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合成石墨烯包覆粒径可控的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组装合成石墨烯包覆粒径可控的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年
自组装合成石墨烯包覆粒径可控的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陈言伟
【摘要】:氧化石墨烯因其优秀的可修饰性,且其被还原之后具有与石墨烯相近的性质,比如高比表面积,优越导电性,热稳定性,高机械性能等,是一种在能源转换方面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物质。相比于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价格优宜,易于制备。以氧化石墨烯作为反应原材料的复合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光催化,水分解,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研究与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三氧化二铁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其超高理论容量(1005mA h g-1),环境友好,安全,廉价。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三氧化二铁因其导电性差,体积效应明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发现将三氧化二铁制备成中空结构和将三氧化二铁包覆于导电材料中可以很好的改善其导电性和体积效应,从而可以有交提升电极结构稳定性,增强三氧化二铁电化学性能。在电能存储器件中,电池因其充放电速率较慢,从而限制了其在大电流充放电或是快速充放电场合的应用。电容器因其能够快速充放电的独特性质,在很多场合被广泛使用。中空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因其独特的中空结构,有利于电子与离子快速进出电极材料,且能够改善充放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体积效应,减缓多次循环后容量急剧衰减,有利于维持电极材料结构稳定,从而吸引了大量关注与研究。石墨烯基电极材料中以包覆结构最为引人关注。石墨烯包覆的金属氧化物用作电极材料能够充分利用金属氧化物的储锂特性,石墨烯的导电性,石墨烯作为结构骨架的机械性能,能够缓慢充放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增强复合材料导电性,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目前被研究人员认为具有优秀应用前景。本课题利用氧化石墨烯的独特结构与性质,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中空的粒径可控的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GHFs,并测试其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电容器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石墨烯包覆的三氧化二铁,作为电极材料,在100 mA g-1下,用恒定电流充放电,循环50次后,锂电容量仍在420 mAh g-1,并且在高电流密度1000 mA g-1下,容量仍高达230 mAh g-1。该材料说明三氧化铁颗粒间的石墨烯具有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作用。2.进一步改善反应条件,通过控制反应原料,反应溶剂,反应条件,制备出颗粒大小均匀,且颗粒可以控制分布从2000 nm至50 nm,且大于300 nm的颗粒为明显中空结构。将上述制备所得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测试所得结果优异,以300 nm大小三氧化二铁颗粒为例,作为电极材料,在100 mA g-1,循环50次后,其锂离子电池性能950 mA h g-1,并且在高电流密度1000 mA g-1下,容量仍高达640 mAh g-1。该材料说明三氧化铁颗粒大小,中空结构,石墨烯和三氧化二铁之间的协同作用,石墨烯包覆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传输电子速度和脱嵌锂离子能力,而且可以减缓GHFs的体积效应,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性能。3.将上述制备得到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测试,以300nm大小三氧化二铁颗粒为例,在1Ag-1条件下,其容量密度为350Fg-1,循环500次以后,基容量密度几乎不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38.11;TB3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学谦;;全球化下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2期
2 杨全红;吕伟;杨永岗;王茂章;;自由态二维碳原子晶体—单层石墨烯[J];新型炭材料;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普;吕晴;王丽娥;于杰;罗筑;黄浩;许国杨;邓青;秦军;;石墨烯的制备和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复合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2 吴诗德;宋彦良;李超;王力臻;夏同驰;卫应亮;陈荣峰;;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3 李永锋;刘燕珍;杨永岗;温月芳;王茂章;;L-半胱氨酸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12期
4 褚颖;刘娟;方庆;蒋利军;;碳材料石墨烯及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J];电池;2009年04期
5 杨全红;唐致远;;新型储能材料——石墨烯的储能特性及其前景展望[J];电源技术;2009年04期
6 杨斌;门传玲;曹军;;石墨烯改性的TCO玻璃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2年04期
7 葛鹏;王化军;赵晶;解琳;张强;;焙烧温度对加碱焙烧浸出法制备高纯石墨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0年02期
8 赵承强;;石墨烯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广东化工;2011年12期
9 张焕林;李芳芳;刘柯钊;;石墨烯气敏性能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10 马承愚;毛宇;徐鹏飞;刘建奇;宋新山;;KOH/NaOH活化法辣椒秸秆制备高表面积活性炭与表征[J];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军;几种纳米分子及小分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国祥;GaN纳米管和纳米带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月娥;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输运的调制[D];湘潭大学;2011年
4 王春;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石墨烯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忠良;碳化硅薄膜的外延生长、结构表征及石墨烯的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海艳;铁磁近邻作用下二维电子气体系的自旋相关输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小姣;低维碳基分子器件的电荷输运机理研究及计算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8 吕伟;石墨烯的宏量制备、可控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彭徐袁;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李绍晨;碱金属原子吸附π共轭环体系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芳;双氢氧化物膜修饰电极对电活性物质的直接电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声意;还原石墨烯氧化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宽;石墨烯的室温简易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圣江;新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胡军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嵌锂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许基松;碳纳米薄膜的场发射机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杜庆来;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超电容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游从辉;低温化学解理石墨烯的改性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薛露平;石墨烯及其纳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_2排放及减排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谢水清;黄承锋;;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年31期
3 李琴;;低碳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12期
4 杨全红;;纳米孔“炭”和纳米孔“碳”——对碳质多孔材料的几点思考[J];新型炭材料;2007年04期
5 龚春;;低碳物流开创物流业新时代[J];中国商贸;2010年2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芃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自组装合成石墨烯包覆粒径可控的三氧化二铁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4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