庆珍;李志生;;纳米填料改性聚氨酯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9期

4 邢东阳,夏彩芬,陈炳稔;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吸附特性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4年03期

5 魏晓安;何卫东;王泽山;;功能助剂对聚醚聚氨酯网络性能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07年04期

6 吴艳光;罗运军;葛震;;GAP型交联改性双基推进剂黏合剂的力学性能[J];火炸药学报;2012年02期

7 靳昊;罗建勋;毛立新;张立群;;聚醚多元醇和醇类扩链交联剂并用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梁平辉;玻璃纤维浸润剂用水基环氧树脂[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年01期

9 张晓颖;邓新华;孙元;;有机液优先透过渗透汽化膜的应用发展[J];材料导报;2007年10期

10 廖小卿;范晓东;范伟伟;袁英瑞;;窄分子量分布端羟基聚四氢呋喃的合成与表征[J];材料导报;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禄琪;范仲勇;;聚乳酸基可降解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黎松;韩勇;戚渭新;杨秀权;;高活性多组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合成聚醚多元醇[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崔小明;;聚四氢呋喃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于剑昆;;聚四氢呋喃的经济概况及工艺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殷宁;亢茂青;冯月兰;杜辉;封悦霞;王心葵;;聚酯基GPOPs增强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红玲;王雷;;水对山梨醇聚醚多元醇合成与性能的影响[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利军;周文英;陈战有;姚庆伦;韦永继;;MDI体系多组分聚氨酯弹性体浇注物料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寿崇琦;尚盼;康杰分;宋南京;刘生元;;水泥路面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填缝胶的研究[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9 罗延龄;陈丽丽;徐峰;张斌;;一种新颖的AB_4型类胶束温敏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边守娟;傅英娟;秦梦华;;树核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A];山东造纸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东;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与结构形态相关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苟鹏飞;两亲星形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振希;聚苯乙烯-b-聚苯乙烯/丁二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RAFT(细)乳液聚合与表征[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郭建国;EO/PO无规聚醚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郭睿威;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郑怀礼;聚铁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王志华;环境样品中污染物分析与处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8 罗平;RL-2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絮凝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秦少雄;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类乳液合成及其性能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学福;Zn(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菲菲;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Ni(Ⅱ)、Cr(Ⅵ)的吸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云英;聚氨酯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姜滢;新型高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增容性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张学舟;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金刚;聚醚酯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翠菊;相转移催化法制备星形聚乙醇酸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崔言云;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苏金巧;模拟路面的层状结构物层底拉应变变化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冯超;硅胶按键保护涂料用耐磨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国敏;基于密胺/PIPA多元醇的聚氨酯软泡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勇,李世荣;测定环氧值方法的改进[J];安徽化工;2003年04期

2 周集义,武怡,徐保国,杨增勇,赵志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CO-T)]的研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3 莫红军,白娟;国外研制的几种钝感固体推进剂[J];飞航导弹;2004年08期

4 申迎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中环状齐聚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分析化学;2002年08期

5 黄金明,金鑫荣;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的吸附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4期

6 何勇;高兆芬;辛燕;于瀛;李速明;范仲勇;;左旋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吴桐;何勇;韦嘉;范仲勇;李速明;;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11期

8 王迪;张宝;李亚鹏;孙景辉;;酶促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新型H型嵌段共聚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9 张建国,裴奉奎,吴亦杰,景凤英,张喜田,谭惠民;EO/THF无规共聚醚结构研究(Ⅰ)──端羟基液体共聚醚的NMR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刘业,杨波,周显志,潘才元;聚(1,3-二氧环庚烷)二醇类聚氨酯的相态结构——软段链结构对聚氨酯相态结构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正梅;赵传富;赵征;周集义;;低不饱和度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德会;非线形接枝共聚物及星形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与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华;透明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松,戚渭新;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精制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10期

2 黎松,周玉成,汤四清;高分子量和窄分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04期

3 叶青萱;;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0年02期

4 赵兆文;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应用与市场需求[J];广东化工;2001年06期

5 章文;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和进展[J];上海化工;2002年22期

6 于剑昆;;新型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2年05期

7 孙亚斌,周集义;聚醚多元醇中环状齐聚物的去除(续)[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3年02期

8 张田林,杨东芳 ,李再峰;高活性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J];聚氨酯工业;2003年02期

9 李文强;含蔗糖聚醚多元醇浑浊原因探讨[J];聚氨酯工业;2003年02期

10 钮庭树;粗聚醚多元醇精制工艺的研究[J];聚氨酯工业;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迎春;申宝兵;黎松;;鞋用低单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乔宏琴;周建成;丁大伟;温剑秋;寇方铭;王阳;;聚醚多元醇的酯化优化[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3 杨红玲;王雷;;水对山梨醇聚醚多元醇合成与性能的影响[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正梅;赵传富;赵征;周集义;;低不饱和度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希尔斯;陈建;;弹性阻燃泡沫的发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于剑昆;;新型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建华;李德徽;何秀梅;;聚醚多元醇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俊贤;周集义;张明权;赵征;刘红雨;陈玉贤;;高活性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精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于剑昆;;新型聚醚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黎松;;中国聚醚多元醇生产的现状和进展[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敬彩;[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耍旭祥 蒋宁;[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金秋;[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汪江海;[N];中国化工报;2005年

5 记者 赵引德 实习记者 危丽琼;[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沈严;[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记者 朱祖根 通讯员 李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特约记者 高军光;[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朱祖根 通讯员 李昆;[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朱祖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睿威;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成;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体系的稳定性及粘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柳;聚醚多元醇产物中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分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卢波;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杨;淀粉类液化制备聚醚多元醇工艺的研究及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5 杨玉才;酚醛—三聚氰胺改性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吕世军;高固含量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冯新武;特种聚醚的合成[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彬;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9 翟兆凯;聚醚多元醇胺化催化剂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10 程群群;聚醚多元醇中气—液混合过程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8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