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亚甲基蓝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亚甲基蓝的研究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印染废水处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鉴于此,如何有效、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光催化降解技术对处理印染废水表现了较高的降解效率。TiO_2因其安全、无毒、化学性质稳定、经济成本低廉、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在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染料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TiO_2存在着易流失、可见光下光吸收少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发展,而蒙脱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将两者复合是提升TiO_2光催化降解效率新的途径。本文利用TiO_2对亚甲基蓝溶液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及蒙脱土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特点,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TiO_2-MMT);通过引入N、S掺杂、石墨烯掺杂改性分别制备出了N、S共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N/S-TiO_2-MMT)和石墨烯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C-TiO_2-MMT)。同时,对其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溶液模拟印染废水光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一、以钛酸丁酯作为钛源,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在酸性的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蒙脱土悬浮液浓度为1%、钛土比为15mmol/g、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h。此外,探讨了亚甲基蓝溶液浓度、溶液pH值、溶液温度、光触媒剂投加量不同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光触媒剂对亚甲基蓝具有明显的吸附性能,在可见光下,当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15mmol/L,溶液pH值为9,溶液温度为25℃,光触媒剂投加量为1.5g/L时光催化降解率可达到84.4%,且亚甲基蓝吸附体系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吸附性能明显高于TiO_2。二、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作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引入N、S元素制备了N/S-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其最佳工艺条件:n(N):n(S):n(Ti)=3:1:4;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h。考察了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率可达到89.0%,实验表明N、S元素的掺杂进一步提高了光催化活性。三、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以石墨烯为掺杂剂,制备了C-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其最佳工艺条件:石墨烯掺杂量2%;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h。考察了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率可达到94.2%,实验表明石墨烯的掺杂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四、考察了TiO_2-MMT、N/S-TiO_2-MMT和C-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分别在不同光源下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下,三种光触媒剂对亚甲基蓝的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0%、92.1%、96%,略高于可见光下的色度去除率84.4%、89%、94.2%。N、S,石墨烯的掺杂进一步提升了TiO_2对光的吸收能力。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孔径分布分析(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方法对光触媒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光触媒剂光催化性能的相关条件及合成参数,探讨了其光催化机理。实验研究表明,TiO_2成功柱撑在MMT层间,蒙脱土原样、TiO_2-MMT、N/S-TiO_2-MMT、C-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的比表面积依次增大,印证了前面的光催化降解结论。对本文所制备的光触媒剂进行重复循环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光触媒剂稳定性较好,重复使用之后虽然催化性有所降低,但仍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蒙脱土 柱撑 二氧化钛 光触媒剂 石墨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91;O643.3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引言10
- 1.2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处理技术10-11
- 1.2.1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及危害10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10-11
- 1.3 光触媒剂11-12
- 1.3.1 光触媒剂的概念11
- 1.3.2 光触媒剂的研究进展11-12
- 1.4 TiO_2光催化降解研究12-15
- 1.4.1 TiO_2的物化特性12
- 1.4.2 TiO_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26-29]12-13
- 1.4.3 TiO_2光催化应用13-14
- 1.4.4 TiO_2光催化效果影响因素14
- 1.4.5 TiO_2的改性14-15
- 1.5 层柱粘土的研究进展15-17
- 1.5.1 柱撑粘土15
- 1.5.2 柱撑蒙脱土15-17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17-19
- 1.6.1 本文研究目的17-18
- 1.6.2 本文研究内容18-1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19-26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19-20
- 2.1.1 药品及试剂19
- 2.1.2 实验仪器19-20
- 2.2 光触媒剂材料的表征20
- 2.3 光触媒剂的制备20-23
- 2.3.1 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制备20-21
- 2.3.2 N、S共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制备21-22
- 2.3.3 石墨烯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制备22-23
- 2.4 光触媒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23-26
- 2.4.1 亚甲基蓝最大工作波长的测定24
- 2.4.2 光触媒剂催化活性评价24-25
- 2.4.3 亚甲蓝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25-26
- 第三章 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和表征26-51
- 3.1 光触媒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讨论26-31
- 3.1.1 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26-28
- 3.1.2 焙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28-29
- 3.1.3 悬浮液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29-30
- 3.1.4 钛土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30-31
- 3.2 光触媒剂的循环使用效果31-32
- 3.3 结构表征与分析32-37
- 3.3.1 FT-IR红外光谱分析32-33
- 3.3.2 XPS表征33-34
- 3.3.3 BET表征34-35
- 3.3.4 TG表征35-36
- 3.3.5 SEM表征36-37
- 3.4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的研究37-42
- 3.4.1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浓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37-38
- 3.4.2 不同温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38-39
- 3.4.3 不同光触媒剂投加量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39
- 3.4.4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pH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39-40
