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4:18

  本文关键词: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局面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目前中国的煤炭利用主要形式是直接燃烧,,造成中国的煤炭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为此,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其中煤气化技术是重要的核心技术。煤气的热能利用效率高,污染少,便于运输和利用,得到广泛应用。而考察硫元素在热解和气化等转化过程中的变迁规律将有助于脱硫工艺的开发和完善,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本论文选取“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用固定床反应器对三种煤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分析了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的分布,并借助非等温热重技术对煤的热解反应性进行了研究,从而取得相关的动力学参数,以期为进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分析了煤焦与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化介质的反应性,对煤焦在CO_2气氛下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实验还对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硫的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 热解实验结果表明: (1)煤的热解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同热解条件下随着煤阶的增高,TG和DTG曲线逐渐向高温区移动,热解各阶段的失重量逐渐减少,随着最大失重温度的增加,煤的热解反应性减小;且由于热解各阶段反应机理和历程的不同,取得的动力学参数也有所不同,其活化能值介于8.93—72.23kJ/mol之间,进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比之后,发现两者相关性较好。 (2)由于煤中含有化学键和结构官能团的不同,在热解过程中,随着热解温度的变化,不同煤种气态产物的分布不同,其CO和CO_2的生成量与煤中的氧含量有关,而生成的含氢气态产物的逸出量与煤中H/O原子比有很大的关系。 (3)热解过程中煤中的硫主要以H_2S和少量COS的形式逸出到气相,生成含硫气体的量与煤中含硫量密切相关。把煤经过脱灰处理后,考察了酸处理前后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规律,发现原煤中硫的逸出量较脱灰后有显著降低,这是原煤中碱性矿物质的固硫作用引起的。 气化实验结果表明: (1)在水蒸汽气化和CO_2气化反应过程中,三种煤的气化反应性大小为伊泰煤焦>灵石煤焦>河津煤焦,三种煤的气化反应性与三种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性相同,这主要是由三种煤的煤阶决定的,相同条件下,低阶煤的热解和气化反应性均高于高阶煤;在900—11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随之提高,同时根据在反应过程中碳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发现水蒸汽气化的效果明显好于CO_2的气化效果。 (2)煤焦在两种气氛下的硫逸出规律有很大的差异,在CO_2气氛下气化,硫大部分以COS的形式逸出到气相,仅有极少量的H_2S气体逸出,而在水蒸汽气氛下气化,生成的全部是H_2S气体,没有检测到COS的生成。 (3)根据煤焦在CO_2气化过程中碳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分别用均相反应模型与未反应缩芯模型求取反应速率常数k,再通过拟合出的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分别求取了反应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并用两种模型求得的k模拟碳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发现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热解 气化 气态产物 硫逸出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Q530.2;TQ54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12-32
  • 1.1 发展煤气化技术的必要性12-15
  • 1.1.1 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12-13
  • 1.1.2 煤炭气化的意义13-15
  • 1.1.3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15
  • 1.2 煤的热解与焦的气化反应15-24
  • 1.2.1 煤的大分子结构16-17
  • 1.2.2 煤的热解机理及其影响因素17-19
  • 1.2.2.1 煤的热解机理17-18
  • 1.2.2.2 煤的热解过程18
  • 1.2.2.3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18-19
  • 1.2.3 煤焦的气化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19-24
  • 1.2.3.1 煤炭气化的基本反应19-20
  • 1.2.3.2 煤气化反应机理20-21
  • 1.2.3.3 煤炭气化的反应历程21-22
  • 1.2.3.4 气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22-23
  • 1.2.3.5 煤中矿物质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23-24
  • 1.3 煤转化中硫的变迁规律24-30
  • 1.3.1 煤中硫的分布与形态25-26
  • 1.3.2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规律26-28
  • 1.3.2.1 煤中无机硫的转化26-27
  • 1.3.2.2 煤中有机硫的转化27-28
  • 1.3.3 气化过程中硫的变迁规律28-29
  • 1.3.3.1 气化过程中无机硫的转化28-29
  • 1.3.3.2 气化过程中有机硫的转化29
  • 1.3.4 矿物质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规律的影响29-30
  • 1.4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30-32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32-40
  • 2.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32-34
  • 2.1.1 煤种的选取与分析32-33
  • 2.1.2 煤样的酸处理33-34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34-37
  • 2.2.1 固定床反应器34-35
  • 2.2.2 流化床反应器35-36
  • 2.2.3 热重实验36-37
  • 2.2.3.1 热重法简介36
  • 2.2.3.2 热重实验装置36-37
  • 2.3 产物分析37-40
  • 2.3.1 气体成分分析37-38
  • 2.3.2 工业分析38
  • 2.3.3 元素分析38-40
  • 第三章 煤热解特性的研究40-54
  • 3.1 实验条件与装置40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40-53
  • 3.2.1 温度对煤热解的影响40-43
  • 3.2.2 煤化程度对煤热解的影响43-44
  • 3.2.3 不同煤种在相同热解条件下热解曲线特征参数的比较44-46
  • 3.2.4 煤热解动力学的研究46-53
  • 3.2.4.1 热分析动力学方程46-51
  • 3.2.4.2 动力学结果的检验51-53
  • 3.3 结论53-54
  • 第四章 煤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的分布及硫的逸出规律54-70
  • 4.1 实验装置54
  • 4.2 结果与讨论54-63
  • 4.2.1 热解过程中 CO和 CO_2的逸出规律54-56
  • 4.2.2 热解过程中 H_2的逸出规律56-57
  • 4.2.3 热解过程中 C_1-C_3烃类气体的逸出规律57-60
  • 4.2.4 热解过程中硫元素的逸出规律60-63
  • 4.3 矿物质对热解过程中硫逸出规律的影响63-67
  • 4.3.1 H_2S气体的逸出规律63-65
  • 4.3.2 COS气体的逸出规律65-67
  • 4.4 结论67-70
  • 第五章 煤焦气化反应性的研究70-84
  • 5.1 三种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差异70-73
  • 5.2 水蒸汽气化过程中煤焦的气化反应性73-75
  • 5.3 不同气氛下煤焦的气化反应性75-76
  • 5.4 CO_2气化过程中硫的逸出规律76-77
  • 5.5 水蒸汽气化过程中硫的逸出规律77-78
  • 5.6 煤焦 CO_2气化动力学的研究78-83
  • 5.6.1 三种煤焦的气化动力学79-82
  • 5.6.2 动力学结果的检验与模拟82-83
  • 5.7 结论83-84
  • 第六章 论文结论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84-87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84-85
  • 6.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85-87
  • 参考文献87-92
  • 发表论文92-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贡雪东,肖鹤鸣;一元硝酸酯热解反应的理论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7年01期

