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涡核破碎翼旋风分离器内颗粒受力数值分析
本文选题:旋风分离器 + 涡核破碎翼 ; 参考:《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内置涡核破碎翼旋风分离器具有维持较高效率同时降低阻力的特点。研究其内部颗粒受力情况对揭示其工作机理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模拟流场,在此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离散化模型(DPM)对传统Lapple型旋风分离器加设涡核破碎翼前后的内部颗粒进行追踪,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内置涡核破碎翼旋风分离器在颗粒分离时间及受力在数值上均与传统分离器有所差别;涡核破碎翼叶片较短时,径向合力主要表现为向外,离心力占主导作用,利于颗粒收集;叶片较长时,颗粒受到气流扰动作用加剧,径向上的运动随机性增加从而不利于分离。
[Abstract]:The built-in vortex-core broken wing cyclone separato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taining high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resista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ternal force of particles in order to reveal its working mechanism. Using CFD method and 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the Lagrangian discrete model is used to track the internal partic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ventional Lapple cyclone separator is installed with the vortex core broken wing. And carry on the force analysis to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paration time and force of the inner vortex broken wing cyclon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separator, and when the blade of the broken wing is short, the radial force is mainly outward, and the centrifugal force plays the leading role. When the blade is longer, the particle is disturbed by the air flow, and the random movement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is increased,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epar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
【分类号】:TQ05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耀东,刘仁桓,燕辉,时铭显;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磨损实验和分析[J];化工机械;2001年02期
2 程丽华,梁朝林;改进型旋风分离器的新应用[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张长森;“导流口可调式双出风口旋风分离器”产品通过鉴定[J];水泥工程;2002年01期
4 梁朝林;旋风分离器结构改进的研究[J];炼油设计;2002年09期
5 蔡安江;旋风分离器设计计算的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3年08期
6 张百麟;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技巧[J];石化技术;2003年02期
7 李文东,王连泽;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方法分析[J];环境工程;2004年02期
8 刘建平,陈旭;高效旋风分离器的设计[J];化工设计通讯;2004年04期
9 魏耀东,时铭显;流化床旋风分离器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11期
10 魏新利,张海红,王定标;旋风分离器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秀英;张仲欣;殷勇;白崇仁;;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及设计方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崔洁;陈雪莉;李昌剑;龚欣;王辅臣;;径向入口旋风分离器内颗粒持料量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付双成;孙国刚;高翠芝;郭广军;;防返混锥位置对旋风分离器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高翠芝;孙国刚;马强;张娜娜;钱步仁;;入口浓度对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董瑞倩;孙国刚;高翠芝;;压力对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马盛军;靳丙秋;鞠学贞;张文丰;石永军;;旋风分离器的技术改造[A];浙江省化工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省(市)际化学化工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双权;孙国刚;时铭显;;排气管偏置对PV型旋风分离器效率及压降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严超宇;吴小林;卢春喜;高金森;时铭显;;旋风分离器内涡核非稳态特性的流体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成文;王连泽;;旋风分离器内能量耗损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陈建义;时铭显;;旋风分离器压降计算模型[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谢文艳邋闫华 白争鸣;三级旋风分离器技术达国际先进[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谢文艳 闫华 白争鸣;高效能设备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谢文艳邋通讯员 阎华 白争鸣;大庆石化机械厂研发成功高效能设备[N];中国石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学智;入口高浓度条件下的旋风分离器对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赵新学;气固两相流对旋风分离器壁面磨损机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栾一刚;轴流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吉光;静电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5 钱付平;不同排尘结构及操作条件旋风分离器分离特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海刚;旋风分离器中气—固两相流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3年
7 M'BOUANA Noé-Landry-Privace;高浓度旋风分离器气固流动与分离特性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崔洁;分级式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与结构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治平;加压循环流化床的实验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磊;六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循环流化床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李昌剑;分级式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结构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夏欣;一种中低温煤干馏工艺及设备结构的研究[D];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年
4 于洲;气固两相动态旋风分离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刘鹤;旋风分离器内置涡核破碎翼的实验及数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唐守强;基于CFD的旋风分离器性能参数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吴凯;强旋气固流场的湍流特性、稳流与整流[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吴灵辉;折角入口、圆台出口和直筒型旋风分离器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刘琳;旋风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与稳定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10 管西旗;导叶式多管旋风分离器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194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