- 3.4.5 吸附时间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40-41
- 3.4.6 不同光触媒剂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41-42
- 3.4.7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42
- 3.5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动力学研究42-49
- 3.5.1 反应动力学理论42-43
- 3.5.2 亚甲基蓝不同浓度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43-44
- 3.5.3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44-46
- 3.5.4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光触媒剂投加量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46-48
- 3.5.5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pH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48-49
- 3.6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N、S共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和表征51-65
- 4.1 前言51
- 4.2 光触媒剂使用的最佳工艺条件选择51-58
- 4.2.1 不同N、S掺杂量对亚甲基蓝溶液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1-52
- 4.2.2 不同焙烧温度下对亚甲基蓝溶液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2-53
- 4.2.3 不同焙烧时间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53-54
- 4.2.4 亚甲基蓝不同浓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4-55
- 4.2.5 不同温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5
- 4.2.6 不同光触媒剂投加量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5-56
- 4.2.7 亚甲基蓝溶液pH不同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6-57
- 4.2.8 吸附时间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7
- 4.2.9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57-58
- 4.3 N/S-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重复循环使用率58-59
- 4.4 结构表征与分析59-63
- 4.4.1 XRD表征59-60
- 4.4.2 FT-IR表征60
- 4.4.3 XPS表征60-61
- 4.4.4 BET表征61-62
- 4.4.5 TG表征62
- 4.4.6 SEM表征62-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石墨烯掺杂TiO_2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和表征65-78
- 5.1 前言65
- 5.2 光触媒剂使用的最佳工艺条件选择65-72
- 5.2.1 不同石墨烯掺杂量对亚甲基蓝溶液色度去除率的影响65-66
- 5.2.2 不同焙烧温度对亚甲基蓝溶液色度去除率的影响66-67
- 5.2.3 不同焙烧时间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67-68
- 5.2.4 亚甲基蓝不同浓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68-69
- 5.2.5 不同温度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69
- 5.2.6 不同光触媒剂投加量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69-70
- 5.2.7 亚甲基蓝溶液不同pH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70-71
- 5.2.8 吸附时间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71
- 5.2.9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色度去除率的影响71-72
- 5.3 C-TiO_2-MMT复合光触媒剂重复循环使用率72-73
- 5.4 结构表征与分析73-77
- 5.4.1 XRD表征73-74
- 5.4.2 FT-IR表征74
- 5.4.3 XPS表征74-75
- 5.4.4 BET表征75-76
- 5.4.5 TG表征76
- 5.4.6 SEM表征76-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参考文献80-8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6-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信;自动杀菌防污除臭的光触媒材料[J];环境工程;2001年04期
2 林英;光触媒——创造环境洁净新天地[J];环境导报;2003年16期
3 ;光触媒——室内有害物质的克星[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01期
4 ;国产“光触媒”亮相广州[J];天津化工;2005年03期
5 甄言;;生命、健康、光触媒——不得不说的问题[J];环境;2005年02期
6 何德功;新型光触媒材料分解有害物[J];中小企业科技;2005年01期
7 潘雄;;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最近在日本开发成功[J];功能材料信息;2005年01期
8 傅修才;;光触媒:爱我就要用我![J];环境;2009年08期
9 启明;光触媒材料及其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3期
10 ;应用光触媒技术开发抗菌防污陶瓷、玻璃[J];中国建设信息;200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皖瑜;尹湘毅;丁艳;金均;张国t;;光触媒技术应对医院感染及禽流感预防的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卓清松;陈大民;张合;陈建志;何信志;;奈米光触媒降解低浓度氨气效能检测方法开发[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硕辰;;光触媒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概述[A];“润禾杯”第八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振礼;;应用光触媒技术改善北京公共环境[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5 努民;钟建军;;光触媒加工纺织品在抗菌、消臭功能方面的应用与检测[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伟康;于亮;;光触媒喷液在汽车内环境中应用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励芸;孟翔峰;;光触媒溶液对白色念珠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初探[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何岗;;TiO_2光触媒材料在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及其产业化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刘恩迪;;再谈纳米级光触媒[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杜磊;谢勇;叶玲;邹奉元;;镀银纤维与光触媒纤维长丝嵌织织物的抗菌性研究[A];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 沛;专家提醒谨慎选择光触媒[N];中国企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惜纯;我国光触媒市场鱼龙混杂[N];中国质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宋沐洋;光触媒:期待标准化生存[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韩涧明;光触媒行业期待自我突破[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曾祥素;光触媒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美元[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本刊记者 吴琼;还“光触媒”一个清白之身[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黄新平 何孟思;光触媒:呼唤行业标准[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燕京;光触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9 许友;光触媒:极具潜力的“黄金产业”[N];中国工业报;2003年
10 文明;新蓝鸟全面接触“光触媒”[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燕;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复合光触媒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亚甲基蓝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王安琪;室内公共空间中光触媒与装饰装修设计新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玲;钒掺杂纳米TiO_2透明光触媒乳液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84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084813.html