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混凝土经历常温及-30~-120℃间冻融循环作用的受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7 11:53
【摘要】:通过混凝土经历两种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的试验,探究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受压变形性能。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上限温度时,因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分别呈下降和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限温度时,因混凝土孔隙水结冰作用明显、产生的影响对冲了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保持不变或略有增长、峰值应变变小。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损失与其降温引起的峰值应变增长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超低温冻融循环的上限温度是否回到常温对混凝土受压变形性能的影响则不大。这些可为可靠地设计LNG类储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under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wo kinds of tests under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peak strain of concrete decrease and increase because of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damage at the upper temperatur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However, at the lower temperatur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the effect of concrete pore water icing is obvious, and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damage makes the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keep constant or slightly increase, and the peak strain becomes smaller. The loss of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caused by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e-thaw cycle has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crease of peak strain caused by freezing and thawing. However, whether the upper limit temperature of ultra-low temperature freeze-thaw cycle returns to normal temperatur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These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liable design of LNG type storage tank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242)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曹大富;富立志;秦晓川;杨忠伟;;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受拉本构特征[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S2期

3 张云清;余红发;孙伟;张建业;;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硫酸盐应力腐蚀特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6期

4 曹大富;富立志;杨忠伟;;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受拉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1期

5 陈树东;孙伟;余红发;张云升;;冻融循环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规律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01期

6 黎岩;;冻融循环作用下衬砌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J];山西建筑;2013年16期

7 曹大富;富立志;杨忠伟;秦晓川;;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受压本构特征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1期

8 管巧艳;高丹盈;李杉;;冻融循环作用后CFRP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06期

9 严佳川;邹超英;;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寿命评估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响;李家正;张亮;李明霞;;碳化对遭受冻融循环作用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响;杨华全;李明霞;彭尚仕;董芸;严建军;;碳化对遭受冻融循环作用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商效t@;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越恺;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湿度及变形的影响[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2 陆建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翟海涛;冻融作用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规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4 段小龙;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朱孔峰;疲劳荷载与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动态特性试验研究[D];烟台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42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42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