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7:00

  本文关键词: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化行为 氮化锆 微观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摘要】:ZrN具有高熔点,高热导率,耐侵蚀的特点,又因其与锕系元素良好的相溶性使ZrN可以用作第四代核反应堆的燃料基体。ZrN高熔点,高键能,低自扩散系数的特点使其难以烧结,而核燃料易挥发性导致有必要通过添加剂有效降低ZrN的烧结温度。本文系统研究了分别以金属Zr,酚醛树脂和B4C为添加剂的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运用阿基米德法、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和三点弯曲强度,维氏硬度、压痕法等表征手段,对ZrN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行为,扩散特性,化学反应过程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不同含量的金属Zr与ZrN通过缺陷反应形成了缺氮的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ZrN1-x,并以Zr2N为缺陷反应的中间产物。由N原子空位主导的晶格扩散受到缺陷浓度的影响,因此ZrN1-x中,随着N空位的增加,致密化温度逐渐降低:计量比每降低0.1,致密化温度降低100oC左右。对比热压烧结和无压烧结的ZrN1-x陶瓷,由于压力对于空位化学势的显著作用,热压烧结后试样的致密度要明显大于无压烧结。N空位对于晶格扩散传质的促进显著增加了晶粒长大的动力,因此在ZrN1-x陶瓷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粒长大。由于晶粒尺寸的增大和ZrN0.7中Zr2N脆性相的出现,导致ZrN1-x陶瓷的韧性较低,其中ZrN0.9试样的断裂韧性为2.6±0.2MPa·m1/2。两步法烧结工艺导致ZrN1-x陶瓷晶粒粗化,气孔率增加,对于不同计量比ZrN1-x陶瓷,两步法对于其致密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的趋势相同。通过酚醛树脂向ZrN中引入C,ZrN陶瓷的致密度得到提升。体系中C通过进入ZrN晶格中形成ZrCxNy,N原子与粉体中ZrO2反应形成存在于晶界处的ZrOx’Ny’固溶体。通过Zener模型验证了晶界处的ZrOx’Ny’第二相有通过晶界钉扎显著抑制ZrN的晶粒长大的作用。随着C含量的增加,由于细晶强化和ZrN晶界的强度增加,添加5mol.%C的ZrN陶瓷的强度为333±48MPa。B4C通过与ZrN和ZrO2杂质的化学反应而促进了ZrN陶瓷的烧结,试样达到了完全致密。最终产物为非化学计量比ZrN和C的固溶体ZrCxNy、ZrB2和BN,B4C含量为1mol.%,5mol.%,10mol.%,20mol.%时,x和y的值分别为0.01,0.10,0.18,0.33和0.99,0.94,0.87,0.66。添加10mol.%的B4C的使试样中存在一定数量的Zr B2板状晶,对ZrN陶瓷起到了增强的作用,其抗弯强度达到了524±28MPa。
【关键词】:致密化行为 氮化锆 微观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33
  • 1.1 课题背景9
  • 1.2 锆的氮化物,硼化物9-12
  • 1.2.1 氮化锆(ZrN)的结构与性质9-11
  • 1.2.2 二硼化锆(ZrB_2)的结构与性质11-12
  • 1.3 陶瓷固相烧结机理12-26
  • 1.3.1 烧结驱动力13-14
  • 1.3.2 点缺陷的形成,扩散和化学势14-18
  • 1.3.3 离子晶体扩散模型18-20
  • 1.3.4 烧结动力学模型20-23
  • 1.3.5 晶粒生长动力学23-26
  • 1.4 影响ZrN陶瓷烧结性能的因素26-31
  • 1.4.1 纯ZrN陶瓷的烧结性能26
  • 1.4.2 ZrN晶格中的N缺陷的形成及作用26-27
  • 1.4.3 烧结气氛对ZrN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27-28
  • 1.4.4 添加剂对ZrN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28-31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31-33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33-41
  • 2.1 原材料33-34
  • 2.2 材料制备34-38
  • 2.2.1 混料技术34-35
  • 2.2.2 实验方案设计35-37
  • 2.2.3 热压烧结37
  • 2.2.4 试样加工37-38
  • 2.3 物相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38-39
  • 2.3.1 试样密度和气孔率测试38-39
  • 2.3.2 XRD物相分析39
  • 2.3.3 SEM观察39
  • 2.3.4 晶粒尺寸测量39
  • 2.4 力学性能测试39-41
  • 2.4.1 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测定39-40
  • 2.4.2 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测定40-41
  • 第3章 Zr含量与烧结工艺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41-59
  • 3.1 ZrN陶瓷的XRD物相表征41-42
  • 3.2 Zr含量对ZrN陶瓷致密度的影响42-43
  • 3.3 Zr含量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的影响43-48
  • 3.3.1 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43-45
  • 3.3.2 N原子扩散行为45-47
  • 3.3.3 外加压力对ZrN陶瓷致密度的影响47-48
  • 3.4 Zr含量对ZrN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48-52
  • 3.5 添加剂Zr对ZrN力学性能的影响52-53
  • 3.6 两步法烧结工艺(TSS)对Zr N_(1-x)陶瓷微观组织的影响53-57
  • 3.6.1 两步法烧结ZrN_(1-x)陶瓷的物相表征54
  • 3.6.2 两步法烧结ZrN_(1-x)陶瓷致密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54-57
  • 3.7 本章小结57-59
  • 第4章 添加剂碳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59-71
  • 4.1 添加剂碳含量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的影响59-68
  • 4.1.1 添加剂碳含量对ZrN陶瓷物相的影响59-62
  • 4.1.2 添加剂碳含量对ZrN陶瓷致密度的影响62-64
  • 4.1.3 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显微组织和晶粒生长64-68
  • 4.2 添加剂碳含量对ZrN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68-70
  • 4.3 本章小结70-71
  • 第5章 添加剂B_4C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71-86
  • 5.1 ZrN体系固相反应研究71-75
  • 5.2 B_4C含量对ZrN陶瓷致密化行为及显微组织的影响75-82
  • 5.2.1 B_4C含量对ZrN陶瓷物相的影响75-77
  • 5.2.2 B_4C含量对ZrN陶瓷密度及开气孔率的影响77-78
  • 5.2.3 添加B_4C的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78-80
  • 5.2.4 B_4C含量对ZrN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80-82
  • 5.3 B_4C含量对ZrN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82-84
  • 5.4 本章小结84-86
  • 结论86-87
  • 参考文献87-9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吟秋;李美英;雷长明;;弥散强化铜致密化研究[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2 王尔德;张连洪;霍文灿;;粉末多孔体的塑性泊松比与致密化方程[J];粉末冶金技术;1987年01期

