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
本文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经还原、酰化、甲基化和溴化四步反应得到N-甲氧基-N-2-溴甲苯氨基甲酸甲酯,然后与1-(4-氯苯基)-3-吡唑醇反应得到吡唑醚菌酯。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纯度大于98.4%(LC),总收率大于56.7%(以邻硝基甲苯计),其结构经1H-NMR和MS分析确证。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邻硝基甲苯 -(-氯苯基)--吡唑醇 合成
【分类号】:TQ252.1
【正文快照】: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低毒、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1]。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2],是目前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开发研究,并于2002年在欧洲市场推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仲英,李江胜,刘卫东;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N-(2-甲基苯基)羟胺的合成工艺研究[J];安徽化工;2014年03期
2 刘卫东,李志伟,李仲英,王晓光,高必达;N-甲氧基-N-{2-[2-取代-4-氯-3(2H)哒嗪酮-5-氧(硫)亚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合成化学;2005年01期
3 李仲英,李志伟,刘卫东,王晓光;新型N-甲氧基-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仲英;李世林;刘卫东;兰世林;;含硫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邓义,刘卫东,兰支利,王晓光;新型N-甲氧基-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05年05期
6 刘卫东;何奇喜;李仲英;王晓光;;一种结构新颖的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08年07期
7 郑义;闻东亮;郑昊;郑先福;;N-(2-甲基苯基)羟胺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4年06期
8 闻东亮;刘志山;孙军利;刘彦涛;郑先福;;N-(2-甲基)苯基羟胺的合成新工艺[J];农药;2015年12期
9 陶贤鉴;罗亮明;黄超群;熊莉莉;;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10 刘卫东,李志伟,李仲英,王晓光,高必达;N-甲氧基-N-[2-(1,6-2H-1-取代-6-羰基-哒嗪-3-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祖明;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兰世林;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国栋;新型三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永臣;唑菌胺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王陈敏;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惠生;苯胲的合成[J];化学世界;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令,林柄栋,李斌;3,5-二氯-1-甲基-4-吡唑羧酸的制备[J];精细化工;1996年02期
2 杨绪红;曹晓蓓;金小红;吴鸣虎;;吡唑并嘧啶酮的合成进展[J];有机化学;2013年10期
3 申桂英;嘧啶基吡唑衍生物[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年22期
4 朱万仁,胡培植,李美英,吴成泰,黄筱玲;新型2,6-双(3,5-二取代吡唑基-1-羰基)吡啶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4年03期
5 刘长令;本期推荐——吡唑系列化合物[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年12期
6 高鸿雁;薛红;;二吡唑烷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04期
7 阿布拉江·克依木;海尼木·夏木西;;1,3-二苯基-5-氯-吡唑-4-甲醛腙类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11年08期
8 黄生建;张春雷;徐灿闯;汪文婷;;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合成[J];浙江化工;2012年12期
9 鲁源,崔秀芳,李占江,庞吉海,蔡孟深;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Ⅵ)——吡唑[3,4-e]并-1,2,4-三嗪和吡唑[3,4-e]并-1,2,3,4-四嗪衍生物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02期
10 王继军;;3(5)-甲基吡唑及其应用[J];川化;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强;席海涛;孟启;姜艳;陈娟;张秀芹;;吡唑酸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李建源;季丽;潘雪华;柏祝;贺海鹰;陈曙辉;李革;;一种3,5-二取代吡唑的合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段鹏程;陈景获;刘亚美;杨光;;半刚性双吡唑与银,铜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亚美;张文华;段鹏程;杨光;;三吡唑与铜(Ⅰ)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周光华;安悦;韩晶;张兴晶;张元红;张宝丽;邢永恒;;4-硝基-3,5-二取代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潘爱清;唐良富;;有机功能化的双吡唑甲烷及其相关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吴鸣虎;胡继环;杨绪红;孙绍发;;6-芳基-3-氰基-5-烷氨基-1-对甲苯基-1H-吡唑并[4,3-d]嘧啶-7(6H)-酮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朱兴城;丁亚洲;张云黔;朱必学;;3,5-二甲基吡唑与锌(Ⅱ)配合物合成及性质[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乐玉平;蒋元松;万文;蒋海珍;邓红梅;郝健;;含氟吡唑衍生物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靳妍;;吡唑并三唑成色剂分散技术的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银盐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铁钢;中位芳基吡唑卟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连永;羧酸吡唑、咪唑、吲哚合成的理论计算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2 连松;糖基修饰的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黄敏;1-芳基-3-吡唑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孟庆洋;新型吡唑并吡啶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D];山东大学;2010年
5 苗利利;含2,6-二(1-氢-3-吡唑)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解晓冬;新型膦杂吡唑衍生物及其二价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昆鹏;理论研究影响3(5)-(9-蒽基)吡唑光学性质的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爱荣;异吲哚[2,1-a]并喹啉-11-酮衍生物和吡唑[3,4-b]并吡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费婷虹;新型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永丽;膦杂吡唑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40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