2 肖军,沈来宏,王泽明,仲晓黎;生物质加压热重分析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3 王辉;马玉峰;姜秀民;万鹏;;水煤浆热解挥发分析出机理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6年03期

4 王擎;徐峰;柏静儒;孙佰仲;李少华;孙键;;桦甸油页岩基础物化特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曾文茹;姚斌;宗若雯;周允基;;非线性等转化率法研究聚苯乙烯热解反应活化能与转化率的关系[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8期

6 娄瑞;武书彬;谭扬;;脱墨污泥热分解特性及其热解动力学浅析[J];中国造纸学报;2009年01期

7 贺心燕;;流化床生物质热解液化系统能耗分析研究[J];河南化工;2010年04期

8 刘鹏;王万福;岳勇;刘光全;刘晓辉;;含油污泥热解工艺技术方案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0年02期

9 李钢;崔树军;舒新前;李晓翔;董玲;贾懿曼;;干化污泥热解制备可燃气过程中石英砂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10 马福林;阎儒峰;韩国斌;;蓖麻酸甲酯热解反应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洪波;苏桂秋;李萍;刘士祥;;基于红外光谱法的PVC垃圾热解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2 杨雪薇;张晓昱;;白腐菌降解生物质木质素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涛;解立平;吴霞;赵立新;;污水污泥空气气化特性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赵增立;李海滨;吴创之;陈勇;;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尹利献;刘明舜;傅南雁;;1,1’-二(重氮乙酰基)二茂铁的热解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吕鹏梅;王铁军;常杰;吴创之;陈勇;;生物质流化床空气-水蒸气气化模型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伊晓路;张晓东;张卫杰;郭东彦;;稻壳循环流化床气化实验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康啸琦;孙启文;应卫勇;房鼎业;;煤间接液化油电联产中水煤浆气化炉的数值模拟[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磊;张庶;孙杰;陈家碧;;环辛四烯(COT)-配体的双铁卡宾络合物的新奇热解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朋;于庆波;;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Ⅰ)——等温热重法[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建国;抑制焦炭在风口回旋区粉化的焦炭性状和高炉操作条件[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双文;煤气化现有问题的解决办法[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廖建国;日本高炉炼铁工艺基础研究概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4 记者 李军;20个化工项目获陕西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金彪;多喷嘴对置式装置通过考核[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金彪;多喷嘴对置式装置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6年

7 平晨;焦炭反应性和反应温度对高炉内焦炭气化行为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8 李晓岩;山大化工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陈继军;28项石化成果获陕西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姚燕燕 范志臣;我国煤气化技术领先国际[N];中国矿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慎启;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鞠付栋;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唐万军;温度积分及固体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匡建平;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机理以及气流床气化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乌晓江;高灰熔点煤高温、加压气流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理工大学;2007年

6 翟云波;基于化学活化法的污泥衍生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平;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黄胜;石油焦的理化性质及其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海翔;生物质热解的物理化学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林建英;煤及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化过程中氮的迁移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春霞;生物质热解气化特性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7年

2 赵丽红;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丁华;煤及其显微组分热解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4 侯学成;射流床煤气化反应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振兴;煤加氢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姚炜;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试验和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洋;新疆部分地区煤样气化反应的模拟与分析[D];新疆大学;2012年

8 黄桃花;两段组合式煤气化炉优化及流程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启静;铁系催化剂对煤和石油焦气化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吴加奇;高温下渣/灰熔融与矿物质行为对煤焦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煤热解与气化反应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78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