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新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07:13

  本文关键词: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新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全国性的雾霾问题日益频繁,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和大气生态环境。超细粉尘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其来源主要为工业尾气排放、汽车尾气、生物质燃料燃烧等。因此,对工业尾气中超细粉尘的捕集是控制雾霾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现有的工业除尘技术通常采用干法、半干法以及传统塔式湿法除尘技术,这些技术存在超细粉尘脱除效率较低、容易引起二次扬尘等问题,无法实现烟尘中超细粉尘的高效脱除。超重力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过程强化的技术,其实现设备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可以将液体破碎成极小的液滴,使其内部流体充分扰动,从而极大强化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气相中颗粒物与液相和润湿填料的碰撞几率。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作为超细粉尘脱除设备,以水为吸收液,研究超重力湿法脱除大气中不同化学组分的超细粉尘以实现对大气颗粒物中不同化学组分颗粒物排放源的净化。考察操作参数对脱除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研究超重力湿法除尘的机理,建立超重力湿法除尘的经验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炭质组分的研究。实验采用电厂的烟尘模拟炭质组分,考察了超重力转速、气液比、入口粉尘温度和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随着超重力转速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液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入口粉尘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获得实验范围内较适宜的操作条件:超重力旋转填充床转速1200 rpm,气液比为600-700,入口粉尘温度为50-70℃。在该条件下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可达98%以上,出口超细粉尘浓度小于0.18 mg·m3。2、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金属组分的研究。采用铝粉模拟金属元素组分,考察了超重力转速、气液比、入口粉尘温度和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铝粉脱除效率的影响。超细铝粉的脱除效率随着超重力转速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液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入口粉尘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获得实验范围内较适宜的操作条件:超重力旋转填充床转速1200 rpm,气液比为600-700,入口粉尘温度为50-70℃,对超细铝粉的脱除效率可达97%以上,出口超细粉尘浓度小于0.2 mg·m’。3、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有机组分的研究。采用草酸模拟可溶性有机组分,考察了超重力转速、气液比、入口粉尘温度和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随着超重力转速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液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入口粉尘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获得实验范围内适宜的操作条件:超重力旋转填充床转速1200 rpm,气液比为600-800,入口粉尘温度为50-70℃,对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可达96%以上,出口超细粉尘浓度小于0.25 mg·m3以内。4、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无机盐组分的实验中,采用硫酸铵模拟可溶性无机组分,考察了超重力转速、气液比、入口粉尘温度和入口粉尘浓度对超重力超细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超重力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随着超重力转速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液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入口粉尘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对实验参数的考察,获得较适宜的操作条件:超重力旋转填充床转速1200 rpm,气液比为600,入口粉尘温度为50-70℃,对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可达98%以上,出口超细粉尘浓度小于0.15mg·m-3以内。5、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的机理研究。结合湿法除尘机理,建立了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的经验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误差在土2%,可见该关联式可以很好地预测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研究表明,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技术可以有效脱除大气中超细粉尘的模拟组分,脱除效率均在95%以上。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细粉尘 超重力 湿法除尘 脱除效率 模拟组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1.2;TQ051.1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7
  • Abstract7-18
  • 符号说明18-19
  • 第一章 绪论19-35
  • 1.1 大气中超细粉尘概述19-22
  • 1.1.1 大气中超细粉尘的基本特征及现状19-20
  • 1.1.2 大气中超细粉尘的危害20-21
  • 1.1.3 大气中超细粉尘污染源解析21-22
  • 1.1.4 大气中超细粉尘的主要组成成分22
  • 1.2 粉尘脱除技术22-31
  • 1.2.1 除尘技术概述22-23
  • 1.2.2 除尘器概述23-25
  • 1.2.3 除尘器分类25-31
  • 1.3 超重力除尘技术概述31-33
  • 1.3.1 超重力技术简介31
  • 1.3.2 超重力除尘技术原理31-32
  • 1.3.3 超重力除尘技术研究进展32-33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33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33-35
  • 第二章 实验部分35-41
  • 2.1 实验装置与流程35-37
  • 2.1.1 实验药品和设备35-36
  • 2.1.2 实验流程36-37
  • 2.2 分析检测方法37-38
  • 2.3 除尘实验方案38-39
  • 2.5 实验步骤39-41
  • 第三章 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元素碳组分的研究41-49
  • 3.1 实验介绍41-42
  • 3.2 结果与讨论42-47
  • 3.2.1 不同填料对脱除率的影响42-43
  • 3.2.2 气液比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43-44
  • 3.2.3 转速对脱除率的影响44-45
  • 3.2.4 入口粉尘浓度对脱除率的影响45-46
  • 3.2.5 入口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46-47
  • 3.3 小结47-49
  • 第四章 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中模拟金属元素组分的研究49-55
  • 4.1 实验介绍49-50
  • 4.2 结果与讨论50-54
  • 4.2.1 气液比对超细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50-51
  • 4.2.2 转速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51-52
  • 4.2.3 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52-53
  • 4.2.4 入口粉尘温度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53-54
  • 4.3 小结54-55
  • 第五章 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中的模拟有机物的研究55-61
  • 5.1 实验介绍55-56
  • 5.2 结果与讨论56-59
  • 5.2.1 气液比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56-57
  • 5.2.2 转速对脱除率的影响57-58
  • 5.2.3 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58
  • 5.2.4 入口温度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58-59
  • 5.3 小结59-61
  • 第六章 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中的模拟可溶性无机组分的研究61-69
  • 6.1 实验介绍61-62
  • 6.2 结果与讨论62-67
  • 6.2.1 气液比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62-63
  • 6.2.2 转速对脱除率的影响63-64
  • 6.2.3 入口粉尘浓度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64-65
  • 6.2.4 入口温度对超细粉尘脱除率的影响65-66
  • 6.2.5 适宜条件下混合组分的脱除效率的比较66-67
  • 6.3 小结67-69
  • 第七章 RPB中超细粉尘颗粒物脱除机理研究69-77
  • 7.1 超重力湿法脱除超细粉尘的机理分析69
  • 7.2 RPB中颗粒物脱除效率的计算模型69-71
  • 7.3 分级效率和总效率的关系71
  • 7.4 计算模型验证71-75
  • 7.4.1 不同转速下模拟结果73
  • 7.4.2 不同气量下模拟结果73-74
  • 7.4.3 不同温度下模拟结果74-75
  • 7.5 本章小结75-77
  • 第八章 结论77-79
  • 8.1 结论77-78
  • 8.2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3
  • 致谢8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87
  • 作者及导师简介87-89
  • 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89-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宏,郭锴,郭奋,邹海魁,陈建峰;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J];材料研究学报;2001年01期

2 祁贵生;刘有智;焦纬洲;;超重力法脱除气体中硫化氢[J];化工进展;2008年09期

3 邵龙义,时宗波,黄勤;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常桂秋,王灵菇,潘小川;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儿科门急诊就诊人次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3年04期

5 成春雷;王格慧;李建军;;西安市大气中二元羧酸有机气溶胶组成及来源[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宏辉;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和无机组分的特征及其来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本文关键词:超重力法脱除超细粉尘新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464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