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竹叶和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14
本文关键词:几种竹叶和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竹子属于禾本科(Graminae)、竹亚科(Bambusoideae)的多年生常绿植物。竹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优良的药用历史,是中医一昧著名的清热解毒药。竹叶提取物有效成份包括黄酮、酚酸、蒽醌、内脂、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症等功效。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粉单竹、青皮竹、青秆竹三种竹叶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得出2-烯-戊醇,已醛,2-烯-1-已醛,叶绿醇,苯乙醛,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三十四烷烃,壬醛等,其中最高含量的都是叶绿醇。运用正交实验设计,采用解析-热提两步法对粉单竹进行竹叶提取物的提取,得到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15,80%乙醇解吸,用水热提15min,提取3次,略优于文献中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最优条件。运用解析-热提两步法提取的四种竹叶提取物粉单竹、青皮竹、青秆竹、罗汉竹浸膏进行了脂质过氧化实验,得出IC_(50)分别为0.000064g/mL、0.000157g/mL、0.000116g/mL、0.000123g/mL,显示出竹叶提取物有着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滇桂艾纳香,拉丁名为Blumea riparia(BL.)DC,别名有管芽、假东风草,是广西壮族民间的传统用药,有活血、止血的功能,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产后浮肿,不孕症。 实验运用响应面设计,采用超声波、微波提取优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得出超声波提取:乙醇体积分数为:38%,固液比为:1∶23,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4℃,提取次数为三次。微波提取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2%,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7min,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三次。以提取最优条件提取的浸膏脂质过氧化实验,运用计算IC_(50)软件回归,得出超声波半抑制浓度IC_(50)=0.032mg/mL,微波提取的半抑制浓度IC_(50)=0.034mg/mL,显示良好的抗氧化性。血红细胞抗氧化方法的抗氧化实验中,使红细胞受到破坏而溶血。 在滇桂艾纳香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中,运用响应面设计进行最优工艺的优化超声波、微波提取,得出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时间:8.37min,温度:65.8℃,固液比:1∶32。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时间:23min,温度56℃,固液比1∶20。 实验对滇桂艾纳香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陶瓷膜膜分离、有机膜膜分离、三氯乙酸除蛋白、DEAE纤维素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滇桂艾纳香多糖Blumea ripariapolysaccharide(BRP),经过高效凝胶色谱GPC分析得到其分子量为:1.13×10~6。经过水解进行高效液相分析,得出单糖组分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完全甲基化,水解、还原、乙酰化得到单糖的衍生化物,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合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多糖的结构分析。 对纯化得到的分子量为:1.13×10~6多糖样品进行脂质过氧化实验和流动注射抗氧化实验。脂质过氧化实验中多糖未能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但在流动注射法中却能表现出比较不错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竹叶提取物 滇桂艾纳香 血红细胞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 多糖 响应面设计 膜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Q4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符号说明12-13
- 第一部分 几种竹叶挥发成分、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13-39
- 第一章 竹叶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及应用研究概况13-17
- 1.1 概述13
- 1.2 化学成分的研究13-15
- 1.2.1 挥发油成分13-14
- 1.2.2 竹叶黄酮14
- 1.2.3 多糖14
- 1.2.4 氨基酸14-15
- 1.2.5 无机矿物质15
- 1.2.6 其他化合物15
- 1.3 竹叶黄酮的应用15-17
- 1.3.1 竹叶黄酮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5
- 1.3.2 竹叶黄酮的心脑血管药理活性15-16
- 1.3.3 竹叶黄酮调节血脂的作用16
- 1.3.4 竹叶黄酮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6-17
- 第二章 竹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17-23
- 2.1 试剂及仪器17
- 2.1.1 试剂17
- 2.1.2 仪器17
- 2.2 方法原理17-18
- 2.3 实验部分18-19
- 2.3.1 挥发油的提取18
- 2.3.2 进行GC-MS检测色谱条件18-19
- 2.4 结果与讨论19-22
- 2.4.1 粉单竹样品GC-MS谱图及分析19-20
- 2.4.2 青皮竹样品GC-MS谱图及分析20-21
- 2.4.3 青秆竹样品GC-MS谱图及分析21-22
- 2.5 本章结论22-23
- 第三章 竹叶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23-31
- 3.1 试剂与仪器23
- 3.1.1 试剂23
- 3.1.2 仪器23
- 3.2 方法原理23-24
- 3.2.1 解析—热提两步法原理23-24
- 3.2.2 超声波提取原理24
- 3.2.3 微波提取原理24
- 3.3 实验部分24-27
- 3.3.1 运用正交设计及解吸--热提两步法优化竹叶黄酮提取工艺24-26
- 3.3.2 超声波提取与微波提取26-27
- 3.4 结果与讨论27-30
