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民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22:10

  本文关键词:民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型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洁净煤技术,大力推广、生产和使用民用洁净型煤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型煤技术的核心就在于型煤粘结剂和型煤的燃烧特性。通过试验发现,腐植酸对于唐山型煤粘结效果极好,5%的添加量即可满足型煤的强度要求,抗压强度、落下强度、热强度都很高,不过腐植酸作为粘结剂添加量较高,且用于中远型煤的效果一般;膨润土不适合作为型煤粘结剂的主料,用作粘结剂冷态强度较差,即使添加3%,冷态强度依然难以满足要求,但高温强度较好;木质素磺酸钙对中远型煤冷态下的粘结存在较好的作用,对唐山型煤的粘结效果较差,高温强度较差;对于中远型煤,淀粉是一种极佳的粘结剂,加入0.5%即可在冷态下取得较好的粘结效果;对于唐山煤,则淀粉的粘结效果较差,加入1.5%冷态强度依然较低,难以满足一般民用炊事型煤要求;淀粉作为粘结剂,高温强度较差。淀粉通过改性可以具有较好的浸水强度与浸水复干强度。中远型煤粘结剂的较优配方为0.3%的淀粉和0.2%的木质素磺酸钙,以在低成本下得到较好的冷态强度,同时添加2.5%的膨润土以增加型煤高温强度;唐山型煤中加入5%腐植酸即可满足一般民用炊事型煤强度性能要求。煤球燃烧特性试验发现,少量粘结剂的添加对型煤的燃烧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型煤燃烧特性最主要的因素是原料煤的性质;相对于朝鲜无烟煤,高挥发分的神华烟煤有利于改善型煤的着火特性,着火速度较快,燃烧时间较短,前期的燃烧强度较高,后期的燃烧强度较低;40%神华烟煤的加入会带来少量白烟,高锰酸钾具有一定消烟作用。煤球的燃烧过程可以用缩核燃烧模型来进行解释,煤球进入煤球炉中,迅速升温,达到炉温,此时煤球燃烧受表面反应控制,燃烧速度极快,此控制区时间较短;而后煤球内扩散影响越来越大,煤球燃烧逐渐转向内扩散控制,煤球烧失40~50%的有机质,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灰层;之后煤球在内扩散控制区燃烧直至燃尽。煤球燃烧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内扩散控制区,但同时近一半的有机质的燃烧是在煤球燃烧进入内扩散控制区之前完成。型煤燃烧随着温度的升高,内扩散控制区增大,煤球燃烧速度变快;压力对煤球在低温下燃烧影响较大,在高温下燃烧影响较小;原料煤是影响型煤燃烧特性最重要的性质,煤灰也可以通过影响内扩散从而影响燃烧特性。煤球燃烧前期处于表面反应控制,可以通过改变煤球的形状、直径、原料煤、供氧等降低煤球前期的燃烧速率;而后煤球逐渐转向内扩散控制,可以通过形状、直径、煤中矿物质、供氧等改变内扩散的速率,从而控制型煤的燃烧速率,从而使型煤拥有较长的燃烧时间和较好的燃烧强度。
【关键词】:型煤 粘结剂 强度 燃烧特性 缩核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53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7
  • 变量注释表17-18
  • 1 绪论18-31
  • 1.1 我国煤炭现状18
  • 1.2 我国燃煤现状18-19
  • 1.3 民用洁净型煤的研究意义19-20
  • 1.4 文献综述20-30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30-31
  • 2 材料和试验方法31-36
  • 2.1 煤样的采集与预处理31
  • 2.2 主要试验设备及试剂31-32
  • 2.3 型煤试验流程32-33
  • 2.4 型煤强度试验方法33-34
  • 2.5 型煤燃烧特性试验方法34-36
  • 3 粘结剂对民用洁净型煤强度影响规律研究36-44
  • 3.1 腐植酸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36-37
  • 3.2 膨润土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37-39
  • 3.3 木质素磺酸钙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39-40
  • 3.4 淀粉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40-41
  • 3.5 型煤的浸水强度与浸水复干强度41-43
  • 3.6 型煤粘结剂的复配43-44
  • 4 民用洁净型煤燃烧特性规律研究44-53
  • 4.1 煤粉的燃烧特性研究44-48
  • 4.2 民用洁净型煤的燃烧特性研究48-53
  • 5 民用洁净型煤燃烧模型的建立53-71
  • 5.1 煤球燃烧过程53
  • 5.2 煤球燃烧模型53-54
  • 5.3 煤球燃烧模拟试验及理论54-57
  • 5.4 型煤燃烧过程理论分析57-71
  • 6 结论及展望71-73
  • 6.1 主要结论71-72
  • 6.2 研究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作者简历77-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伦建,阳虹,赵跃民,李旭阳,孙涛;原料煤级配对型煤强度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1期

2 周升国;陈卫;;石灰竖窑用型煤替代混煤的煅烧研究[J];耐火与石灰;2013年06期

3 徐东耀,肖佩林,范霁雯,庄亚辉;型煤燃烧特性初探[J];环境化学;1998年06期

4 张佳丽,张如意,谌伦建;用热重法研究型煤燃烧特性[J];洁净煤技术;2005年03期

5 赵嘉博;刘小军;;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露天采矿技术;2011年01期

6 浮爱青;谌伦建;杨洁;朱振忠;;利用燃烧指数分析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J];煤炭转化;2009年02期

7 朱红龙;张亚飞;郭丽玲;黄光许;张传祥;;中国型煤专利技术分析[J];洁净煤技术;2013年02期

8 刘建兵;;论型煤民用[J];山西科技;2011年03期

9 王波;;民用型煤固硫剂的研究[J];太原科技;2009年11期

10 叶英;武建军;周国莉;石鑫;安静;蔡浩;;提质褐煤煤粉粘结剂成型特性研究[J];选煤技术;201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民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355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