3 王强,赫冀成,张廷安;燃烧合成(CS)过程的致密化研究[J];材料导报;1997年05期

4 吉洪亮,堵永国,张为军;W/Cu、Mo/Cu合金的致密化技术[J];电工材料;2001年03期

5 费诚;;新型粉末冶金气门座的致密化过程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6 王尔德;霍文灿;涂光纯;张连洪;;金属粉末塑性变形致密化过程的试验研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5年01期

7 李景仁;;高铝矾土感应炉坩埚的致密化烧结工艺[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8 施剑林;固相烧结——Ⅲ实验: 超细氧化锆素坯烧结过程中的晶粒与气孔生长及致密化行为[J];硅酸盐学报;1998年01期

9 蔡一湘,刘伯武;钨铜复合材料致密化问题和方法[J];粉末冶金技术;1999年02期

10 杨海涛,杨国涛,袁润章;Si_3N_4-MgO-CeO_2陶瓷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与相变[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正义;;陶瓷材料的SHS超快速致密化技术(英文)[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韩翠珍;张胤;王刚;;喷射沉积坯GCr15合金的致密化研究[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晓明;贺朝君;汪维金;杨宁;朱玉斌;;Mo-15Cu薄板坯液相烧结的致密化行为[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4 赵海燕;姚中;虞维扬;黄剑;;烧结FeSiAl致密化过程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傅正义;;陶瓷与复相陶瓷的超快速致密化技术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单英春;徐久军;朱新河;黄秋凤;严立;;热压BN掺杂SiAlON陶瓷的致密化过程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7 白瑞成;任慕苏;张家宝;李红;刘育太;孙晋良;;ICVI工艺因素对C/C复合材料致密化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王崇琳;郑启;姜文斌;李洪锡;;高速钢粉末低压热压之研究[A];第五届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潇;铁基烧结材料表面滚压致密化技术及其摩擦磨损和滚动疲劳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国承;金属粉末热等静压致密化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德广;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鑫;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钛铝基合金及致密化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达;纳米和亚微米氧化钛陶瓷烧结曲线及烧结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翰超;ZrN陶瓷的致密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沈红仁;添加Ti对MIM HK30力学性能和致密化速率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郭鹏;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ZrO_2致密化影响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4 綦亮;金属陶瓷纳米复合粉体的烧结和致密化机理[D];山东大学;2008年

5 邵渭泉;α-Al_2O_3的恒速无压烧结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周倩;HfB_2/AlN致密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包晗;超高温条件下陶瓷致密化探索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石金磊;喷射沉积6066Al/SiC_P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致密化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王凯;梯温楔压对喷射沉积SiC_p/7090铝基复合材料致密化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勇;SPS制备石墨/铜导电材料烧结机理及微观界面特征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3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613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