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绿色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合物 阻垢剂 二乙烯三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 聚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盐酸羟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 壳聚糖改性
【摘要】: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油田管道中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结垢问题,直接导致了产率下降和能量损耗。而阻垢剂的应用是抑制垢形成的最佳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四种阻垢剂的合成,分别是二乙烯三胺接枝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合物、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盐酸羟胺接枝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和对壳聚糖的酰胺化改性。通过红外(IR)、热重(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静态图片等实验方法对加入阻垢剂前后的垢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考察不同因素对阻垢剂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可概括如下: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聚合反应合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合物(P-AAMA),聚合物P-AAMA与二乙烯三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二乙烯三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AAMA-DETA),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阻硫酸钙性能,当P-AAMA-DETA的浓度为1 mg/L时,阻垢率达到了94.27%;且在不同温度和钙离子浓度下也对其阻硫酸钙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60-80℃时,最佳阻垢率随温度增加而有所降低,但阻垢率均达到80%以上;当钙离子浓度增加,达到最佳阻垢率所需要阻垢剂的含量也相应增加。采用一步合成法以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在过二硫酸钾作引发剂的条件下合成聚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PMA-PAMPS)。当PMA-PAMPS浓度为3 mg/L时最佳阻垢率为92.09%,并对不同温度、同等浓度下的阻硫酸钙效率进行了比较,在50-60℃时温度升高阻垢率增加,而当温度在60-80℃时温度升高阻垢率下降。在以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P-AAMA)为中间产物的基础上,引入了羟肟酸基团,利用盐酸羟胺合成了羟肟酸类聚合物阻垢剂盐酸羟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P-AAMA-HOH),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羟肟酸进行了定性检测。实验表明阻垢剂具有良好阻垢效果,在60℃条件下当阻垢剂加入量为5 mg/L时阻垢率达96.52%,并分别测定了50-80℃时阻垢剂添加量为5 mg/L时的阻垢率。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TS)为原料进行改性,利用氯乙酸合成羧甲基壳聚糖(CMCTS),CMCTS与二乙烯三胺以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活化剂合成阻垢剂二乙烯三胺接枝羧甲基壳聚糖(c-CMCTS-DETA),并分别对CMCTS和c-CMCTS-DETA进行了表征,对比两者溶解度,进行了阻垢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当CMCTS加入量为5 mg/L时阻垢率为94.8%;当c-CMCTS-DETA加入量为3 mg/L时阻垢率为98%。
【关键词】:聚合物 阻垢剂 二乙烯三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 聚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盐酸羟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 壳聚糖改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85.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31
- 1.1 引言13-14
- 1.2 阻垢剂简介14-15
- 1.2.1 阻垢剂的定义14
- 1.2.2 阻垢剂的类别14-15
- 1.2.3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15
- 1.3 聚合物阻垢剂的类别15-19
- 1.3.1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15-16
- 1.3.2 均聚物阻垢剂16-17
- 1.3.3 共聚物阻垢剂17-18
- 1.3.4 绿色环保型聚合物阻垢剂18-19
- 1.4 聚合反应简介19-24
- 1.4.1 聚合反应类别19-21
- 1.4.2 自由基聚合机理21-22
- 1.4.3 引发剂22-24
- 1.5 阻垢剂中的功能性官能团24-25
- 1.6 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25-28
- 1.6.1 静态阻垢性能评定方法25-28
- 1.6.2 动态阻垢性能评定方法28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28-31
- 第2章 二乙烯三胺接枝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阻垢剂31-45
- 2.1 合成路线31-32
- 2.2 实验试剂32
- 2.3 仪器设备32-33
- 2.4 合成步骤33
- 2.4.1 P-AAMA的合成33
- 2.4.2 P-AAMA-DETA的合成33
- 2.5 P-AAMA-DETA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测定33-35
- 2.5.1 溶液的配制34
- 2.5.2 实验步骤34-35
- 2.5.3 阻垢率的计算35
- 2.6 结果与讨论35-43
- 2.6.1 P-AAMA和P-AAMA-DETA的红外光谱图35-36
- 2.6.2 TGA热重分析36-37
- 2.6.3 XPS分析37
- 2.6.4 P-AAMA-DETA的浓度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37-38
- 2.6.5 恒温温度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38-39
- 2.6.6 钙离子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39-40
- 2.6.7 SEM电镜扫描分析40
- 2.6.8 恒温水浴结果分析40-41
- 2.6.9 P-AAMA-DETA的阻垢机理41-43
- 2.7 本章小结43-45
- 第3章 PMA-P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抑制硫酸钙沉淀45-53
- 3.1 合成路线45-46
- 3.2 实验试剂46
- 3.3 仪器设备46
- 3.4 合成步骤46-47
- 3.4.1 PMA-PAMPS合成46-47
- 3.4.2 合成摩尔比例优化47
- 3.4.3 PMA-PAMPS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测试47
- 3.5 结果与讨论47-52
- 3.5.1 PMA-PAMPS的红外分析47-48
- 3.5.2 元素分析48
- 3.5.3 PMA-PAMPS质量浓度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48-49
