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
张双双
【摘要】:随着室内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高效便捷的活性炭吸附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活性炭对甲醛及氨的去除主要通过单纯的物理吸附实现,去除能力有限。本课题通过对几种活性炭吸附甲醛性能的比较,筛选出了甲醛吸附最优的炭型,确定了活性炭的适宜粒径,并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活性炭进行HN03改性、负载金属改性;采用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甲醛及氨吸附行为进行描述,并给出了改性活性炭对甲醛及氨的去除机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考察了落叶松基、煤质基、椰壳基3种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三种炭样的比表面积关系为: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落叶松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含氧官能团数量以及粒径大小三者均对活性炭甲醛吸附行为产生影响。活性炭比表面积越高,微孔比例越大,其对甲醛吸附容量越高,椰壳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最大,为1.38mg·g-1;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越多,吸附容量越强;粒径越小,吸附能力越好,实验中粒径为20-40目的椰壳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对椰壳活性炭进行HN03氧化改性,分析改性前后样品的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含量变化,对样品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分析吸附反应过程,对吸附反应的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HNO3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介孔比例增加。且随HNO3浓度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降低,介孔比例逐渐变大,从23.0%增加到29.79%:改性后活性炭表面总酸性官能团含量增加,与原始活性炭相比,HNO3浓度为5 mol·L-1的样品(AC-N5)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了0.393 mmol·g-1;改性后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明显变大,从1.38 mg·g-’增加到3.45 mg·g-1;样品对甲醛的饱和吸附量顺序为AC-N5AC-N7AC-N3AC-N1ACraw; 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描述甲醛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醛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表明甲醛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为物理-化学联合吸附。采用CuCl2溶液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以制备高容量甲醛吸附活性炭。用低温液氮吸附(N2/77K)来表征铜盐浓度的改变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以扫描电镜(SEM)观测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活性炭表面元素组成及存在形式;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载铜活性炭的晶形结构;以常温动态吸附评价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中铜以Cu0、CuC1及CuCl23种形式存,改性活性炭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比例提高;随铜盐浓度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平均孔径变大: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当CuCl2浓度为0.5 mol·L-1时,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是原料活性炭的3倍,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说明样品对甲醛的吸附为物理-化学联合吸附。采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椰壳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以制备高容量氨吸附活性炭,并采用低温液氮吸附(BET)、扫描电镜(SEM)、Boehm滴定、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及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了测定,同时以常温动态吸附对氨吸附容量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ZnCl2活性炭氨吸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比例提高;随ZnCl2浓度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平均孔径变大,由23.00%增加到25.52%;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以质量比为11%的ZnCl2浸渍的活性炭样品(AC3)总酸性含氧官能团增加最多,增加了0.259 mmol·g-1。浸渍ZnCl2溶液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氨性能的改善十分明显,样品AC3对氨气的吸附量(75.58 mg·g-1)为原始活性炭(12.5 mg·g-1)的6.05倍;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得出氨在改性前后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与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较符合,说明吸附反应过程为物理-化学联合吸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1;TQ42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翟德华,于洋,杨虹;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途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5期
2 李志红;黄伟;左志军;宋雅君;谢克昌;;用XPS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CuZnAl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催化剂[J];催化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淑勤;樊学娟;;改性活性炭治理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8期
4 王文超;周仕学;姜瑶瑶;杨敏建;;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5 刘杨灏;余倩;李聪;林鑫;张小庆;余林;武伦福;;室内甲醛净化处理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6 李鸿伟;李彦旭;朱飞;;负载金属改性活性炭降解VOCs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8期
7 刘守新,陈孝云,陈曦,孙承林;表面酸碱2步改性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5年06期
8 刘守新;陈曦;张显权;;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对吸附硝基苯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9 翟敏,岳喜同,刘慧;装修居室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年02期
10 黄伟;贾艳秋;孙盛凯;;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浩波;东北师大校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首山,邓景屹,刘文川;活性碳纤维的化学改性[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刘守杰;李永光;佘玉奇;;活性炭性质对其吸附水中硝基苯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3 余刚;张昌;郑万兵;;汽车内部空气污染成因及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4 张丽丹;王晓宁;韩春英;郭坤敏;;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凯华;宋存义;邱露;李强;;流化活性碳纤维脱除烟气中的SO_2[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迟振新;孙冬月;;汽车内的污染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7 郭婷;白志鹏;吴灿;朱坦;;环境温度湿度对TiO_2/ACF光催化净化甲苯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5期
8 阎怀国,张俊贞,赵惠敏,李传运,安鼎年;活性碳纤维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3期
9 张立伟;王军华;吴佩;侯昭胤;费金华;郑小明;;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Al_2O_3-HZSM-5组合固体酸催化剂(英文)[J];催化学报;2010年08期
