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发布时间:2017-06-08 10:20
本文关键词:固体酸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对固体酸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催化剂合成方法、催化剂筛选、催化剂表征以及催化反应过程中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时也对固体酸催化剂的耐水耐酸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甲磺酸、氨基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三种不同磺酸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固体酸催化剂,分别考察其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经过活性组分负载量的讨论发现,甲磺酸负载量为10%时,固体酸催化剂活性最高。从红外光谱图可看出催化剂上负载有-SO3H,,TG图表明催化剂在350℃之内热力学性质相对稳定,比表面积数据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酸碱中和滴定数据表明催化剂的酸量可高达1.8mmol/g。 以甲磺酸/二氧化硅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经过极差分析,得到较好的水平组合: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130℃,醇油摩尔比36: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生物柴油产率约97%。 采用高温碳化法、水热碳化法和一步碳化磺化法制备三种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分别考察其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步碳化磺化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最佳条件为:以5g葡萄糖为碳源,碳磺化时间8h,碳磺化温度150℃,浓硫酸用量50mL。通过IR、TG、XRD、SEM和酸碱中和滴定表征手段,确定了碳基固体酸的结构和性质。由红外光谱图可看出固体酸催化剂上有-SO3H,TG图表明催化剂在210℃之内热力学性质相对稳定,XRD表明催化剂是芳香碳环组成的无定形碳结构,扫描电镜图显示制备的碳基固体酸由不规则的颗粒构成,酸碱中和滴定数据表明催化剂的酸量可高达2.1mmol/g。 以一步碳化磺化法制备的碳基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四个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h,醇油摩尔比36: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用量的1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超过95%。 对两类固体酸催化剂的耐酸耐水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两种催化剂都有良好的耐水性或耐酸性,并且重复使用6次后仍然有很高的活性,制备的两种催化剂体系都具有一定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柴油 固体酸 酯交换反应 碳基固体酸 磺酸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E6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引言9
- 1.2 生物柴油的概述9-14
- 1.2.1 生物柴油的性质与特点9-10
- 1.2.2 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10-11
- 1.2.3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发展状况11-14
- 1.3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14-17
- 1.3.1 直接混合法14-15
- 1.3.2 微乳液法15
- 1.3.3 高温裂解法15
- 1.3.4 酯交换法15-17
- 1.4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7-20
- 1.4.1 固体酸的定义及特点17
- 1.4.2 固体酸的种类17-20
- 1.5 本课题研究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2-27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2
- 2.1.1 实验试剂22
- 2.1.2 主要仪器22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22-24
- 2.2.1 酯交换反应机理22-23
- 2.2.2 酯交换反应步骤23
- 2.2.3 生物柴油产率的测定方法23-24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24-26
- 2.3.1 红外光谱表征24-25
- 2.3.2 热稳定性分析25
- 2.3.3 X 射线衍射分析25
- 2.3.4 比表面积测定25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25
- 2.3.6 酸量测定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二氧化硅负载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生物柴油27-37
- 3.0 引言27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27-28
- 3.1.1 实验试剂27-28
- 3.1.2 实验仪器28
- 3.2 二氧化硅负载磺酸催化剂的制备28-30
- 3.2.1 二氧化硅的制备28
- 3.2.2 二氧化硅负载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8
- 3.2.3 催化剂的筛选28-29
- 3.2.4 甲磺酸负载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29-30
- 3.3 二氧化硅负载磺酸催化剂的表征30-32
- 3.3.1 FT-IR 光谱分析30
- 3.3.2 热重分析30-31
- 3.3.3 比表面积表征31
- 3.3.4 酸量测定31-32
- 3.4 甲磺酸/二氧化硅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的正交试验32-36
- 3.4.1 正交实验设计和结果32-33
- 3.4.2 极差分析法33
- 3.4.3 水平趋势图分析33-35
- 3.4.4 油酸含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35
- 3.4.5 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生物柴油37-51
- 4.1 引言37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37-38
- 4.2.1 实验试剂37-38
- 4.2.2 主要实验仪器38
- 4.3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38-42
- 4.3.1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案38-39
- 4.3.2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案的选择39
- 4.3.3 碳磺化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39-40
- 4.3.4 碳磺化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影响40-41
- 4.3.5 浓硫酸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41-42
- 4.4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结果42-45
- 4.4.1 红外谱图分析42
- 4.4.2 热重图谱分析42-43
- 4.4.3 X 射线衍射分析43
- 4.4.4 扫描电镜图分析43-44
- 4.4.5 酸量表征44-45
- 4.5 碳基固体酸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45-49
- 4.5.1 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5
- 4.5.2 反应温度对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5-46
- 4.5.3 醇油摩尔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6-47
- 4.5.4 催化剂用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7
- 4.5.5 大豆油含水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7-48
- 4.5.6 油酸含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48-49
- 4.5.7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49
- 4.6 本章小结49-51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1-53
- 5.1 总结51-52
- 5.2 展望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世侃;;生物柴油与柴油排放对比研究[J];北京汽车;2008年03期
2 陈志锋;吴虹;宗敏华;;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高酸废油脂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J];催化学报;2006年02期
3 乌日娜;王同华;修志龙;郭峰;潘艳秋;银建中;;生物质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J];催化学报;2009年12期
4 李跟宝,周龙保,蒋德明;生物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J];柴油机;2004年02期
5 孙露敏;;sol-gel法在有机-无机杂化体系中制备二氧化硅微粒[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冀星 ,郗小林 ,刘洪;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开发的生物柴油通过专家鉴定[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2期
7 刘忠义,王莉玮,王子忱,赵敬哲,杨桦,赵慕愚,赵冬梅;硅酸钠法合成高比表面多孔二氧化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5期
8 杨丽特;朱金华;文庆珍;;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概况及发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02期
9 田红丽;刘荣杰;;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应用[J];广东化工;2013年17期
10 李昊;苏有勇;张京景;;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固体酸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43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