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铁系催化剂对煤和石油焦气化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01:03

  本文关键词:铁系催化剂对煤和石油焦气化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采用加压热天平、差热分析仪分别研究了北宿煤及石油焦的催化气化反应特性,重点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添加量、气化温度、催化剂添加方法以及以FeCl3为主的复合催化剂对煤、石油焦气化反应的影响。 铁系催化剂对北宿煤-CO~气化的催化活性顺序为:Fe(NO3)3 FeCl3 FeSO4Fe2O3。采用四种动力学模型对北宿煤-CO~2催化气化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正态分布模型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 铁系催化剂对高硫石油焦-C02气化的催化活性顺序为:FeCl3Fe(NO3)3 FeSO4Fe203。而铁系催化剂对石油焦水蒸气气化的催化活性顺序为:Fe2O3FeCl3 FeSO4Fe(NO3)3。催化气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转化率的增加而减小,与石油焦非催化气化的非单调动力学曲线不同;离子交换法的催化效果优于浸渍法。采用四种动力学模型对石油焦一CO~催化气化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机孔模型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在0.96以上。 XRD分析表明反应初始阶段铁主要以Fe3C形式存在,随着反应的进行部分Fe3C被还原为还原态的Fe~进一步被氧化为FeOFe2O3和Fe304,这些变化可通过气-固反应和固-固反应来解释。部分Fe3C与石油焦中的S结合形成FeS,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比单一催化剂,氯化铁与氢氧化钙、氯化铁与碳酸钾二元复合催化剂以及氯化铁与氢氧化钙、碳酸钾三元复合催化剂有明显的协同催化效果,其中氯化铁与氢氧化钙的协同催化效果最好。
【关键词】: 石油焦 铁系催化剂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Q5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内容11-12
  • 第2章 文献综述12-25
  • 2.1 煤气化的基础研究12-14
  • 2.1.1 煤气化的基本原理12
  • 2.1.2 煤气化的反应过程12-13
  • 2.1.3 煤气化的反应机理13
  • 2.1.4 煤气化技术发展概述13-14
  • 2.2 煤催化气化14-15
  • 2.2.1 煤催化气化技术概述14
  • 2.2.2 影响煤催化气化过程的因素14-15
  • 2.2.3 煤催化气化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15
  • 2.3 煤催化气化催化剂15-19
  • 2.3.1 煤催化气化所用催化剂的类型15-16
  • 2.3.2 煤催化气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6-19
  • 2.4 煤气化催化剂催化机理的研究19-22
  • 2.4.1 碱金属催化煤气化反应机理19-20
  • 2.4.2 碱土金属催化煤气化反应机理20-21
  • 2.4.3 过渡金属催化煤气化反应机理21
  • 2.4.4 复合催化剂催化煤气化反应机理21-22
  • 2.5 石油焦气化22-25
  • 2.5.1 石油焦概述22-23
  • 2.5.2 石油焦气化研究23
  • 2.5.3 石油焦催化气化研究23-25
  • 第3章 北宿煤催化气化特性的研究25-34
  • 3.1 实验部分25-28
  • 3.1.1 实验样品25
  • 3.1.2 样品制备25-26
  • 3.1.3 实验仪器与装置26-27
  • 3.1.4 分析测试与表征27-28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28-32
  • 3.2.1 催化气化实验数据处理28
  • 3.2.2 北宿煤-CO_2催化气化特性的研究28-31
  • 3.2.3 催化气化过程中催化剂的形态变化31-32
  • 3.3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石油焦催化气化特性研究34-57
  • 4.1 实验部分34-36
  • 4.1.1 样品性质34-35
  • 4.1.2 样品制备35-36
  • 4.1.3 实验仪器与试验方法36
  • 4.2 石油焦非催化气化反应特性36-37
  • 4.3 石油焦-CO_2催化气化反应特性37-46
  • 4.3.1 催化剂前驱体对石油焦-CO_2气化的催化效果37-38
  • 4.3.2 添加方法对FeCl_3催化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38-40
  • 4.3.3 FeCl_3添加量对其催化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40-42
  • 4.3.4 温度对FeCl_3催化石油焦-CO_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42-45
  • 4.3.5 催化剂在催化气化过程中形态的变化45-46
  • 4.4 石油焦-水蒸气催化气化特性研究46-53
  • 4.4.1 实验样品46
  • 4.4.2 实验样品制各46
  • 4.4.3 气化实验46-47
  • 4.4.4 实验结果与讨论47-53
  • 4.5 复合催化剂对石油焦催化气化的影响53-56
  • 4.5.1 二元复合催化剂对石油焦催化气化的影响53-55
  • 4.5.2 三元复合催化剂对石油焦催化气化的影响55-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气化动力学模型研究57-64
  • 5.1 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57-59
  • 5.2 实验部分59
  • 5.3 结果与讨论59-63
  • 5.3.1 北宿煤-CO_2催化气化动力学模型59-62
  • 5.3.2 石油焦-CO_2催化气化动力学模型62-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4-65
  • 6.1 本文总结64
  • 6.2 工作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附录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军;;专利文摘[J];齐鲁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2 姜银举;卜文刚;宋绍开;樊珍;张锋;;提高反应罐直接还原铁反应速率的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年02期

