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超重力法制备掺氮石墨烯及其在ORR中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0:48

  本文关键词:超重力法制备掺氮石墨烯及其在ORR中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重力 石墨烯 掺氮的石墨烯 氧还原反应


【摘要】:人们对燃料电池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因为其能量转化率高,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小。然而,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因其生产成本高和使用耐久性差等缺点受到了阻碍。因此,为了实现燃料电池的长期发展和工业化,寻找一种可以代替贵金属铂的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关键。石墨烯为二维网状结构,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导电性强,并且比表面积高。将氮元素掺杂在石墨烯结构中,能够提高石墨烯催化氧还原反应(ORR)的活性。本论文分别以超重力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尿素作为碳源和氮源,按照不同质量比在180℃水热反应20 h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掺氮量的石墨烯。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尿素的质量比1:400为较好的配比。水热反应可以同时实现氧元素的还原和氮元素的掺杂,是一种绿色有效的工艺。较佳掺氮样品修饰电极的起始氧还原电压比样品未掺氮样品的起始氧还原电压向右偏移了45 mV,在电压为-1.0 V时的电子转移数可以达到4.1,是较好的ORR催化剂。其ORR性能增加的原因被认为是吡啶型氮的作用。为了对比超重力法制备掺氮石墨烯的ORR性能,采用传统的超声法获得了氧化石墨烯,在同等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掺氮量的石墨烯,结果表明,较佳掺氮样品修饰电极的起始氧还原电压比未掺氮样品的起始氧还原电压向右偏移了69 mV。同等条件下超声法的最佳掺氮量小于超重力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被认为是通过旋转填充床剥离得到的石墨烯比表面积更大,层数更少,能够掺杂更多的氮,使其电压实用范围更宽。证明了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重力 石墨烯 掺氮的石墨烯 氧还原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O643.36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9
  • 1.1 引言15-16
  • 1.2 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16-17
  • 1.2.1 超重力技术16
  • 1.2.2 超重力技术的发展16
  • 1.2.3 超重力设备16-17
  • 1.3 石墨烯17-22
  • 1.3.1 石墨烯简介17-18
  • 1.3.2 石墨烯的性质18
  • 1.3.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8-21
  • 1.3.4 石墨烯的应用21-22
  • 1.4 燃料电池22-27
  • 1.4.1 燃料电池的简介22-23
  • 1.4.2 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反应23-24
  • 1.4.3 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24-27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27-29
  • 1.5.1 主要的研究内容27
  • 1.5.2 研究意义27-29
  • 第二章 以超重力法为基础制备的掺氮石墨烯的ORR研究29-47
  • 2.1 引言29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29-30
  • 2.3 实验步骤30-32
  • 2.3.1 氧化石墨(GO)的制备30-31
  • 2.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1-32
  • 2.3.3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32
  • 2.3.4 修饰电极的制备32
  • 2.4 表征方法32-34
  • 2.4.1 元素分析表征32-33
  • 2.4.2 拉曼光谱(Raman)表征33
  • 2.4.3 红外光谱(FT·IR)表征33
  • 2.4.4 X射线衍射(XRD)表征33
  • 2.4.5 ORR的活性测试33-34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34
  • 2.5 结果与讨论34-45
  • 2.5.1 元素分析表征34-35
  • 2.5.2 Raman表征35-37
  • 2.5.3 FT-IR表征37-38
  • 2.5.4 X射线衍射表征38-39
  • 2.5.5 ORR活性测试39-43
  • 2.5.6 XPS表征43-45
  • 2.6 本章小结45-47
  • 第三章 掺氮石墨烯的ORR性能对比研究47-65
  • 3.1 引言47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47-48
  • 3.3 实验步骤48-49
  • 3.3.1 氧化石墨(GO)的制备48-49
  • 3.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49
  • 3.3.3 掺氮石墨烯的制备49
  • 3.3.4 修饰电极的制备49
  • 3.4 表征方法49-50
  • 3.4.1 元素分析表征49-50
  • 3.4.2 拉曼光谱(Raman)表征50
  • 3.4.3 红外光谱(FT·IR)表征50
  • 3.4.4 X射线衍射(XRD)表征50
  • 3.4.5 ORR的活性测试50
  • 3.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50
  • 3.5 结果与讨论50-64
  • 3.5.1 元素分析表征50-52
  • 3.5.2 Raman表征52-53
  • 3.5.3 FT·IR表征53-54
  • 3.5.4 XRD表征54-55
  • 3.5.5 ORR的活性测试55-59
  • 3.5.6 XPS表征59-61
  • 3.5.7 水热反应过程61-64
  • 3.6 掺氮石墨烯的ORR性能对比研究64
  • 3.7 本章小结64-65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65-67
  • 4.1 结论65
  • 4.2 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73-75
  • 作者和导师简介75-77
  • 附件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5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