- 3.4.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27-28
- 3.4.2 正交实验分析28-29
- 3.4.3 几种方法的对比29-30
- 3.5 本章结论30-31
- 第四章 竹叶提取物的脂质过氧化活性31-39
- 4.1 试剂及仪器31-32
- 4.1.1 实验试剂31-32
- 4.1.2 实验仪器32
- 4.2 实验原理32-33
- 4.2.1 蛋白含量测定机理32
- 4.2.2 脂质过氧化的机理32-33
- 4.3 实验内容33-35
- 4.3.1 蛋白标准曲线的制作33-34
- 4.3.2 肝匀浆中蛋白浓度的测定34
- 4.3.3 竹叶提取物的提取34
- 4.3.4 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实验34-35
- 4.4 结果与讨论35-38
- 4.4.1 粉单竹的抗氧化分析35-36
- 4.4.2 青皮竹的抗氧化分析36
- 4.4.3 青秆竹的抗氧化分析36-37
- 4.4.4 罗汉竹的抗氧化分析37-38
- 4.4.5 维生素C对照实验38
- 4.5 本章结论38-39
- 第二部分 滇桂艾纳香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研究39-86
- 第五章 滇桂艾纳香化成分及活性研究概况39-44
- 5.1 滇桂艾纳香的简介39
- 5.2 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39-41
- 5.3 滇桂艾纳香药理活性41
- 5.4 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活性41-44
- 5.4.1 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42
- 5.4.2 多糖的结构分析42
- 5.4.3 多糖的活性研究42-44
- 第六章 响应面曲线法法优化滇桂艾纳香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44-58
- 6.1 试剂与仪器44
- 6.1.1 试剂44
- 6.1.2 仪器44
- 6.2 方法原理44-45
- 6.2.1 SAS软件及响应面曲线法的原理44-45
- 6.2.2 超声波及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原理45
- 6.3 实验部分45-54
- 6.3.1 超声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的实验45-50
- 6.3.2 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50-54
- 6.4 芦丁标准曲线54-55
- 6.5 重复性实验55
- 6.6 显色稳定性实验55
- 6.7 回收率实验及其结果55-57
- 6.7.1 回收率实验55-56
- 6.7.2 加样回收率的测定56
- 6.7.3 回收率分析56-57
- 6.8 本章结论57-58
- 第七章 滇桂艾纳香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58-65
- 7.1 大鼠脂质过氧化活性58-61
- 7.1.1 实验样品与试剂及仪器58
- 7.1.2 实验原理58
- 7.1.3 实验部分58-60
- 7.1.4 小结60-61
- 7.2 红细胞抗氧化实验61-64
- 7.2.1 实验原理61
- 7.2.2 实验样品与试剂61-62
- 7.2.3 实验内容62-64
- 7.2.4 小结64
- 7.3 本章结论64-65
- 第八章 滇桂艾纳香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65-74
- 8.1 实验试剂与仪器65
- 8.1.1 试剂65
- 8.1.2 仪器65
- 8.2 实验原理65
- 8.3 滇桂艾纳香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65-72
- 8.3.1 多糖的脱脂65
- 8.3.2 脱脂后与未脱脂得率的对比65-66
- 8.3.3 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多糖的工艺优化66-69
- 8.3.4 超声波提取滇桂艾纳香多糖的工艺优化69-72
- 8.4 葡萄糖标准曲线72-73
- 8.5 换算因子的确定73
- 8.6 本章结论73-74
- 第九章 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74-79
- 9.1 试剂及仪器74
- 9.1.1 试剂74
- 9.1.2 仪器74
- 9.2 实验过程:74-78
- 9.2.1 膜分离74-75
- 9.2.2 除蛋白75
- 9.2.3 色谱分离75-76
- 9.2.4 多糖的结构鉴定76-78
- 9.3 本章结论78-79
- 第十章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79-84
- 10.1 多糖的脂质过氧化实验79-80
- 10.1.1 实验样品与试剂及仪器79
- 10.1.2 实验原理79
- 10.1.3 实验部分79-80
- 10.2 流动注射法测定滇桂艾纳香多糖的抗氧化活性80-83
- 10.2.1 流动注射法测定滇桂艾纳香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原理80-81
- 10.2.2 试剂及待测样品配制81
- 10.2.3 测定方法及过程81-82
- 10.2.4 滇桂艾纳香多糖的流动注射法测定抗氧化82-83
- 10.3 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法抗氧化实验83
- 10.4 结论83-84
- 第十一章 结果与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4
- 附图94-100
- 致谢100-10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0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翟冠兰;大米储存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付晓;四川传统肉制品栅栏因子及其防腐保质机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3 周莉;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生物脱氮菌株的筛选及脱氮条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韫;钛白粉表面包膜的表征及机理[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慧颖;出芽短梗霉发酵产普鲁兰多糖的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渠志臻;蒙古口蘑菌丝体营养生理特性及培养条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春桃;羧甲基壳聚糖—膨润土复合吸附剂对Cu~(2+)、Ni~(2+)、Cr~(3+)的吸附作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韩省;Klebsiella sp.CY-7胞外多糖的制备、提取及应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几种竹叶和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6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