3 康守国;李金来;郑岩;朱学艳;毕继诚;;加压下煤焦与水蒸气的催化气化动力学研究[J];煤炭转化;2011年03期

4 ;行业简讯[J];中国氯碱;2011年05期

5 蔡宁生;李晨;史翊翔;;固体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研究进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7期

6 尚小广;任富强;刘志辉;宋军丽;梁学博;;煤质对鲁奇气化炉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J];河南化工;2011年09期

7 熊延峰;;发生炉煤气生产过程的优化操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8 赵红涛;武建军;肖伟;曹坤;;伊宁长焰煤半焦催化气化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7期

9 陆成;张忠孝;乌晓江;黄凤豹;陈国艳;周国锋;;气化参数对气流床粉煤气化影响实验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10 江程程;肖波;胡智泉;成功;张艳丽;;不同气氛下生物质焦油气化制备合成气[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本华;于建春;韩景献;;论下焦气化为精血之本及其临床意义[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涛;解立平;吴霞;赵立新;;污水污泥空气气化特性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3 吕鹏梅;王铁军;常杰;吴创之;陈勇;;生物质流化床空气-水蒸气气化模型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伊晓路;张晓东;张卫杰;郭东彦;;稻壳循环流化床气化实验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康啸琦;孙启文;应卫勇;房鼎业;;煤间接液化油电联产中水煤浆气化炉的数值模拟[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朋;于庆波;;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Ⅰ)——等温热重法[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繁明;;含碳球团还原·渗碳·熔融机理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非高炉炼铁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吴加奇;许慎启;周志杰;代正华;于广锁;;气化反应活性与煤种之间的通用关系[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沛;郭培民;;纳米冶金技术的研究及前景[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3卷)[C];2005年

10 许慎启;周志杰;于广锁;;煤催化气化反应机理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建国;抑制焦炭在风口回旋区粉化的焦炭性状和高炉操作条件[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双文;煤气化现有问题的解决办法[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廖建国;日本高炉炼铁工艺基础研究概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4 记者 李军;20个化工项目获陕西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金彪;多喷嘴对置式装置通过考核[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陈继军;28项石化成果获陕西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金彪;多喷嘴对置式装置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6年

8 王爱军;天脊灰熔聚气化炉通过72小时测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中共山西省晋城市委书记 马巧珍 山西省晋城市市长 贺锐;在改革中发展 在调整中提高[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10 平晨;焦炭反应性和反应温度对高炉内焦炭气化行为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慎启;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鞠付栋;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匡建平;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机理以及气流床气化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乌晓江;高灰熔点煤高温、加压气流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平;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吴诗勇;不同煤焦的理化性质及高温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

7 吴幼青;不同热解过程产物炭的理化性质及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展秀丽;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成功;生物质催化气化定向制备合成气过程与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鑫;热处理及金属催化对石油焦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启静;铁系催化剂对煤和石油焦气化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振兴;煤加氢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保申;微波改性与掺混煤液化残渣对石油焦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侯学成;射流床煤气化反应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杜文亚;煤在高炉渣中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彭锦;CO_2气氛下高灰分劣质煤气化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黄桃花;两段组合式煤气化炉优化及流程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毅栎;煤与生物质共气化的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吴加奇;高温下渣/灰熔融与矿物质行为对煤焦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战书鹏;水蒸汽和氢气气氛下褐煤固定床催化气化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铁系催化剂对煤和石油焦气化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425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