10 秦绍东;张成华;许健;吴宝山;相宏伟;李永旺;;Mo和Cu助剂对FeK/SiO_2催化剂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平;李万灯;蒋强;刘亚津;;抗菌除臭纤维用无机纳米材料[A];第五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勇;江莉;赵凤雯;谭晶;杨卫民;;熔体电纺制备无光去除甲醛功能纤维的研究[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秦琛;;污水处理中恶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4 卢彩虹;高缨;李杰;周黎明;鲁胜利;周建梅;刘波;;微波技术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李健;汪广兴;宋年合;;浅探反化学恐怖斗争中的化学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赵洁;齐秀丽;;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7 任一萍;王正;王志玲;常亮;高黎;郭文静;;氨处理对光度法测试甲醛释放量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8 钱益跃;周怀中;马国强;;金华市区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现状分析与控制建议[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9 范武波;尹华强;郭家秀;;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10 陶长元;于永波;刘作华;杜军;刘仁龙;范兴;;钒渣酸浸液中铼的分离富集研究进展[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辉;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左志军;浆态相催化剂的直接制备及其浆态相催化反应中的溶剂效应及TiO_2相变规律的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振华;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4 钱晓荣;阳离子木屑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秋生;催化直接羟基化法制备萘酚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刘青松;微波法制备竹基活性炭及强化湿式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立恒;褐煤基颗粒活性炭的绿色制备及其变压吸附分离CH_4/N_2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周烈兴;活性炭吸附处理苯和甲苯气体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陈庆军;炭质多孔材料的结构控制及对H2S、CO2脱除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栋;超临界流体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松波;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汪星星;DBD等离子体降解活性炭吸附的五氯酚及再生活性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薇;室内空气净化复合刨花板的制造工艺及性能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王志涛;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程静怡;三价钴氨络合物催化还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浩伊;Fenton试剂高级氧化法处理丙二醇废水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延军;吸附—光催化降解低浓度甲醛气体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梅岩;观赏植物吸收代谢甲醛及其甲醛胁迫响应基因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丽丽;活性炭基催化水解羰基硫催化剂的筛选及动力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燕;浅议室内甲醛污染现状与防治[J];安徽化工;2004年04期
2 刘世珍,曹明礼,侯祺棕;武汉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分析研究[J];北方环境;2005年01期
3 王佳佳;施冰;刘晓东;宋红;;3种木本植物对室内空气净化能力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7年11期
4 杨丽珍;周震;郝燕萍;谢芬艳;;TiO_2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中秋,王云;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3期
6 李亚新;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与防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1期
7 刘伟,翟德华,于洋,杨虹;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途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5期
8 徐征,千载虎,张强,毛利群,田部浩三,盛世善,熊国兴;CuO-ZnO基CO_2/H_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中心[J];催化学报;1994年02期
9 胡尚勤;微生物除臭牛粪的初步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4年01期
10 吴志超,李国建,,马肖卫;生物脱臭技术初探[J];重庆环境科学;199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宫斐;新装居室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段浩波;东北师大校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平;几种植物对室内污染气体甲醛的净化能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黄薇;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程足芬;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甲醛污染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贾艳秋;孙盛凯;;活性炭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05期
2 孙康;蒋剑春;;国内外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6期
3 孙宝林;新型活性炭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劳动保护;1995年04期
4 孙艳;;活性炭制备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4年01期
5 韩相理;芦春梅;;净美兼具——活性炭工艺品材料和功能初探[J];美术大观;2014年01期
6 魏娜,赵乃勤,贾威;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梦青,王新征,居荫轩,郑永丽;钙催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王鹏,张海禄;表面化学改性吸附用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3年03期
9 崔静,赵乃勤,李家俊;活性炭制备及不同品种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05年01期
10 窦智峰;姚伯元;;高性能活性炭制备技术新进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春燕;王公应;冯良荣;;活性炭载体改性进展[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伟容;肖泽辉;;活性炭的成型、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范武波;尹华强;郭家秀;;活性炭改性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厉嘉云;马磊;卢春山;李小年;;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载体及负载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5 苗婷;周朝华;严春晓;程振兴;;活性炭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6 陈翠兰;张本山;高凌云;李芬芬;周雪;;吸附剂活性炭的制备与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汤华民;李江存;舒一兰;;活性炭材料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8 代晓东;刘欣梅;钱岭;张建;阎子峰;;天然气吸附用活性炭制备的放大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蔡芬芬;朱义年;梁美娜;;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侯敏;刘力;王璐;梁海潮;邓正华;;氧化剂(NH_4)_2S_2O_8处理活性炭对储能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明 江;[N];中国商报;2004年
2 何应松;[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黄宇;[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辉 林泽攀 王建兰;[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新;毛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解立平;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03年
3 代晓东;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修饰与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孙康;果壳活性炭孔结构定向调控及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杨继亮;活性炭在卷烟滤嘴及烟草加工废水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陈云;活性炭及其改性催化剂应用于碘化氢分解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静;湿生植物基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重金属镍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邹学权;水处理用活性炭的微波改性与再生[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杨坤彬;物理活化法制备椰壳基活性炭及其孔结构演变[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利波;烟杆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奕坚;成型活性炭的银离子吸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苗东旭;玉米芯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二价锌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崔颖;以芦苇为原料多种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脱附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双双;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王勇;无患子残渣活性炭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闫新龙;活性炭成型及其对天然气吸附性能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孙利娜;废旧纺织品制备活性炭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刘佳颖;新型无粘结剂成型活性炭的吸附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理;泡沫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向守信;活性炭改性及其在油气分离回收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活性炭改性对气相污染物甲醛及氨吸附去除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8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