- 3.5.4 温度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49-50
- 3.5.5 高温下阻垢剂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50-51
- 3.5.6 SEM电镜扫描分析51-52
- 3.6 本章小节52-53
- 第4章 盐酸羟胺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阻垢剂53-63
- 4.1 合成路线53-54
- 4.2 实验试剂54
- 4.3 仪器设备54
- 4.4 合成步骤54-56
- 4.4.1 P-AAMA的合成54-55
- 4.4.2 P-AAMA-HOH的合成55
- 4.4.3 配制FeCl3溶液55-56
- 4.4.4 合成阻垢剂P-AAMA-HOH的阻垢性能测定56
- 4.5 结果与讨论56-61
- 4.5.1 P-AAMA-HOH的红外分析56-57
- 4.5.2 元素分析57
- 4.5.3 羟肟酸的检测57-58
- 4.5.4 P-AAMA-HOH的质量浓度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58-59
- 4.5.5 温度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59-60
- 4.5.6 SEM电镜扫描60
- 4.5.7 恒温水浴静态图片分析60-61
- 4.6 本章小结61-63
- 第5章 壳聚糖改性63-71
- 5.1 合成路线63-64
- 5.2 实验试剂64
- 5.3 仪器设备64
- 5.4 合成步骤64-65
- 5.4.1 CMCTS的合成64-65
- 5.4.2 MES缓冲溶液的配制65
- 5.4.3 c-CMCTS-DETA的合成65
- 5.5 结果与讨论65-69
- 5.5.1 红外分析65-67
- 5.5.2 溶解度的比较67
- 5.5.3 元素分析67-68
- 5.5.4 CMCTS与c-CMCTS-DETA质量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68
- 5.5.5 恒温水浴静态图片分析68-69
- 5.6 本章小结69-71
- 第6章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83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83-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成凤,李义久;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02年18期
2 李艳丽,周柏青,施有弟,王晓伟;反渗透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4年03期
3 张冰如,欧阳清华,李风亭;快速评价反渗透专用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实验技术[J];膜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4 李冬,董鸿志,张利辉,郭茹辉,张彦河,田彩莉,刘振法;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石华前;夏世斌;;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6 舒红英;唐星华;覃毅;;无磷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6年03期
7 蒋皎梅;陈国松;张红漫;张之翼;;循环冷却水中阻垢剂用量的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01期
8 李伟超;吴晓东;刘平;张贵才;葛际江;;油田用阻垢剂评价研究[J];钻采工艺;2007年01期
9 张洪利;梅超群;赵秋伶;刘志强;;国内阻垢剂研究现状及展望[J];化学工程师;2007年04期
10 田彩莉;姜红静;杨维之;刘振法;高玉华;;适用于高硬度水质的反渗透阻垢剂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彩莉;刘振法;高玉华;吴运娟;;一种新型环保高效反渗透阻垢剂[A];2008年中国精细化工协会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蓉蓉;陈浩;李建玺;姜国策;张小刚;郭焱;;海水循环冷却系统阻垢剂单体阻垢性能试验研究[A];2008年中国精细化工协会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吉卫;;一种绿色环保高效膜用阻垢剂[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彭福兵;;“环境友好”可生化降解的新型增强型马来酸聚合物阻垢剂的研究[A];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靳晓霞;王会;滕厚开;;有机膦类阻垢剂抑制硫酸钙垢行为的研究[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霍宇凝;陆柱;;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7 李凡修;辛焰;陈武;;共聚物类阻垢剂的研制进展[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8 霍宇凝;陆柱;;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周伟生;吕勇;齐登谷;;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实验室评价[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闫岩;;硅垢阻垢剂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军 于海龙;中铝山东企业研发“新型阻垢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反渗透除污阻垢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刘宽胜;我压缩机阻垢剂跻身国际前列[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刘宽胜;国产碱性阻垢剂保装置低耗稳运[N];中国化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咏红;聚环氧琥珀酸反渗透阻垢剂绿色化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伟生;反渗透膜用药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本高;炼化装置循环冷却水质特性与水处理效果的关系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曹生现;冷却水污垢对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夏明珠;膦酰基羧酸的合成与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昌诚;绿色膜用阻垢剂的制备与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鑫;一种新型环境友好高效卤水阻垢剂[D];山东大学;2015年
3 梁兆燕;循环冷却水中聚合物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吕娜;二元MA-AMPS共聚物与有机膦酸PBTCA复配的新型阻垢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刘亦畅;膦酰基羧酸类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马锋;CO_2驱结垢趋势及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鞠雪松;阻垢剂存在下CaCO_3污垢对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赵俭;磺酸类阻垢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9 吴镇;谷氨酸封端聚醚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郑振阳;耐高温防垢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59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55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