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钡掺杂量对镧掺杂锆锡钛酸铅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7 18:09

  本文选题: + 反铁电陶瓷 ; 参考:《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02期


【摘要】: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Pb_(0.97)-xLa_(0.02)Ba_xZr_(0.55)Sn_(0.38)Ti_(0.07)O_3(x=0,0.09,0.11,0.13,物质的量分数)反铁电陶瓷,研究了钡掺杂量对该陶瓷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储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钡能掺入到陶瓷晶格中形成钙钛矿结构;随着钡掺杂量的增加,陶瓷的反铁电-顺电相变温度降低,介电常数增大;当x=0.09时,室温下施加5.4kV·mm~(-1)的电场,陶瓷的储能密度为0.7J·cm~(-3),应用电场强度比文献报道的低,说明钡的添加降低了陶瓷的应用电场强度;陶瓷的储能特性与钡掺杂量呈线性关系。
[Abstract]:The antiferroelectric ceramic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synthesis 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barium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energy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has been studied. The antiferroelectric ceramics have been 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Ba dop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energy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rium can be doped into the ceramic lattice to form perovskite struc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barium doping amount, the antiferroelectric-para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and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increases. The energy storage density of the ceramics is 0.7 J cm ~ (-1) ~ (-3), and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ddition of barium reduces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f the ceramics, and the energ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ramics are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doping amount of barium.
【作者单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催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电力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04334,21476101) 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14DZ2274100)
【分类号】:TQ17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小芳;胡大为;;高储能密度常温相变含水石蜡储能微囊制备[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黄佳佳;张勇;陈继春;;高储能密度介电材料研的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3 王亚军;武晓娟;曾庆轩;;高储能密度钛酸钡基复合材料[J];科技导报;2012年10期

4 ;具有超高储能密度的新型多孔炭材料[J];材料工程;2008年12期

5 李松松,吴一辉,徐春红;碳纤维复合飞轮转子储能密度的优化研究[J];石油机械;2003年06期

6 汤清华,,潘晓光,叶龙,石康源;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复合介质材料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建中;陈寿田;;高储能密度陶瓷电容器的研制[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苑金凯;党智敏;;高储能密度全有机复合薄膜介质材料[A];第十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芳;海外新能源专家来宁“布道”[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窦晓亮;高储能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戴玲;提高脉冲电容器储能密度的新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松松;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转子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储能密度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明飞;多孔钛酸锶钡的制备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赵勇;多孔钛酸钡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位姣姣;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用聚合物薄膜介电击穿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邱维君;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高储能密度的钛酸锶钡基陶瓷[D];浙江大学;2016年

5 高逸群;高储能密度钛酸钡薄膜电容器的制备及其充放电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徐健;高储能密度液体介质脉冲绝缘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杨晓明;铌镥酸铅基反铁电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锐;复合材料飞轮储能密度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窦晓亮;纳米BT/PVDF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张文俊;高储能密度铌酸盐铁电玻璃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2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02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